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从文化记忆视角看俄罗斯文学中的哥萨克形象

发布时间:2017-08-25 18:11

  本文关键词:从文化记忆视角看俄罗斯文学中的哥萨克形象


  更多相关文章: 哥萨克 俄罗斯文学 形象 文化记忆


【摘要】:哥萨克是俄罗斯历史上的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普希金、果戈理、托尔斯泰、肖洛霍夫、巴别尔等人为俄罗斯人文化记忆中的哥萨克形象添上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使得哥萨克形象深入人心。从文化记忆的角度看,从普希金到托尔斯泰对哥萨克形象的重构是继承大于批判,而肖洛霍夫、巴别尔等人的重构则是批判大于继承。
【作者单位】: 四川外国语大学俄语系;
【关键词】哥萨克 俄罗斯文学 形象 文化记忆
【分类号】:I512.074
【正文快照】: 1.引言哥萨克在俄罗斯历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俄罗斯文学家,特别是普希金、果戈理、托尔斯泰、肖洛霍夫、巴别尔等文学大师塑造了一个个典型的哥萨克形象,引起研究者极大的兴趣。人们或从认识哥萨克历史角度分析作家塑造的哥萨克形象,如张达明和杨申的《“静静的顿河”与哥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蒙 ,王天兵;关于巴别尔的《骑兵军》[J];书屋;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程振翼;;文化遗产与记忆理论:对文化遗产研究的方法论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14年02期

2 郭茂全;;古体诗词中的兰州城市文化记忆[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3 余连祥;;周作人对江南小城镇的文化记忆[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7期

4 孟舒;;反思型怀旧的视觉表述——基于“澳门印象”特色课程设计与实践的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4年05期

5 翟月琴;;从城市诗看破碎无序的辞章——1980年代以来汉语新诗声音与抒情结构的断想[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6 舒开智;;文化记忆视野中的名人故里之争[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7 董浩烨;;茶,我们的命运——解析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J];声屏世界;2014年03期

8 王树福;;巴别尔在中国:译介与研究之路径变迁[J];首都外语论坛;2007年00期

9 高兴;;寻找“上海”:文化记忆理论与上海文学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殿梅;流亡人生的边缘书写[D];山东大学;2010年

2 洪长晖;混合现代性:媒介化社会的传播图景[D];浙江大学;2013年

3 赵佃强;新世纪抗战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4 刘海婷;1980年以来德国自传文学中记忆话语的转变与身份认同[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5 王兰;赛尔龙蒙古族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4年

6 高海珑;当代火神神话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翟月琴;1980年代以来汉语新诗的声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8 花家涛;民族民间体育的空间生产[D];上海体育学院;2014年

9 邵鹏;媒介作为人类记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10 樊莹;族群如何记忆[D];兰州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宗恽;被撕裂的“母象”[D];青岛大学;2009年

2 姜术艳;巴别尔小说的战争观[D];黑龙江大学;2009年

3 陈婧;文学中的蒙太奇[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胜梅;异质空间的特异记忆[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5 宁宝剑;创伤批评视域中的索尔·贝娄小说[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6 王少辉;地方性书写中的文化记忆—文艺副刊《天府周末》研究[D];湖北民族学院;2014年

7 于楠;不同文化语境下涉罪媒介表现呈现的差异性[D];吉林大学;2014年

8 林琳;岭南文化创意园建设的战略思考与项目策划[D];广东工业大学;2014年

9 张静秋;档案与少数民族记忆的建构和传承[D];云南大学;2014年

10 富恒宇;巴别尔《骑兵军》中的人物形象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丽丽;;战争伦理与人性伦理的双重书写——读伊萨克·巴别尔的战争奇书《骑兵军》[J];人文杂志;2006年05期

2 左娟;;《骑兵军》的整体性艺术世界——论《骑兵军》的表层张力与深层张力[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年06期

3 王蒙 ,王天兵;关于巴别尔的《骑兵军》[J];书屋;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华;关于俄罗斯文学的两个问题[J];俄罗斯研究;2001年04期

2 任光宣;;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文学的发展特征[J];外国文学动态;2001年06期

3 王先晋;;20世纪末俄罗斯文学初探——称名·地位·流程[J];外国文学动态;2001年06期

4 非文;;“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文学研讨会”在上海举行[J];外国文学动态;2001年06期

5 黄玫;俄罗斯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J];中国俄语教学;2002年04期

6 赵丹;南京当代俄罗斯文学国际研讨会纪要[J];当代外国文学;2002年04期

7 张建华;;文学研究中文化视角的突显——近年来俄国20世纪俄罗斯文学研究的新动向[J];外国文学动态;2002年01期

8 王立业;;俄罗斯文学高级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J];外国文学动态;2002年06期

9 赵丹;南京当代俄罗斯文学国际研讨会纪要[J];俄罗斯文艺;2002年03期

10 耿海英;俄罗斯:重写文学史的背后——由俄版《20世纪俄罗斯文学》引发的思考[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郑体武;;新世纪《俄罗斯文学选读》教材的编写理念[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王宗琥;;表现主义倾向在二十世纪初俄罗斯文学中的勃兴[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查晓燕;;试论俄罗斯文学中的“大地漫游”模式[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郑体武;;新世纪《俄罗斯文学选读》教材的编写理念(发言摘要)[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5 汪介之;吴晓燕;;论俄罗斯文学中的女性形象[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6 梁坤;;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基督复活主题[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十辑[C];2009年

7 查晓燕;;俄罗斯文学中的“大地周游”模式刍议[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8 刘亚丁;;个人毁灭与英雄崇拜——20世纪20-30年代俄罗斯文学阐释之一[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飞;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接受和传播[N];中华读书报;2006年

2 本报特约记者 戴铮;日本掀起俄罗斯文学热[N];中华读书报;2008年

3 李保平;俄罗斯文学,你现在还好吗[N];辽宁日报;2008年

4 王树福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传播[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傅小平;俄罗斯文学:根植于现实的爱与怕[N];文学报;2014年

6 侯玮红;当代俄罗斯文学中的怀旧[N];文艺报;2014年

7 徐乐;当代俄罗斯文学的全景图[N];光明日报;2014年

8 李和平;20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图景[N];经济日报;2001年

9 王志耕;作为生命意义的俄罗斯文学[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10 记者 刘構;俄罗斯文学系列大戏上演[N];文艺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宫月丽;从俄罗斯文学透视俄罗斯的宗教哲学理念[D];吉林大学;2007年

2 刘锟;东正教精神与俄罗斯文学[D];黑龙江大学;2004年

3 谢春艳;俄罗斯文学中的圣徒式女性形象[D];黑龙江大学;2006年

4 珊妮娅(Kseniia Begma);尼采与19、20世纪之交的俄罗斯文学[D];吉林大学;2013年

5 齐昕;宗教复兴背景下的新俄罗斯小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杜国英;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彼得堡的现代神话意蕴[D];黑龙江大学;2012年

7 耿海英;别尔嘉耶夫与俄罗斯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潇;俄罗斯文学影视作品名的汉译问题[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 王淑华;新俄罗斯文学新态势概览[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3 平保兴;五四时期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传播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范纯菲;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文本中的先例现象[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5 查娟;高加索与俄罗斯文学[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6 张宝辉;论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圣彼得堡形象[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铸乐;弗·马卡宁作品《地下人,或当代英雄》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8 吴晗;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决斗主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9 尹秀娟;俄罗斯文学中基督教文化现象的汉译问题[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10 邓玉;自由时代的一声叹息——俄罗斯当代小说《无望的逃离》使命感浅论[D];吉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7377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7377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6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