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庞德《诗稿与残篇》中的双重突破

发布时间:2022-02-09 11:26
  纳西文化虽为庞德《诗章》的一个亮点,却未见有人加以文化解读。庞德根据英译纳西经典与两位纳西文化圈内人的诠释,在《诗章》续篇《诗稿与残篇》中创作了纳西诗篇。这些诗篇将纳西经典中的殉情女子与离世的意象主义诗友杜丽特尔叠加,表达诗人对自己与杜丽特尔一起发动的意象主义运动的怀念。二战前后,庞德曾偏执儒学,舍弃意象主义。细读《诗稿与残篇》第110和112诗章,可以揭开庞德冲破儒学禁锢、关注纳西族礼仪、回归意象主义的背景,展示他文化视野和现代派风格的双重突破。晚年的庞德不仅尊重纳西文化,还借用其观念、意象,乃至象形字来创新意象主义-漩涡主义,抵制新兴的后现代主义。 

【文章来源】:外国文学. 201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庞德《第49诗章》背后的“相关文化圈内人”[J]. 钱兆明.  外国文学评论. 2017(01)
[2]《勃鲁戈尔诗画集》——从回归非人格化“立体短诗”看威廉斯的唐诗缘源[J]. 钱兆明.  外国文学. 2014(03)
[3]施美美的《绘画之道》与摩尔诗歌新突破[J]. 钱兆明,卢巧丹.  外国文学评论. 2011(03)



本文编号:36169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6169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2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