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张爱玲和杜拉斯笔下的战争
发布时间:2017-05-24 04:01
本文关键词:解读张爱玲和杜拉斯笔下的战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战争,无论是非,毁灭总在顷刻之间。它总是以强盗般的姿态闯入平凡人的生活,扰乱所有,摧毁一切。即使在和平年代,我们还能从文学作品中望见当年那些荒凉的残垣断壁,一睹彼时那般的触目惊心,字里行间写下的正是抹不去的累累伤痕。主流战争书写中,充斥着人们摇旗呐喊的民族主义、爱国情结,遍布着惊心动魄、血雨腥风的斗争场景。转念间,也想看看战争的另一面,看看战争中那些没有被看却应该被看的现实。 在20世纪的文坛中,竞相绽放了两朵奇葩,一朵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传奇女子张爱玲(1920—1995);另一朵则是法兰西文学的骄傲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本文将对两位女性作家的作品进行战争主题的比较研究。世界文学之所以能够相比,根源在于人类有着共同的欢乐、痛苦和烦恼,这种共同的人性,构成了不同文学之间的可比性。具体到张爱玲和杜拉斯来说,这两位同时代的女性作家都是东西方文学宝库中难得一见的旷世才女。她们虽然不同国籍,不同肤色,却在天涯海角演绎着相似的人生。缺失亲情的童年,远离故土的漂泊、飞蛾扑火的爱情,自成一派的文笔,因为战争而被改写的命运……这些都同时在她们的生命中留下印记。在两位的人生轨迹中,还有着共同的沉重的一笔,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篇章。于是,在她们笔下,战争成了不可回避的主题。正是这种种相似和一致构成了两位的可比性,我们将由此努力挖掘其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 目前,国内外学界对两位作家的研究已经收获颇丰。概括来说,学者们最倾向从女性主义角度进行研究,另有精神分析,文体分析等。在主题研究领域,爱情、死亡等主题较常见,而对两位笔下战争主题的研究,只有少数几篇关于张爱玲笔下战争书写的文章,战争主题的对比文学研究则是无人问津,而战争恰恰是两位生命中不得不提的经历,因此,本文将在此研究基础上,在对主题的比较研究框架内,抛开主流及男性作家的战争书写,换角度解读女性作家作品中的战争,分析两位女性笔下的同一场战争在不同文学中的异同,解读战争背后女人的心声,更深入地理解战争与女人的关系,以期提供一种新的反思战争的可能性,让人们看到在女人笔下的战争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在两位作家涉及战争主题的作品中,研究主要针对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封锁》、《烬余录》和《易经》,以及杜拉斯的《广岛之恋》、《长别离》和《痛苦》。 本文将从三方面展开对张爱玲和杜拉斯笔下战争的分析:第一章主要分析女性眼中的战争,运用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研究张爱玲和杜拉斯对战争持何种态度,做何种选择,又在作品中如何选题书写。该章将结合两位的传记、评论、自传等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女性有选择人生的自由,而在战争中,女性表现出的大多是对战争的拒绝。 第二章将深入文本,研究两位女性作家笔下为描写战争所选择的主题。本章作者将结合托马舍夫斯基的有关文学作品选题的理论进行分析,探索她们在文学创作选题时的考量。传统主流战争书写中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和血腥残忍的战争场面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女性作家笔下更为细腻的对人性之真和爱的关注。 第三章则深入文本的语言,比较两位女作家对战争的呈现方式和语言偏好。将运用文体学、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剖析张爱玲和杜拉斯各自有着怎样的写作方式,感受字里行间杜拉斯留下的简单明了却充满力量的音乐性的描写,探寻张爱玲笔下华丽的意象世界。 文章将始终立足于对战争主题的比较研究,一方面结合存在主义哲学中的相关理论解读两位作家的选题倾向、原因及女性与战争的关系;另一方面,由于主题的表达必然借助某种形式,主题学着重研究某主题、情节、人物在不同作家笔下获得的不同处理,因此文章将借助叙事学和文体学等文学理论对张爱玲和杜拉斯笔下的战争比较分析其文本语言风格。 通过对女性笔下战争主题的比较研究,我们会发现女性视角往往有别于男性视角。女人,在时代和重大的历史事件面前,总有一种矛盾和价值观的模糊,美与丑,生与死,敌与友,正义与非正义,并不总是黑白鲜明。人类与战争的纠葛,是二十世纪的一个重要主题。无论从什么视角出发,历史不能忘记,历史昭示未来。抛开那些振臂高呼的战争口号,也许女人更加关注的是战争中的人性。
【关键词】:张爱玲 杜拉斯 战争 女人 人性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106.4
【目录】:
- Remerciements3-4
- 中文摘要4-7
- Resume7-10
- Table des matieres10-12
- Introduction12-18
- CHAPITRE I. Les choix differents des modes d'existence desfemmes dans la guerre18-37
- CHAPITRE II. Les diverses motivations du choix du themederriere la guerre37-55
- CHAPITRE III. Le langage sur la guerre sous les plumes desfemmes ecrivains55-72
- Conclusion72-74
- Bibliographie74-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荭;;杜拉斯文本中的“东方幽灵”[J];当代外国文学;2013年02期
2 史玉丰;;张爱玲的战争叙事[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孙晓忠;乱世怨女梦——战时中国作家的一种写作方式[J];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4 刘虹;;内韦尔与广岛的爱情——杜拉斯《广岛之恋》的审美解读[J];名作欣赏;2013年21期
5 郭建玲;;别一种的战时写作[J];文学自由谈;2006年03期
本文关键词:解读张爱玲和杜拉斯笔下的战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97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89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