迥然相异的读者反响——从The Happy Prince的两种译本谈起
发布时间:2022-01-02 12:30
自1909年周作人的《安乐王子》发表以来,王尔德和他的童话便走进中国。但是,他的这篇“古文版的新式文学”受到了冷遇,而作为后起之秀的巴金译本问世后却颇受欢迎,一版再版。他们二者的译本是分别结集在《域外小说集》和《快乐王子集》里发表的,因而要从两部小说集着眼。本文将从他们二者不同的读者反响入手,通过分析其译法上的不同及其翻译思想上的差异,结合两位译者各自的社会文化背景,探讨其产生迥然不同读者反响的原因。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英国作家王尔德的著名童话The Happy Prince and Other Tales的总体情况。王尔德童话传入中国后,引起了一系列的反响,其优美的奇幻故事吸引了小读者,而它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却引起了无数学者和批评家的关注。尽管有一些消极的批评存在,其不朽的文学价值始终是无法抹杀的。翻译是文学传播的最佳途径,因而国内出现了其中文译本,同时也有相关评论出现。周作人是最早将它介绍到中国来的,早在1909年,他就将其列入了兄弟俩合译的《域外小说集》中。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域外小说集》在当时没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因而这篇宝贵的童话也就随之湮没无闻了。1922年,穆木天将王尔...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The Happy Prince——来自英伦的美丽童话
第一节 The Happy Prince 的诞生及评价
第二节 The Happy prince 在中国
第二章 两部译本引起读者的不同反响
第一节 两部译本的不同遭遇
1 周作人译本《安乐王子》
2 巴金译本《快乐王子》
第二节 两部译本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
1 周氏译本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
2 巴氏译本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三章 两部译本引起读者不同反响的原因
第一节 两部译本的特点
1 《域外小说集》的特点
2 《安乐王子》的译本特点
3 《快乐王子集》的译本特点
4 《快乐王子》的译本特点
第二节 译者对原著的不同诠释
1 王尔德及其创作的不朽价值
2 不同的理解与再现
第四章 译者的翻译观影响读者的接受
第一节 周作人的翻译观
第二节 巴金的翻译观
第三节 读者的主动接受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唯美主义视角下王尔德童话的主人公苦难[J]. 孙加.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2)
[2]叙事模式·价值取向·历史传承——“架空历史小说”研究论纲[J]. 许道军,葛红兵. 社会科学. 2009(03)
[3]从目的论角度看晚清翻译文学[J]. 张鲁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4]清末翻译文学的地位与翻译策略[J]. 蒋芬,汤燕瑜.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8(01)
[5]论王尔德童话的特点[J]. 杨霓.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6]超前的现代性[J]. 邹白茹,张景华. 外语学刊. 2007(04)
[7]作为小说类型的晚清翻新小说[J]. 胡全章.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8]传释学与“文化模子”理论——叶维廉诗学批评论[J]. 张志国. 文艺理论研究. 2006(03)
[9]周氏兄弟与《域外小说集》[J]. 顾钧. 鲁迅研究月刊. 2005(05)
[10]王尔德研究在中国[J]. 张介明.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1)
本文编号:3564182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The Happy Prince——来自英伦的美丽童话
第一节 The Happy Prince 的诞生及评价
第二节 The Happy prince 在中国
第二章 两部译本引起读者的不同反响
第一节 两部译本的不同遭遇
1 周作人译本《安乐王子》
2 巴金译本《快乐王子》
第二节 两部译本的不同社会文化背景
1 周氏译本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
2 巴氏译本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三章 两部译本引起读者不同反响的原因
第一节 两部译本的特点
1 《域外小说集》的特点
2 《安乐王子》的译本特点
3 《快乐王子集》的译本特点
4 《快乐王子》的译本特点
第二节 译者对原著的不同诠释
1 王尔德及其创作的不朽价值
2 不同的理解与再现
第四章 译者的翻译观影响读者的接受
第一节 周作人的翻译观
第二节 巴金的翻译观
第三节 读者的主动接受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唯美主义视角下王尔德童话的主人公苦难[J]. 孙加.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2)
[2]叙事模式·价值取向·历史传承——“架空历史小说”研究论纲[J]. 许道军,葛红兵. 社会科学. 2009(03)
[3]从目的论角度看晚清翻译文学[J]. 张鲁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4]清末翻译文学的地位与翻译策略[J]. 蒋芬,汤燕瑜.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8(01)
[5]论王尔德童话的特点[J]. 杨霓.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6]超前的现代性[J]. 邹白茹,张景华. 外语学刊. 2007(04)
[7]作为小说类型的晚清翻新小说[J]. 胡全章.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8]传释学与“文化模子”理论——叶维廉诗学批评论[J]. 张志国. 文艺理论研究. 2006(03)
[9]周氏兄弟与《域外小说集》[J]. 顾钧. 鲁迅研究月刊. 2005(05)
[10]王尔德研究在中国[J]. 张介明.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1)
本文编号:35641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564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