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米勒“殉色三部曲”中的自我意识探析
发布时间:2021-10-19 14:48
美国作家亨利·米勒(1891-1980)的《性爱之旅》、《情欲之网》、《春梦之结》三部作品是后期定居于加州大瑟尔时期写成的,被称为“殉色三部曲”,作品重点对自我进行了多角度的书写,本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对三部曲中表现出的自我意识进行了梳理,分别从作家自身的形成因素,作品中自我意识的流露和作家的使命三个方面进行挖掘,以期获得对亨利·米勒作品中自我意蕴的更多解读。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国内对亨利·米勒的研究现状,概述本文研究的角度并对本文的学术价值及意义作出说明,同时对“殉色三部曲”内容及“自我”的概念进行简要的概述。第二部分,分析总结了亨利·米勒自我意识的形成原因。由于自身的成长环境和社会因素,使他备感丧失自我的痛苦,由此揭开他毕生为寻找自我、重建自我做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第三部分,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出发,依次从“本我”、“自我”、“超我”三个角度对“殉色三部曲”中表现出的自我层次进行阐释,明晰亨利·米勒的自我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形成过程,实现从欲到灵的精神升华。第四部分,从作家身份的角度出发论述亨利·米勒的作家意识,以及唤醒人类潜意识中的精神自我的历史使命。只有认识自我,发...
【文章来源】:西北民族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亨利·米勒的自我形成
1.1 个人因素
1.1.1 波动的写作历程
1.1.2 情感的五彩纷呈
1.2 社会因素
1.2.1 西方社会的现状
1.2.2 个体自我的丧失
第二章 “殉色三部曲”中的自我表现方式
2.1 本我——自我的原初展现
2.1.1 女性——本我的衬托体
2.1.2 性——本我的本能表现
2.2 超我——自我的终极逾越
2.2.1 自我——夹层中的转折
2.2.2 超我——灵与欲的升华
第三章 亨利·米勒作为艺术家的自我意识
3.1 自我认知——作为艺术家的自我
3.1.1 做自我的救世主
3.1.2 超尺度的自由写作
3.2 作家的使命——唤醒人类潜意识中的精神自我
3.2.1 唤醒沉睡的灵魂
3.2.2 作家使命的回归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读亨利·米勒《北回归线》、《南回归线》[J]. 龙潜.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
[2]放射异彩的先知——福斯塔夫与亨利·米勒浅议[J]. 翁彦轲.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0(10)
[3]亨利·米勒研究在国外[J]. 王庆勇,韩亦. 名作欣赏. 2010(17)
[4]论亨利·米勒自我平衡的异端——《南回归线》之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解读[J]. 李娟.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2)
[5]亨利·米勒与杰克·凯鲁亚克小说创作比较[J]. 田俊武,廖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06)
[6]亨利·米勒的西方文明现代性视野[J]. 彭荻.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9(05)
[7]在毁灭中重生——析《北回归线》中的性描写[J]. 郑文静.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8]“杨梅大疮”:现代西方文明社会的物象——亨利·米勒小说解读[J]. 张群. 外国文学研究. 2008(02)
[9]国内享利·米勒研究的现状与缺失[J]. 田俊武,王庆勇.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10]亨利·米勒小说中性话语的反自我喻意[J]. 陈召荣,欧尔俊.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08(01)
硕士论文
[1]论亨利·米勒的“自我解放”[D]. 王清.暨南大学 2008
[2]都市·性·暴力·艺术[D]. 王丽敏.福建师范大学 2008
[3]一个狂放不羁者的精神宣泄[D]. 刘悦.山东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45075
【文章来源】:西北民族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亨利·米勒的自我形成
1.1 个人因素
1.1.1 波动的写作历程
1.1.2 情感的五彩纷呈
1.2 社会因素
1.2.1 西方社会的现状
1.2.2 个体自我的丧失
第二章 “殉色三部曲”中的自我表现方式
2.1 本我——自我的原初展现
2.1.1 女性——本我的衬托体
2.1.2 性——本我的本能表现
2.2 超我——自我的终极逾越
2.2.1 自我——夹层中的转折
2.2.2 超我——灵与欲的升华
第三章 亨利·米勒作为艺术家的自我意识
3.1 自我认知——作为艺术家的自我
3.1.1 做自我的救世主
3.1.2 超尺度的自由写作
3.2 作家的使命——唤醒人类潜意识中的精神自我
3.2.1 唤醒沉睡的灵魂
3.2.2 作家使命的回归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读亨利·米勒《北回归线》、《南回归线》[J]. 龙潜.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
[2]放射异彩的先知——福斯塔夫与亨利·米勒浅议[J]. 翁彦轲.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0(10)
[3]亨利·米勒研究在国外[J]. 王庆勇,韩亦. 名作欣赏. 2010(17)
[4]论亨利·米勒自我平衡的异端——《南回归线》之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解读[J]. 李娟.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2)
[5]亨利·米勒与杰克·凯鲁亚克小说创作比较[J]. 田俊武,廖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06)
[6]亨利·米勒的西方文明现代性视野[J]. 彭荻.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9(05)
[7]在毁灭中重生——析《北回归线》中的性描写[J]. 郑文静.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8]“杨梅大疮”:现代西方文明社会的物象——亨利·米勒小说解读[J]. 张群. 外国文学研究. 2008(02)
[9]国内享利·米勒研究的现状与缺失[J]. 田俊武,王庆勇.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10]亨利·米勒小说中性话语的反自我喻意[J]. 陈召荣,欧尔俊.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08(01)
硕士论文
[1]论亨利·米勒的“自我解放”[D]. 王清.暨南大学 2008
[2]都市·性·暴力·艺术[D]. 王丽敏.福建师范大学 2008
[3]一个狂放不羁者的精神宣泄[D]. 刘悦.山东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4450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445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