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卡夫卡作品中疾病的隐喻

发布时间:2017-06-02 17:13

  本文关键词:卡夫卡作品中疾病的隐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苏珊·桑塔格曾言:"疾病是生命的阴暗面,更是一种麻烦的公民身份。每个降临世间的人都拥有双重公民身份,其中一个属于健康王国,另一个则属于疾病王国。"即何谓疾病的隐喻:就是疾病之外包含着某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社会重压。疾病属于生理意义,而隐喻属于社会层面,没有人能逃得过疾病的侵袭。疾病的存在,已经远远超越了生理层面的具象意义,成为心理、文化,甚至历史形成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媦疾病也已成为20世纪现代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对于一个作家而言,疾病不仅直接影响其生活方式、身心健康,甚至还会深入渗透到其思维方式和写作实践中;当作家笔下的疾病成为一种隐喻,它就具有更多的象征意义。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疾病的隐喻 弗朗茨·卡夫卡 苏珊·桑塔格
【分类号】:I521.074
【正文快照】: 一、卡夫卡的疾病弗朗茨·卡夫卡作为蜚声世界文坛的20世纪奥地利著名作家,其短促的一生始终与疾病紧密相连,作家曾罹患头痛、胃病、便秘、神经衰弱等疾病,其中最严重的当属肺病。1917年,他因患上肺结核而咯血不止,经过多位医生诊治后仍久治不愈,于1924年病逝,年仅四十一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淑芳;;反对阐释:重返隐喻背后的真实——解读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J];长沙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昕;;反对阐释,直面现实——关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J];青年文学家;2012年18期

2 周敏;林丹燕;;公共卫生危机报道中隐喻的使用与反思——以甲型H1N1流感的媒体阐释现象为例[J];中国健康教育;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敏;林丹燕;;公共卫生危机报道中隐喻的使用与反思——以甲型H1N1流感的媒体阐释现象为例[A];第四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建成;桑塔格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郝桂莲;反思的文学:苏珊·桑塔格小说艺术研究[D];四川大学;2014年

3 袁晓玲;桑塔格美学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菲;苏珊·桑塔格“沉默美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闫雪;桑塔格小说的解构意识探究[D];江南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薇薇;“出发”与“到达”——卡夫卡小说中“自我”的迷惘与困惑[J];当代文坛;2002年03期

2 俞红秀;分裂 变形 死亡——卡夫卡的异化世界[J];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02期

3 施依秀;卡夫卡的存在世界及其意义[J];泰山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曾艳兵;卡夫卡与弗洛伊德[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1期

5 陈婷婷;走近卡夫卡[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朱文信;卡夫卡:一条在理性密林中迷失了的路径[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丁俊玲;“飘忽”的“影子”——卡夫卡《御旨》解读[J];名作欣赏;2004年04期

8 曾艳兵;无家可归的异乡人——卡夫卡的“归属”问题[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9 陈小曼;对恐惧与死亡的拥抱——卡夫卡及其作品解读[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解英兰;卡夫卡——生平与创作的零距离[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傅新娟;;解读卡夫卡[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杨华娟;;异化的人群 绝望的生存——卡夫卡小说中的异化主题分析[A];2003年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年会交流论文文集[C];2003年

3 桑迪欢;;卡夫卡的话语世界——从《城堡》看卡夫卡的语言特色和叙事结构[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赵山奎;;无名希腊人的“非历史命运”:从卡夫卡的一封信解读其《乡村医生》[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何峰;;边缘化的冷眼旁观与后现代的思维向度——鲁迅与卡夫卡[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6 曾艳兵;;卡夫卡与老庄哲学[A];东方丛刊(2004年第3辑 总第四十九辑)[C];2004年

7 陈晓兰;;现代派文学与大都会——从波德莱尔的“游荡”到卡夫卡的“睡眠”[A];都市文化研究(第8辑)——城市史与城市社会学[C];2013年

8 秋芹·歌乐;罗璇;;德国三位传媒型作家作品中的东方意象[A];东方丛刊(1998年第3辑 总第二十五辑)[C];199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卫东 书评人;“卡夫卡”和我一起成长[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2 曾艳兵;卡夫卡:从西方到中国[N];中华读书报;2003年

3 曾艳兵;卡夫卡与基尔凯郭尔[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赵山奎;卡夫卡的中国想象[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石剑峰;卡夫卡全集捷文译本首次出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6 石剑峰邋陈肖秋;卡夫卡手稿自由了![N];东方早报;2008年

7 张放;卡夫卡:把写作视作祷告[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8 深圳报业集团驻沪记者 马信芳;期待一个完整的卡夫卡[N];深圳特区报;2010年

9 秋秋(书评人);来自卡夫卡的温暖[N];中国图书商报;2012年

10 徐志啸;由卡夫卡想到[N];中华读书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玉娟;“诗之思”:卡夫卡艺术世界的“图式”[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蔚;卡夫卡在中国的译介(1979年至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张莉;卡夫卡与20世纪后期中国小说[D];苏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克姗;卡夫卡作品中的小丑形象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2 贾秀平;卡夫卡的生活与信仰[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明明;“我写的一切都跟您有关”——卡夫卡的父亲情结[D];兰州大学;2011年

4 佘永强;论卡夫卡小说主题中蕴含的荒诞[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怀瑞;论卡夫卡创作中的自传性和超越性特征[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6 韩晓亚;论卡夫卡创作中的悖谬艺术[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安冬;论卡夫卡思想创作中的悖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蔡智敏;卡夫卡小说的生存论解读[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饰玉;论卡夫卡创作中的悖谬[D];吉林大学;2004年

10 陆霞;卡夫卡的象征[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卡夫卡作品中疾病的隐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59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4159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4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