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罗史密斯》中三重空间的美学效果
发布时间:2017-08-22 12:29
本文关键词:《阿罗史密斯》中三重空间的美学效果
【摘要】:辛克莱·刘易斯是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身兼小说家、文艺批评家、社会评论员等多重身份,在美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代表作《阿罗史密斯》获1926年普利策奖,但遭刘易斯的拒绝。《阿罗史密斯》是第一部以医学工作者为主人公的小说,其意义在于讽刺了20世纪美国医学社会。本论文立足于《阿罗史密斯》的文本解读,以爱德华·索亚在其论著《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中提出的“三种空间认识论”为理论依据,从三个层次即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向读者揭示小说中的潜隐主题。索亚所说的“第一空间”指人类生活的物质空间,论文第一章研究了这部小说特有的“第一空间”,指出作者通过主人公马丁·阿罗史密斯学习和工作过的七个地方的空间转换来呈现美国医学社会,连接小说的各个部分并推动叙事进程的发展;精神生活所展现的内容属于“第二空间”的研究对象,第二章分析小说中人物意识,表征马丁追求科学理想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同时指出通过“第二空间”的有限呈现,作者成功营造了读者的心理空间;“第三空间”不仅是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的有机融合同时又超越了两者,进而呈现出极大的开放性,第三章研究小说中的“第三空间”意在揭示美国人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并存的文化特征,而由于实用主义的作用,有些美国人会选择逃逸来解决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冲突,最后离开社会,并借此追求理想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和谐。通过三个空间的结合,辛克莱·刘易斯成功地向人们揭示了主人公逃逸与退至山林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空间叙事 第一空间 第二空间 第三空间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712.074
【目录】:
- Abstract5-6
- 摘要6-8
- Introduction8-17
- Chapter One The Firstspace17-30
- A. Metaphorical Functions of the Seven Places17-26
- B. Narrative Dynamics and Text Structure26-30
- Chapter Two The Secondspace30-40
- A. Martin’s Mental Growth30-37
- B. Readers’ Psychological Space37-40
- Chapter Three The Thirdspace40-48
- A. Real and Imagined Places41-45
- B. Significance of“Escape”and“Retreat”45-48
- Conclusion48-50
- Notes50-52
- Bibliography52-55
- Acknowledgements55-56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5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炳钧;王炎;汪民安;胡继华;徐敏;申昌英;金惠敏;张弛;车飞;姜红;黄晓晨;;空间、现代性与文化记忆[J];外国文学;2006年04期
2 杨海鸥;;《阿罗史密斯》之隐含作者的叙事伦理[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3 龙迪勇;空间形式:现代小说的叙事结构[J];思想战线;2005年06期
4 杨海鸥;;从《阿罗史密斯》看美国医学文化的实用哲学观[J];商业文化;2010年04期
5 龙迪勇;;空间叙事学:叙事学研究的新领域(续)[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陆扬;空间理论和文学空间[J];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4期
7 杨海鸥;;《阿罗史密斯》的解辖域化叙事策略[J];文学教育(上);2010年06期
8 彭灵芝,赵江葵;阿罗史密斯:辛克莱·刘易斯笔下的理想主义医生形象[J];咸宁师专学报;2001年05期
9 张海榕;;空间批评视域下的辛克莱·刘易斯小说叙事研究[J];国外文学;2012年04期
10 萧孔铁;一曲献身科学的赞歌——读《阿罗史密斯》[J];译林;1987年02期
,本文编号:7191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719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