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尤金·奥尼尔的悲剧创作与酒神精神

发布时间:2021-08-28 09:54
  尤金·奥尼尔的悲剧创作,有着东方的某些艺术养料,更吸取了西方的各种思想资源,以此丰富了创作,深化了作品内涵。其中他对尼采悲剧美学的接受最为主动和深刻,尤其是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所阐述的酒神之精神特质——迷狂、沉醉、放纵、抗争等等,无不弥漫于其悲剧创作中;而这又突出地表现在其悲剧人物的塑造和悲剧氛围的渲染上。故本文将以此为重点加以讨论。全文分为三章。第一章:对尼采酒神精神的内涵进行提炼,并分析它与悲剧美学的关系,以及它在古代、近代、特别是在现代悲剧中各自不同的表现以及出现这种不同表现的原因。第二章:立足于文本,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奥尼尔悲剧中的酒神精神:一,从人物形象所体现出来的内心深处受压抑的自我、在困境中绝望遁世的心理、以及强烈的情欲物欲等普遍特征中,挖掘其酒神精神的根源;二,从情节设置中人物与命运的对立关系、人物在困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抗争精神、以及人物在死亡和毁灭的结局中体现出来的乐观主义态度等等,去发掘酒神精神丰富而复杂的内涵;三,从音乐手段的运用、舞台语言的多样性、以及多种类型的造型艺术中去感受酒神精神的氛围。第三章:在尼采的悲剧美学中,酒神精神又是和日神精神不可分割的,因此本文的...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尼采的酒神精神与悲剧
    第一节 酒神精神说及其现代意义
    第二节 酒神精神与悲剧美学
        (一) 悲剧的基本概念及其起源
        (二) 古希腊悲剧中的酒神精神
        (三) 近代悲剧中的酒神精神
        (四) 现代悲剧中的酒神精神
第二章 奥尼尔悲剧中的酒神精神
    第一节 悲剧形象所体现的酒神精神之气质
        (一) 自我的被压抑与面具的运用
        (二) 绝望遁世心理与醉境
        (三) 生命意志的原始冲动与占有欲
    第二节 悲剧情节所烘托出的酒神精神之基调
        (一) 体现在悲剧冲突中的宿命感
        (二) 在困境中与命运抗争的崇高精神
        (三) 死亡和毁灭的结局中所蕴含的乐观主义精神
    第三节 诸多戏剧要素所营造的酒神精神之艺术氛围
        (一) 音乐手段的运用
        (二) 舞台语言的多样性
        (三) 多种类型的造型艺术
第三章 奥尼尔悲剧中日神精神的升华
    第一节 戏剧中的"空白"与日神梦幻之美
    第二节 人性"陌生化"与日神理智的回归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安娜·克里斯蒂》中海的象征看尤金·奥尼尔的悲剧人生观[J]. 赵亚珉.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8(03)
[2]曹禺和奥尼尔剧作中的表现主义主题比较[J]. 孙晓燕.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8(03)
[3]论尤金·奥尼尔对传统母性形象的颠覆[J]. 肖启芬,彭曦.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04)
[4]近20年国内尤金·奥尼尔研究述评[J]. 康建兵.  齐鲁艺苑. 2008(04)
[5]解读《榆树下的欲望》中的人性[J]. 常燕.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6)
[6]《雷雨》与《榆树下的欲望》的互文性研究[J]. 刘白.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6)
[7]奥尼尔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母性表现[J]. 刘珍.  湘潮(下半月)(理论). 2008(05)
[8]论奥尼尔的面具理论及实践[J]. 黄蕾.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4)
[9]《榆树下的欲望》与《悲悼》归属感主题探讨[J]. 李晶晶,江滨,张晓来.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10]《榆树下的欲望》中奥尼尔的宗教思想解读[J]. 商和明.  齐鲁艺苑. 2008(01)

硕士论文
[1]狄奥尼索斯精神在尤金·奥尼尔剧作中的体现[D]. 巫书娜.四川大学 2006
[2]论尤金·奥尼尔剧作《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D]. 黄丽清.四川师范大学 2004
[3]论尤金·奥尼尔悲剧思想的形成和发展[D]. 安国平.河北大学 2004
[4]两个平行的悲剧[D]. 陈燕.西南师范大学 2002
[5]洪深与尤金·奥尼尔:影响与创造[D]. 甘滢.苏州大学 2002
[6]论尤金·奥尼尔的悲剧视野[D]. 周小娉.中南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3682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3682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a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