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神话中人物性格之差异
本文关键词:中西神话中人物性格之差异
【摘要】:人物塑造是叙事类文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神话作为人类早期叙事文学的一种类型,也对不同人物形象进行过刻画,但受不同的地域文化的影响,中西方神话中的人物性格呈现出较大的差异,通过比较分析这种差异,可以了解早期人类的思维模式和性格特征,从而对认识中西文化差异有所帮助。文章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写古希腊神话中人物性格是鲜明生动的,第二部分写中国神话中的人物形象是深沉凝重的。在第二部分又从地理环境的差异、经济模式的差异、政治体制的差异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进而分析中西神话中人物性格之差异。
【作者单位】: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关键词】: 中西神话 人物性格 差异
【分类号】:I106.7-03
【正文快照】: 几乎所有民族的早期文学中都会有神话这种叙事性比较强的文学体裁存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一文中提到:“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1]可见神话是反映人类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良;吕耀中;;论阿瑟·韦利《诗经》翻译中的人类学探索[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陈金文;;论西王母信仰“东方起源”并“秋尝仪式”说之不成立——与刘宗迪博士商榷[J];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3 仇睿;吕春韬;;《诗经》中的爱情三题[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4 黄保安;;“窈窕淑女”形象理解辨析[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5 张燕;;《静女》“彤管”新解[J];山花;2010年04期
6 邓启华;;投瓜报玉皆为情——《诗经》中男女赠答定情风俗试说[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7 邓启华;;招婿·赘婿·弃夫——《诗经》赘婚诗刍议[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5期
8 龙文玲;;《诗经·陈风·宛丘》主旨辨正——兼及《诗经》主旨阐释的方法问题[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胡家祥;“情”的字义转化[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张晓萌;;视域融合下看《召南·野有死灂》主题论争[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一品;华梅;;中国传统服饰的色彩美学初探[A];纪念中国流行色协会成立三十周年:2012中国流行色协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集[C];2012年
2 华梅;林永莲;贾潍;;东方传统服饰生态美起源探悉[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3年
3 杨秀礼;;《诗·郑风》“逍遥”三谈[A];诗经研究丛刊(第十五辑)[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郝建杰;《诗经·国风》地域性考论[D];上海大学;2011年
2 吕华亮;《诗经》名物与《诗经》成就[D];山东大学;2008年
3 黄飞立;诗学曲学比较引论[D];复旦大学;2009年
4 张喜贵;六朝羁旅诗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5 雷莎;《诗经》的文学经典性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云香;先秦节庆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玉婷;中国古典美学“兴”范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乃瑞;《诗经·豳风》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黄成;上古汉语三组常用词演变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李金;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的对话与批判[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6 李玲玲;论先秦两汉诗歌的表演性[D];山东大学;2011年
7 张兰萍;钱钟书《管锥编·毛诗正义》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8 陈彤阳;培养高中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策略[D];延边大学;2011年
9 张迅;杨时诗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王家璐;中古汉语人体感官感知类形容词语义场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923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692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