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莫里森小说中男权制下的黑人女性身份阐释

发布时间:2017-08-07 17:23

  本文关键词:莫里森小说中男权制下的黑人女性身份阐释


  更多相关文章: 托妮·莫里森 男权制 黑人女性


【摘要】:在男权二元等级的观念里,女性和自然一起被排除在主流文化之外。女性的思想和意识遭受贬抑和剥夺。女性作为与男性对立的"他者"存在,黑人男性也同样拥有女性这个附属品来使得自己圆满,显示男性权威。托妮·莫里森通过黑人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独特经历和体验,揭露出在男权之下作为黑人女性所遭受的压迫,立足于对自然的尊重,对黑人女性的自我探求等方面,探索消解二元等级观念以及解构男性权威的途径,达到男性与女性、人与自然的平衡共存。
【作者单位】: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与商务学院;
【关键词】托妮·莫里森 男权制 黑人女性
【基金】:连云港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托妮·莫里森小说中的生态女性主义书写”(项目编号:14LKT56) 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外语类课题“20世纪黑人女性主义书写的建构与传承——从赫斯顿到莫里森”(项目编号:15jsyw-28)
【分类号】:I712.074
【正文快照】: 纵观历史,人类社会是由男女两性共同建构和书写的。然而,男权制二元等级观念将女性和自然界排除在主流文化之外,女性的意识被忽略,她们的基本权利被无视和剥夺。在漫长的社会历史过程中,男性占据着统治地位,女性则作为与其对立存在的“他者”存在。男性之所以成为男性,是通过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顺来;;《卢布林的魔术师》中雅夏的心路历程[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5年05期

2 董希文;;从革命的形式到文本科学的建立——20世纪中后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文本理论走向[J];黄海学术论坛;2011年02期

3 郭玉英;;妇女权益的维护者——简析笛福《摩尔·弗兰德斯》中的女权主义思想[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余艳;;异球他乡 女歌未央——电影《阿凡达》浓重的女性主义色彩余艳[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5 郑成英;;酷儿理论视角下的《奥兰多》[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毛宣国;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美学的现代性[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7 沈嘉达;;欲望的年代——20世纪末中国小说叙事范式透视[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何江凤;;论萧红小说主题意蕴的多义性[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张昭兵;;文学之“轮”与语言之“辕”——被现代文学史叙述所遮蔽的语言之维[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10 宋剑华;张冀;;革命英雄传奇神话的历史终结——论莫言《红高粱家族》的文学史意义[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庆红;性、政治与诗歌理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吴越民;中美报纸新闻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跨文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贺彩虹;笑的解码[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军;想象性书写与边缘性阅读[D];吉林大学;2011年

6 吴芳;西方男性学者视角下的女性主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何旺生;郭绍虞中国诗学批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熊江梅;六朝文体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唐海东;异域情调·故国想像·原乡记忆[D];复旦大学;2010年

10 张栋辉;论严歌苓新移民小说的跨域书写[D];山东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艳;寻求和谐之殿堂——生态女性主义完整性诉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丽红;生命的探索——欧茨悲剧艺术展现生存危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余环;自由与和谐的探求与奋斗:酷儿理论对《紫色》的解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扬;福斯特小说的女性主义解读[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顾白雪;20世纪90年代中韩女性文学追求及创作手法比较论[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夏海娟;追寻自由灵魂的重塑,,挣脱宿命论的囚牢[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徐群英;论九十年代女性私人化写作[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李千;自然·女性[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露;《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的原型批评[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贾学艳;对现代文阅读教学中过度阐释的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铌;阎立君;;黑人女性的大众文化批评[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12期

2 曲肖玉;;命运在她们掌握之中——《她们眼望上苍》中黑人女性对自我身份的认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06期

3 霍侠;;《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中的新黑人女性形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4 卢亚男;;试论《对抗的力量》中黑人女性的自我意识[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8期

5 石骞;;西莉的新生——从《紫颜色》探析黑人女性走向新生的原因[J];中国报业;2012年12期

6 黄佳佳;;玛雅·安吉罗诗歌中黑人女性意识的觉醒[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10期

7 王飞;;国内新世纪以来美国黑人女性文学身份认同研究述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07期

8 邹惠玲;;美国文学中的黑人女性形象简论[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9 郑茗馨;王军;;黑人女性作家的自传体小说与黑人女性主义批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年01期

10 周绍斌;;《最蓝的眼睛》中对黑人女性命运的关注[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项星;;从《最蓝的眼睛》中的叙述者看黑人女性身份构建的困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孟令娟;;论《宠儿》中黑人女性的主体构建与自我解放[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翁珲珲;;莫里森笔下弱小黑人女性的叛逆声音[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邵敏;“被子”与黑人女性自我重塑[N];文艺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康慨;黑人女性首次荣获龚古尔奖[N];中华读书报;2009年



本文编号:6358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6358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7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