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劳伦斯中篇小说《狐》中的象征意义
本文关键词:论劳伦斯中篇小说《狐》中的象征意义
【摘要】:象征艺术手法是劳伦斯小说创作的有力武器,用以呈现人物细腻、复杂、无意识的精神和心理活动。劳伦斯在中篇小说《狐》中选用狐狸这一动物形象作为中心象征物,以此中心象征物推动情节的发展,形成小说的节奏并表达了作者的主题动机。狐狸这一主题的象征意象的使用既具有主题性又具有结构性,而隐伏在狐狸及其他关键意象后的是贯穿劳伦斯创作始终的二元论的哲学思想。
【作者单位】: 西安外国语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男性因素 女性因素 劳伦斯 二元论 《狐》
【分类号】:I561.074
【正文快照】: 1.引言《狐》是英国小说家D.H.劳伦斯最优秀、最有代表性的中篇小说之一。劳伦斯于1919年完成了初稿,但是他一直不满意小说的结局,多次修改,最后于1921年正式定稿。定稿后的《狐》无论从篇幅、情节还是人物塑造上都和初稿相去甚远:终稿有60页,而初稿只有20页;初稿中的情节和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户思社;;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思与辩[J];外语教学;2007年03期
2 漆以凯;论戴·赫·劳伦斯的二元论[J];外国文学研究;1995年04期
3 张文奕;论费勒斯中心主义在《狐》中的投影[J];外国文学研究;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璐;劳伦斯作品中的女性统治主题[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钮西来;;劳伦斯的和谐期盼[J];今传媒;2010年11期
3 汪志勤;;“关心自己”——福柯视角下劳伦斯作品中的主体性解读[J];武陵学刊;2010年06期
4 张丽萍;;从《鸟·兽·花》看劳伦斯的诗歌艺术追求[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徐国权;;追寻虚幻的绿洲——《狐》的象征意义解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8期
6 陈瑜明;;自然的呼唤 人性的回归——论劳伦斯《太阳》的自然生态主题[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柳新材;李金奎;;《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中人物的悲剧性探析[J];电影文学;2010年11期
8 杨艳;李迎冬;;D.H.劳伦斯眼中的现代女性——《恋爱中的女人》中的雕像解读[J];电影评介;2008年12期
9 黄文璐;魏蔚;;《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与圣经典故[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李金梅;;《德伯家的苔丝》中的“死亡”叙事策略[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闫建华;劳伦斯诗歌中的黑色生态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陈娟;张爱玲与英国文学[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苗福光;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劳伦斯[D];山东大学;2006年
4 柳东林;西方文学的非理性特点及禅意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孙英馨;沈从文与劳伦斯生命价值书写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6 祝昊;关于生存理想的言说[D];南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莹;《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与《金锁记》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西北大学;2011年
2 叶艳兰;论劳伦斯《恋爱中的女人》对“完整的人”的探求[D];吉林大学;2011年
3 梁春燕;论伊恩·麦克尤恩小说的互文性[D];暨南大学;2011年
4 康佳;身体的回归[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孙淼;拉纳尼姆之梦:论劳伦斯小说《袋鼠》的主题[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萨如拉;论《白孔雀》的二元思想[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尹新华;劳伦斯作品中的男性崇拜解读[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强;论《儿子与情人》中男权的衰弱[D];河南科技大学;2009年
9 孙国元;男性自我平衡的追寻:劳伦斯作品中男性之间关系探析[D];青岛大学;2011年
10 周榕;论劳伦斯小说中的“平衡原则”[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6041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604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