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论库切“耶稣系列”小说中乌托邦社会的建构

发布时间:2021-11-21 23:28
  库切的"耶稣系列"小说《耶稣的童年》和《耶稣的学生时代》以主人公大卫的童年和小学阶段的成长经历为轴心,塑造了一个没有剥削和压迫的乌托邦社会。本文以恩斯特·布洛赫的希望哲学为理论基础,从教育乌托邦、婚姻乌托邦和宗教乌托邦等三个维度,对"耶稣系列"中的乌托邦世界进行分析,发现作者通过小说中乌托邦社会的建构,反思并批判了当前西方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而其对乌托邦社会建构的目的在于唤醒人们内心的乌托邦理想,鼓励人们超越现存世界的种种桎梏,成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个体,从而实现人的解放。 

【文章来源】:外国文学研究. 2019,41(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教育乌托邦:冲破功利的桎梏以实现教育的超越
    1. 功利教育下人的异化
    2. 艺术熏陶下灵魂的塑造
二、婚姻乌托邦:在生理欲求和社会认同中寻找个体的独立
    1. 契约关系下的传统家庭
    2. 成员各自独立的“偶合家庭”
三、宗教乌托邦:在神和人的主体性互换中实现人的解放
    1. 从禁欲主义到人性解放
    2. 从以神为本到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希望与审美:作为艺术解放的道德教育——从希望哲学看道德教育的审美逻辑[J]. 薛晓阳.  高等教育研究. 2014(12)
[2]《耶稣的童年》:新移民故事[J]. 许志强.  书城. 2013(04)
[3]解放的末世论——布洛赫乌托邦哲学的宗教哲学视角[J]. 周惠杰.  求是学刊. 2009(03)
[4]西方法律中的宗教性因素及其对法律移植的启示[J]. 陆忠虎,袁晓磊.  法制与社会. 2008(12)
[5]概说宗教禁欲主义[J]. 吕大吉.  中国社会科学. 1989(05)



本文编号:35104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5104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8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