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郁达夫与岛崎藤村的文学创作之比较

发布时间:2017-08-23 18:13

  本文关键词:郁达夫与岛崎藤村的文学创作之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郁达夫 岛崎藤村 “大我” “小我” 私小说


【摘要】: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和日本近代文学的代表作家,郁达夫和岛崎藤村的小说都具有浪漫的抒情性和自叙传的特点,并在关于人生和性的苦闷的文学主题以及偏重自我暴露的内心告白和忏悔意识等方面都有相似性。但在诸多相似的文学特征的背后,却是他们文学创作上相反的变化轨迹。相对于岛崎藤村从"大我"出发、向"小我"收缩的变化特点,郁达夫则是以"小我"起步,循序渐进地不断向"大我"拓展。这种差异性的出现,既是他们对所承载的文学传统的趋近与回归,也是他们不同的文学使命和人生态度使然。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郁达夫 岛崎藤村 “大我” “小我” 私小说
【分类号】:I106.4-03
【正文快照】: 一相对于夏目漱石的大文豪地位,岛崎藤村往往容易被我们忽视,尽管他是日本近现代文学形成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甚至连夏目漱石都对他敬仰三分。作为日本自然主义私小说的领军人物和日本文坛主流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破戒》、《春》、《家》、《新生》等名篇早已为我国读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晓芳;岛崎藤村的文学轨迹[J];国外文学;199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剑;;论岛崎藤村小说创作的特色[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周佳莉;周超;;岛崎藤村诗歌探析[J];语文建设;2014年2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高兮;论岛崎藤村的自然观[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2 李玉梅;从压抑的浪漫到现实的批判[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谢仲豪;试论岛崎藤村私小说中的“自我”[D];湘潭大学;2007年

4 张玲;法国自然主义文学在日本的传播与变异[D];四川大学;2007年

5 李娜;论岛崎藤村的自然观[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成振鹏;巴金的《家》与岛崎藤村的《家》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敏;;郁达夫的南洋形象——有关“南洋郁达夫”研究的清理与反思[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2 王强;;谈郁达夫研究资料库的建立和应用[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2年02期

3 陈其强;国外郁达夫研究概况[J];探索;1986年02期

4 陈其强;国外郁达夫研究概况[J];探索;1986年03期

5 王国栋;;关于郁达夫在闽任职情况和时间的考证[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6 蒋增福;检阅新成果的又一次聚会──郁达夫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述评[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年02期

7 赵达雄;郁达夫先生的图书馆情结[J];图书馆建设;2000年06期

8 于宁志;郁达夫小说中的"忏悔情绪[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1期

9 丁仕原;;郁达夫究竟为何要去南洋[J];求索;2006年08期

10 高俊林;;郁达夫的旧体诗论[J];天中学刊;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杭春;新版《郁达夫全集》“新”在哪里?[N];中华读书报;2008年

2 文平;胡小胡小说新作《寻找郁达夫》出版[N];文艺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倪祥妍;日本小说家与郁达夫[D];苏州大学;2009年

2 赵艳花;突围与回归[D];山东大学;2005年

3 罗滋池;未完成的现实主义:1920年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多种面向[D];上海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炳中;郁达夫散文的“心”和“体”[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陈红艳;论郁达夫的阴柔倾向及其在作品中的表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罗永;怨恨之维—郁达夫前期小说的一种解读[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4 鲁守广;郁达夫性情论[D];云南大学;2012年

5 赵艺遐;郁达夫创作心理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家军;试论郁达夫创作早期的个性化文学思想[D];厦门大学;2002年

7 张建刚;郁达夫小说创作中的文化冲突与选择[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莉;论郁达夫的文艺美学思想[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9 柯美树;郁达夫与英国文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邱文科;郁达夫的日本观[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265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7265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0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