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女性视域下的乡土经验书写——萧红《呼兰河传》与聂华苓《失去的金铃子》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9 09:10

  本文关键词:女性视域下的乡土经验书写——萧红《呼兰河传》与聂华苓《失去的金铃子》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萧红《呼兰河传》与聂华苓《失去的金铃子》这两部乡土抒情小说以女性不同阶段的情感、心理体验,深刻地观照了乡土女性的苦难命运,但是写作语境的不同又使她们的情感书写具有明显差异。本文从两部小说的言说策略、生命形态、女性境遇等角度来分析其乡土经验的书写异质,并总结其乡土抒情小说的美学意义。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女性视域 乡土经验 《呼兰河传》 《失去的金铃子》 创作比较
【分类号】:I106.4-03
【正文快照】: 东北作家萧红和台湾作家聂华苓虽属于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女作家,但其笔下的乡土书写却有着相似的美学特征。1940年12月,萧红由重庆去往香港逃难,生活的贫瘠、战争的恐惧、肺结核的病痛、再遭遗弃的绝望使她轸怀儿时生活的呼兰河小镇。她深情回望沉滞的故乡,写出了颇具地域色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雨敬;;论萧红的生命哲学意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2 周丽萍;;女性视野下的经验叙事——读萧红《小城三月》[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3 陶德宗;;走向世界的三峡文化使者与重庆形象代言人[J];重庆与世界;2010年11期

4 许燕转;;跨时空的多重对话——《失去的金铃子》的诗学分析[J];电影评介;2011年07期

5 陶德宗;;评三峡作家对台湾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的杰出贡献[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6 樊洛平;台湾怀乡文学的女性书写——从《城南旧事》、《失去的金铃子》、《梦回青河》谈起[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蔡雨;;林芙美子与萧红的女性意识之比较[J];教书育人;2010年15期

8 李才保;;如何打造高分记叙文[J];课程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9 佘国秀;;于无声处听惊雷——试论萧红小说中的生命悖论及其文化内涵[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侯芮文;成长、流浪与归宿——试析聂华苓三部长篇小说的发展轨迹[J];美与时代;200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玉珊;论海外华人学者夏志清的中国小说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2 解孝娟;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旅外作家与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作家”小说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王勋鸿;君临之侧,闺怨之外—五六十年代台湾女性文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张丛v,

本文编号:4045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4045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4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