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哥特文学的分身主题看芥川龙之介的《地狱变》
本文关键词:从哥特文学的分身主题看芥川龙之介的《地狱变》
【摘要】:芥川龙之介的的短篇小说《地狱变》,评论界对于此作品分析主要有两个主张:一、围绕"艺术至上"这一主题,突出强调追求艺术的至上境界须不惜任何代价,应放弃人间的一切人伦和情感,是一部唯美主义作品;二、以画师良秀的悲剧性一生揭露现实"地狱"的悲惨,揭露社会现实的残酷,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本文跳脱出对于《地狱变》的主题情感研究,引入哥特文学中"分身"这一表现形式,通过对《地狱变》具体文本中"良秀"和"猴子"的形象分析,以全新的视角解读《地狱变》。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
【关键词】: “良秀” “猴子” 分身
【分类号】:I313.074
【正文快照】: 一.芥川龙之介与哥特文学芥川龙之介是20世纪初日本“新思想派”最重要的代表作家,集新现实主义、新理智派和新技巧派文学特种于一身,他发展了日本的短篇小说文学类型,借鉴、吸纳了西方现代小说的文学样式。哥特小说与芥川龙之介之间的联系,最具象表现于芥川龙之介的随笔《近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维;;从“幕后隐身”到“台前显形”——从《蓝铃姑娘》看人性善恶表现的特殊类型[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2 谷婷婷;语言变体与翻译——由《哈克贝恩·芬历险记》看语言变体的汉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刘延广;;浅析马克·吐温的幽默艺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4 钟毅;金开龙;;《好小伙布朗》中的象征手法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5 钟毅;金开龙;;《好小伙布朗》中的象征手法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6 王桂英;;是利己还是无奈——精神分析法分析小说《罗生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7 白娟;;浅析艾米莉·狄金森和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自然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8 张雪娜;贾慧;;从《老人与海》看海明威的人生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9 姚石;;华盛顿·欧文的小说《睡谷的传说》的新历史主义解读[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梁洪兰;黑色幽默文学的艺术风格[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金娥;孤寂的风景:论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孤独意识[D];山东大学;2011年
2 王林;西方宗教文化视角下的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思潮[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安斌;清教主义对17-19世纪美国文学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琳;;从人物性格特征来解读悲剧的由来——以《地狱变》中堀川大公的性格为中心[J];现代交际;2010年01期
2 熊碧云;;《地狱变》中良秀之女形象原型探讨[J];世界文学评论;2010年01期
3 李逸云;;《地狱变》张力解读[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1期
4 张永亮;;“睁着眼”走路的日本人——试论《地狱变》主人公良秀之死在樱花烂漫时[J];文教资料;2012年16期
5 姚岚;;《地狱变》中芥川解剖人性的“手术刀”[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6 刘辉;张婵;;洗尽铅华 艺术至上——试析《地狱变》中的“小道具”的比喻意义[J];科技信息;2013年10期
7 王晨;;日本近代小说《地狱变》中良秀的悲剧[J];林区教学;2012年10期
8 羊艳;;美与丑的冲突——浅析《地狱变》中的审美观念[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2年09期
9 寇淑婷;盖宇坤;;“地狱”中的天使——试论《地狱变》中的“良秀之女”[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7年03期
10 黄丽霏;;从叙事者角度看《地狱变》小说主题的表现[J];科技信息;2012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瑶;读《地狱变》[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昕;芥川龙之介与《地狱变》[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3 郭晓梦;从《罗生门》和《地狱变》看芥川文学的悲剧性[D];西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448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644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