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对比研究《玻璃动物园》中的阿曼达和《欲望号街车》中的布兰奇

发布时间:2017-09-08 14:40

  本文关键词:对比研究《玻璃动物园》中的阿曼达和《欲望号街车》中的布兰奇


  更多相关文章: 阿曼达 布兰奇 《玻璃动物园》 《欲望号街车》


【摘要】:作为二十世纪的一位文学巨匠,田纳西·威廉斯在戏剧创作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欲望号街车》更是为他赢得了三项戏剧界大奖:普利策奖、唐纳德森奖和纽约剧评奖。威廉斯是美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南方剧作家,他个人的南方背景和个人经历使得他对南方女性有着深刻的了解和理解。他以细腻、委婉而又饱含同情的笔触刻画了一群南方女性形象,她们娇弱而敏感,是旧南方文化和教养的最佳代言人。本文所分析的二位南方女性人物实际上分别代表了不同的个性相同的悲惨命运。《欲望号街车》中的布兰奇是一个梦幻者,一个失败者,尽管她拼命去寻找生活中的幸福和爱。她悲剧的根源在于她不能按照现实本来的面目来接受它。她的悲剧是无法避免的,因为在挣扎着活下去的过程中,她是绝对孤独和无助的。《玻璃动物园》的阿曼达,清醒地认识到现实,她努力地使自己和家庭摆脱贫困,并把自己所有心思都花在两个孩子身上。尽管她从来没有放弃努力奋斗,但是她最终是以失败而告终,生活对于她来说似乎更艰难了些。本文旨在对其最杰出的两部戏剧《玻璃动物园》和《欲望号街车》中的女主人公阿曼达和布兰奇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两人的比较,进而归纳她们沦为社会牺牲品的原因:主要是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她们自身的缺陷。
【关键词】:阿曼达 布兰奇 《玻璃动物园》 《欲望号街车》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712.073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6-7
  • Abstract7-8
  • 摘要8-10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0-16
  • 1.1 The life and Career of Tennessee Williams10-14
  • 1.2 Structure of the Thesis14-16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6-20
  • 2.1 Abroad Researches on Tennessee Williams16-18
  • 2.2 Domestic Researches on Tennessee Williams18-20
  • Chapter Three Tribulation and Predicament that Amanda and Blanche Suffered20-39
  • 3.1 Both Living in Desperation20-26
  • 3.1.1 Amanda's Desperation21-24
  • 3.1.2 Blanche's Desperation24-26
  • 3.2 Both Amanda and Blanche Creating Illusions26-33
  • 3.2.1 Amanda's Illusions26-29
  • 3.2.2 Blanche's Illsions29-33
  • 3.3 Both Having Fatal Flaws33-39
  • 3.3.1 Amanda's Fatal Flaw—Nagging33-36
  • 3.3.2 Blanche's Fatal Flaw—Liar36-39
  • Chapter Four Respective Values on Life39-48
  • 4.1 Different Reactions When Facing the Reality39-44
  • 4.1.1 Amanda—a Realistic Mother39-42
  • 4.1.2 Blanche—a Fragile Escapist42-44
  • 4.2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Sex44-48
  • 4.2.1 Blanche Using Sex to Transform Herself44-46
  • 4.2.2 Amanda Revolting against Sex46-48
  • Chapter Five Causes of Their Tragic Fate48-53
  • 5.1 Social Milieu48-50
  • 5.2 Personal Defects50-53
  • Chapter Six Conclusion53-56
  • References56-58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艳;;威利·洛曼——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悲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2 郭敏;;《推销员之死》:一个小人物的性格悲剧[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高新艳;;析《热铁皮屋顶上的猫》中的三位女性形象[J];电影文学;2010年13期

4 楚合江;;阿尔比剧作《美国梦》中的社会批判[J];大众文艺;2011年09期

5 田俊武;张志;;田纳西·威廉斯剧作中的动物意象和动物主题[J];俄罗斯文艺;2005年04期

6 王树福;;时间、方法与话语:俄罗斯戏剧“当代”概念考[J];俄罗斯文艺;2015年03期

7 蒋慧;美的失落——田纳西·威廉斯笔下的南方女性[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2期

8 曹旺儒;;威利·洛曼的人物形象分析[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冯瑶;;当历史照进现实——评析戏剧《一间叫做白昼的明亮房间》[J];考试周刊;2011年76期

10 郭敏;;试论阿曼达·温菲尔德的依赖性投射性认同[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新宇;山姆·谢泼德戏剧创作中的新现实主义倾向[D];山东大学;2010年

2 李时学;20世纪西方左翼戏剧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3 范煜辉;意识形态幻象的批判与超越[D];南开大学;2009年

4 张生珍;尤金·奥尼尔戏剧生态意识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连幼平;爱德华·阿尔比早期作品的喜剧性及喜剧审美[D];上海戏剧学院;2012年

6 温年芳;系统中的戏剧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7 赵征军;中国戏剧典籍译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8 蔡隽;大卫·马梅特戏剧伦理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9 柯英;存在主义视阈中的苏珊·桑塔格创作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10 吴宗会;异化与本真:尤金·奥尼尔戏剧荒诞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丽丽;论谢耀《他们自己的语言》中人物性取向的意义[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2 严程莹;去形象化:从角色到表演者[D];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

3 陈丹丹;从艾琳到玛丽亚看伯恩斯坦音乐剧中的角色音乐特征[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4 陈雪娟;《推销员之死》的戏剧文体学分析[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符韵;尤金·奥尼尔三部剧作中的追寻主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楚合江;爱德华·阿尔比剧作的荒诞性与现实主义传统[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于春艳;《小狐狸》会话中性别差异的语用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慕羽;论百老汇音乐剧中的舞蹈[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1年

9 马剑辉;[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10 刘春慧;先锋派戏剧的传统回归——试析山姆·谢泼德的剧作及其艺术特征[D];黑龙江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8145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8145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3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