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融中的创新:21世纪英国小说创作论
本文关键词:交融中的创新:21世纪英国小说创作论
【摘要】:历经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两大文学浪潮以及多种文学批评理论的洗礼,英国小说在迈入21世纪后非但没有死,反而涌现出更加旺盛的发展势头,展示出令人振奋的盎然生机。萨尔曼·拉什迪、伊恩·麦克尤恩、朱利安·巴恩斯等一大批文坛老将笔耕不辍、频推新作,引发批评热潮;与此同时,扎迪·史密斯、汤姆·麦卡锡、亚当·瑟尔威尔等众多文坛新锐锋芒毕现,势头猛进,令人侧目。本文试图以若干当代英国主要小说家及其代表作品为例,从"叙事形式"和"创作主题"的双重层面考察英国小说在21世纪的发展。21世纪英国小说家们批判性地继承英国文学固有的现实主义传统,同时又充分吸纳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创新精神,不仅在叙事形式上消解了现实主义与实验主义、虚构与非虚构、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历史小说与侦探小说等诸多艺术样式之间的虚假对立,而且在创作主题上实现了科技与人文、伦理与审美、历史与现实、宗教与世俗、区域化与全球化等众多命题之间的交融和暗合,有力地拓展了当代英国小说的创作视野。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讨论了21世纪英国小说的启发价值和阐释挑战,以期为学界的深入研究提供建设性参考。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世纪英国小说 交融性 叙事形式 创作主题
【基金】: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麦克尤恩小说的叙事艺术与伦理思想研究”(14BWW03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561.074
【正文快照】: Author:Shang Biwubiwushang@sjtu.edu.cnis a Distinguished Fellow ofEnglish at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China(200240).His scholarlyinterests include narratology,ethical criticism,and contemporary Anglo-American fiction.在《21世纪小说:现在发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金才;;当代英国小说研究的若干命题[J];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03期
2 杨金才;;当代英国小说的核心主题与研究视角[J];外国文学;2009年06期
3 杨金才;;关于21世纪外国文学发展趋势研究的几点认识[J];当代外国文学;2013年04期
4 陈众议;;跨国资本主义时代的文学观[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宸;;探寻岁月尘埃下的历史真实——读石黑一雄的《上海孤儿》[J];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04期
2 赵祥凤;;《抵达之谜》的“模仿”主题解读[J];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03期
3 姚成贺;;A.S.拜厄特《园中处女》之现实与虚构[J];当代外国文学;2010年02期
4 马惠琴;;人性面具的背后——谈艾丽丝·默多克小说中的“唯我论”[J];当代外国文学;2010年03期
5 申富英;;论现代小说中历史虚构性的嬗变——从《格列佛游记》到《尤利西斯》再到《洼地》[J];当代外国文学;2011年01期
6 周艺;;自然和人性的较量——从文学伦理学视角解读《日光》[J];当代外国文学;2011年01期
7 浦立昕;;驯服的身体,臣服的主体——评《千万别丢下我》[J];当代外国文学;2011年01期
8 马惠琴;;虚构事实——小说《大海啊,大海》的不可靠叙事策略分析[J];当代外国文学;2011年03期
9 陈众议;;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吗?——《文学原理学批判》导言[J];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03期
10 杨金才;;当代英国小说的核心主题与研究视角[J];外国文学;2009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新云;艾丽丝·默多克小说中的后现代伦理道德观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方亭;未完成的主体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申圆;伊恩·麦克尤恩小说中的伦敦映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4 郭德艳;英国当代多元文化小说研究:石黑一雄、菲利普斯、奥克里[D];南开大学;2013年
5 罗晨;程序诗学视阈下英国历史小说文类的发展与嬗变[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6 刘建梅;帕特·巴克战争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薇;《赎罪》中历史的悖论性[D];西南大学;2011年
2 未怡;论《七姐妹》的重生主题[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3 李邵庆;接受美学视角下的约瑟芬·铁伊推理小说[D];浙江大学;2011年
4 刘妍;互文视角下《BJ单身日记》对《傲慢与偏见》的戏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萃;废墟与救赎:《杯酒留痕》本雅明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王蕊;论伊恩·麦克尤恩《日光》中的女性形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7 蔡艳姣;追寻失落的精神家园[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张琼云;从困惑到真实[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饶敏;“最后的仁慈”[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10 师璞;论萨拉·沃特斯“维多利亚三部曲”的女同性恋叙事[D];暨南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金佳;格雷厄姆·斯威夫特小说《洼地》的动态互文研究[J];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02期
2 郭英剑,王理行;《死》的魅力——评2000年美国全国书评家协会小说奖获奖作《死》[J];当代外国文学;2004年04期
3 舒程;;论格雷厄姆·斯维夫特小说的历史文本意识[J];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04期
4 张晓红;;记忆的家园,历史的想象——解读拉什迪的《午夜的孩子》[J];当代外国文学;2007年02期
5 杨金才;;当代英国小说研究的若干命题[J];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红松;;试论对话对19世纪英国小说创作的促进作用[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朱琳;;一部有特色、有分量的英国小说史新著——简评《英国小说发展史》[J];外国文学动态;2008年01期
3 杨世真;;“进步”神话的祛魅——评殷企平的《推敲“进步”话语——新型小说在19世纪的英国》[J];外国文学研究;2009年05期
4 魏玉杰;英国小说与疾病[J];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02期
5 高继海;80年代的英国小说[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6 陈新;论19世纪英国小说的阶级观[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7 高奋;18世纪英国小说理论探微[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年10期
8 殷企平;小说的用处——19世纪中叶英国小说理论的主旋律[J];外国文学评论;1998年01期
9 陈广兴;;2013年英国小说研究在中国[J];外国文学研究;2014年02期
10 刘思远;杂谈英国小说的起源[J];英语自学;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君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描绘英国小说的全景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黄梅;18世纪英国小说和我们[N];中华读书报;2003年
3 南京大学英语系 徐蕾;当代英国小说中的现实主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瞿世镜 任一鸣;当代英国小说的世界视野[N];文艺报;2007年
5 林行止;笑不笑由你[N];东方早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罗杰鹦;英国小说中的视觉召唤[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2 岳峰;二十世纪英国小说中的非洲形象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3 李永梅;“渡河人”对家园的追寻[D];山东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薛瑶;英国小说在中国大陆1949-1999年间的出版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1年
2 王磊;对司各特英国小说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3 张陈晗;十八世纪英国小说中的道德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4 彭晓伟;范尼·伯尼《伊芙琳娜》中的女性声音[D];湘潭大学;2012年
5 鲁芳;英国小说的兴起和早期女性小说家[D];复旦大学;2010年
6 王海辉;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法国中尉的女人》[D];河南大学;2007年
7 尹璐;善与恶的境遇性[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8 吴斌;难以跨越的中产阶级意识形态樊篱[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卢佳;狄更斯与英国小说中的道德训诫传统[D];湘潭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673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767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