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中性”作为罗兰·巴尔特的风格

发布时间:2022-02-12 15:46
  罗兰·巴尔特学术生涯中的重要事业就是对意义和意识形态提出质疑,在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启发之下,其质疑并不局限于某个具体的意义观念,而是质疑产生意义的结构:聚合关系。人在聚合关系中的选择形成了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并偏于一边,破除这种聚合关系,才能破除价值的偏执和幻觉。巴尔特从早年的《写作的零度》到晚期的《中性》,对意识形态祛魅的方法不断演进,深刻影响了其文学风格和生存风格。然而巴尔特自己也并不能在对"中性"的欲望中保持中性的状态,"中性"本身就是一个悖论。以巴尔特的思想发展为线索,可以梳理和发掘"中性"这个关键词在巴尔特整体思想和风格学中的作用,这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巴尔特的文学历程及其思想。 

【文章来源】:文艺研究. 201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中性”:从零度的乌托邦向“真”出发
二、“中性”:从零度到差异和多样性
三、“中性”:无法言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罗兰·巴特的“中性”思想与中国[J]. 张智庭.  文艺研究. 2016(03)
[2]从作品到文本——对“文本”概念的梳理[J]. 钱翰.  甘肃社会科学. 2010(01)
[3]罗兰·巴特:“业余主义”的三个内涵[J]. 黄晞耘.  外国文学评论. 2005(03)



本文编号:36219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6219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4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