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视野下的“蜉蝣”与“阳炎”
本文关键词:比较文学视野下的“蜉蝣”与“阳炎”
【摘要】:"蜉蝣""阳炎""蜻蛉"等是日语"かげろふ"的常见借字词。这3个借字词是汉字词,亦常见于中国古代典籍中。通过考证分析,可以发现这些汉字词在中日典籍中的使用存在相通之处,与词语基本义和佛教有着不可忽视的联系。具体到《蜻蛉日记》中"かげろふ"的释义,要考虑语义和具体的语境,译成汉语时也要结合词语在汉语中的意义和使用进行翻译。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蜉蝣 阳炎 游丝 蜻蛉日记 佛教
【分类号】:I313.06
【正文快照】: 0.引言蜉蝣是一种柔弱且羽翼华美的小动物,其成虫生命期很短,有“朝生夕死”之说。阳炎是密度不同的大气混合在一起,因气流上升和阳光照射所产生的大气折射现象。对这两个词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且大都缺乏系统性。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蜉蝣常被作为文学意象的考察对象,阳炎常出现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唐培;;从翻译伦理透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鲁立智;;《逍遥游》中“野马”、“尘埃”考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瑾;;论和泉式部的诗歌特点[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2 刘蔚三;;《源氏物语》薰君形象的创作动机[J];长城;2009年04期
3 张明;;从翻译伦理看文学翻译中的有意误译[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4 李小霞;;林纾译介活动的伦理阐释[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葛林;;翻译伦理再思考[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2期
6 李琦珂;曹幸穗;;中日韩三国“风水”文化比较研究[J];东北亚论坛;2013年01期
7 郭静;;论英汉影视翻译中不同文化意象的处理[J];赤子(上中旬);2015年04期
8 谭淳;;从文学翻译的艺术性看归化和异化的度[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9 张锦;;宇文所安英译李贺诗的翻译伦理[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杨荣广;;禁忌文化与翻译中的“雅化”[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乔颖;趋向“他者的翻译”[D];河南大学;2007年
2 赵颖;想象与文学翻译的“团结”[D];河南大学;2009年
3 吴松梅;《源氏物语》的家族意识[D];山东大学;2009年
4 曾文雄;翻译的文化参与[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骆贤凤;后现代语境下的译者伦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6 刘卫东;翻译伦理重构之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7 李光泽;《源氏物语》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D];吉林大学;2013年
8 杨芳;《红楼梦》与《源氏物语》时空叙事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9 申连云;从“操控”到“投降”[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姣;从翻译伦理看《红楼梦》两英译本的翻译[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淑香;翻译伦理视角下的文化误读[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沈婷婷;《源氏物语》与《长恨歌》的比较文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郭荣敏;翻译伦理关照下的《围城》英译本伦理差异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5 缪经;从翻译伦理的角度比较《楚辞》两个英译本[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6 易兰;论《源氏物语》对白居易诗歌受容[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马丹丹;翻译中的交际伦理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8 常娟;奥巴马演说词汉译中的有意误译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9 赵婕婷;[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蒋慧;翻译伦理研究与话剧英译[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魏家海;解构主义与翻译文学的文化误读[J];外国语言文学;2003年03期
2 崔丽芳;论中国近代翻译文学中的误读现象[J];南开学报;2000年03期
3 董洪川;接受理论与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1年02期
4 白立平;文化误读与误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年01期
,本文编号:6358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635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