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杜穆里埃小说《蝴蝶梦》中的女性哥特主义元素

发布时间:2017-05-26 21:25

  本文关键词:杜穆里埃小说《蝴蝶梦》中的女性哥特主义元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杜穆里埃著名的作品《蝴蝶梦》,采用女性哥特式的表达方式,揭示人性之间的阴暗和诙谐,同时又表现出女性的压抑和绝望。虽然在著作中女性角色的压抑和绝望十分明显,但其更想表达在当时男权主义的压迫下,对幸福的由衷渴望。这部书以女性哥特主义的方式描述故事人物,对女性心理特征的描写十分到位、细腻,表达了作者的心声,揭示了在男性压迫下女性的抗争。本文主要阐述女性哥特主义,诠释哥特式情景思维和女性自我身份的寻找。
【作者单位】: 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
【关键词】《蝴蝶梦》 女性哥特主义 诠释 不满 冲击
【分类号】:I561.074
【正文快照】: 达芙妮·杜穆里埃于1907年5月13日出生在英国伦敦的一个家庭,其从小就受艺术的熏陶,小时候便出版了《苹果》《钟爱》等小说,具有很好的艺术天赋;1936年,《牙买加客栈》为她赢得了非常好的声誉;1968年,她的巨作《蝴蝶梦》出版,成为她最有价值的作品。她的几部小说都被拍成电影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陈孜蹈;;飞出黑暗的蝴蝶——解析《蝴蝶梦》中七种角色原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01期

2 许绮;;《蝴蝶梦》中的饮食和服饰文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年07期

3 黄慧慧;;《蝴蝶梦》女性意识探析[J];文学教育(下);2009年03期

4 韩培毅;;父权制下迷失自我的“新夫人”——剖析《蝴蝶梦》中的“我”[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5 韩培毅;;从双声话语视角评析《蝴蝶梦》中的新夫人——“我”[J];名作欣赏;2011年18期

6 吴近宇;;隐含作者价值观初探——解开小说《蝴蝶梦》之谜[J];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7 黄驰;;《蝴蝶梦》中叙述者“我”的解析[J];世界文学评论;2012年01期

8 宁惠;;透过《蝴蝶梦》中的丽贝卡解读性格与命运[J];科技信息;2013年02期

9 陈天然;;《蝴蝶梦》之生态空间阐释[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10 冬青;;一个动人的艺术形象——谈美国故事片《蝴蝶梦》中的曼丽斯[J];电影评介;1980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丁亚芳;神秘的休憩地[N];中华读书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黄艳;《蝴蝶梦》中女性形象的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奎奎;马斯洛需求层次视角下《蝴蝶梦》中叙述者的心理成长历程[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3 么春影;如梦方醒—《蝴蝶梦》之现代主义解读[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4 YANG YUNFEI;《蝴蝶梦》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年

5 王小红;以《蝴蝶梦》为语料的恐惧情感隐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吴英;解析《蝴蝶梦》中哥特技巧所反映的女性意识[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7 徐磊磊;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视角分析《蝴蝶梦》和《吕蓓卡的故事》[D];广西大学;2012年

8 董晨;亚里士多德修辞理论视角下《蝴蝶梦》的修辞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年

9 杨丽娟;她者还是自我?[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杜穆里埃小说《蝴蝶梦》中的女性哥特主义元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81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981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1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