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塔格艺术阐释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1 15:08
苏珊·桑塔格,崛起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女先锋作家、评论家。她出生于三十年代,成长于五十年代,接受了严格的高等教育,浸润了欧洲的文化意味。桑塔格总是以斗士的姿态出现,以激昂的生命力和睿智的头脑,提出对传统理论的种种挑战。其中最富盛名的应该是她在《反对阐释》一书中的提出反阐释理论和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来的新感受力理论。这两个理论支撑了整个桑塔格的艺术阐释理论体系。桑塔格的艺术阐释理论是在反对传统内容说、传统阐释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她对一切都抱有一种深切的质疑精神,质疑一切被建构和阐释的东西。正由于此,她才更关注形式、风格和外在,认为感受才是更真实的。所有通过另外的方式得到的真实,都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存在,这些是伪真实。所以她提出了“反对阐释”和“新感受力”的反阐释的艺术阐释理论:避免对艺术、对真相的挖掘和破坏,提倡回归人的感受中心,回归体验,回归最表面的表象,而不是去挖掘、破坏、扭曲和粉碎真实。这种反阐释理论使得桑塔格提倡对身体、欲望、表象、形式的重新关注,所以她提出了艺术需要艺术色情学,追求语言的静默,让作品去表达作品想表达的,追求风格的魅力,尤其是特殊风格艺术的独特魅力,比如坎普之魅力...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桑塔格研究情况综述
0.2 论文的创新之处
1 从来就不曾平凡的苏珊·桑塔格
1.1 洞穴里的童年和跳跃的大学时代
1.2 欧洲意味和写作者的巅峰
1.3 患者的反思
2 艺术阐释学和桑塔格的反阐释
2.1 阐释
2.2 反阐释
2.2.1 桑塔格反阐释的艺术阐释理论
2.2.2 没有内容的虔诚: “反对阐释”式阐释方法
2.3 反阐释与艺术色情学
2.3.1 艺术色情学
2.3.2 静默之美学
3 反阐释的新感受力
3.1 艺术阐释基础上的新感受力
3.1.1 一种文化和新感受力
3.1.2 新感受力的反阐释的新特质
3.2 风格与新感受力
3.3 坎普与新感受力
4 桑塔格艺术阐释理论实践
4.1 图像世界与摄影阐释
4.2 残酷戏剧与戏剧阐释
4.3 零度、阅读与文学阐释
4.3.1 写作的零度:论罗兰·巴特
4.3.2 作为写作的阅读和作为阅读的写作
5 桑塔格艺术阐释理论的价值和意义
5.1 艺术阐释理论的感性回归——身体与疾病
5.2 艺术阐释理论与社会文化批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摄影作为艺术”到“艺术作为摄影”——视觉文化问题史研究[J]. 宋一苇.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2)
本文编号:3509736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桑塔格研究情况综述
0.2 论文的创新之处
1 从来就不曾平凡的苏珊·桑塔格
1.1 洞穴里的童年和跳跃的大学时代
1.2 欧洲意味和写作者的巅峰
1.3 患者的反思
2 艺术阐释学和桑塔格的反阐释
2.1 阐释
2.2 反阐释
2.2.1 桑塔格反阐释的艺术阐释理论
2.2.2 没有内容的虔诚: “反对阐释”式阐释方法
2.3 反阐释与艺术色情学
2.3.1 艺术色情学
2.3.2 静默之美学
3 反阐释的新感受力
3.1 艺术阐释基础上的新感受力
3.1.1 一种文化和新感受力
3.1.2 新感受力的反阐释的新特质
3.2 风格与新感受力
3.3 坎普与新感受力
4 桑塔格艺术阐释理论实践
4.1 图像世界与摄影阐释
4.2 残酷戏剧与戏剧阐释
4.3 零度、阅读与文学阐释
4.3.1 写作的零度:论罗兰·巴特
4.3.2 作为写作的阅读和作为阅读的写作
5 桑塔格艺术阐释理论的价值和意义
5.1 艺术阐释理论的感性回归——身体与疾病
5.2 艺术阐释理论与社会文化批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摄影作为艺术”到“艺术作为摄影”——视觉文化问题史研究[J]. 宋一苇.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2)
本文编号:35097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509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