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本雅明的城市空间批评
本文关键词:论本雅明的城市空间批评
【摘要】:德国文化批评家瓦尔特·本雅明将巴黎当作19世纪的首都所展开的城市现代性批判,开辟了研究城市现代性的新途径。他对19世纪的巴黎拱廊街的闲逛者、拾垃圾者、妓女、人群等现代性主体的深刻洞见以及对"豪斯曼风格"功能主义城市观的批判,不仅表现了一个人文知识分子对历史与社会的高度伦理责任感,而且对于我国当下的城市化和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贵州省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瓦尔特·本雅明 城市空间 现代性批判
【基金】:作者主持的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12B046)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13YBA399)的阶段性成果 湖南科技大学“英美文学与文化”创新团队资助
【分类号】:I106
【正文快照】: Authors:Liu Bailiubai_xt@sina.com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at School ofForeign Studies,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gtan,China(411201),specializing in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culture studies.Cai Xicixee@126.comis a resea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白;;本雅明的城市美学探赜[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大康;张书端;;作为艺术生产力的技术——本雅明论艺术与技术[J];社会科学;2008年10期
2 张典;;本雅明的救赎历史观[J];襄樊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3 倪钢;;论W·本雅明的技术语境[J];浙江学刊;2010年05期
4 关飞;;《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本雅明论艺术》[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0年05期
5 徐勇;王冰冰;;现代救赎与大众想象——论本雅明眼中的“大众”及其如何成为可能[J];文艺理论研究;2011年02期
6 段祥贵;;话语冒险:本雅明“解构”文艺思想论[J];小说评论;2012年S2期
7 王志耕;韵味的悬搁:从崇拜走向展示──谈本雅明的"机械复制"理论[J];河北学刊;1999年03期
8 马国明;;本雅明的《商场研究计划》[J];书城;2000年09期
9 郑乐平;;本雅明:一个精神“浪子”[J];书城;2000年09期
10 赵勇;在辩证法问题的背后——试论“阿多诺—本雅明之争”的哲学分歧[J];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加才;;本雅明理论的怀旧主题及其当下意义[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黄凤祝;;救世理念与历史唯物主义[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3 尹树广;;本雅明的历史政治哲学(草稿)[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孙斌;张艳芬;;从叙述的没落到电影的兴起:对本雅明美学思想的一个考察[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11)[C];2013年
5 陈祥勤;;神性语言、柏拉图理念和历史的弥赛亚救赎——本雅明的历史哲学的神性基础[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8)[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展;本雅明的天使[N];中华读书报;2014年
2 无痕;多面的本雅明[N];北京日报;2001年
3 河西;梦幻童年:本雅明的思想札记[N];文汇报;2003年
4 谭小歌;抗拒机械[N];光明日报;2009年
5 赵武平;“波西米亚人”本雅明的幻灭[N];中华读书报;2001年
6 刘建茂;无奈中的智慧与创造[N];河南日报;2004年
7 张亮(南京大学哲学系);命运的关联[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8 陈鸿;他在莫斯科流露天真[N];中华读书报;2002年
9 杨栗(书评人);“摄影”的野心[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10 孙斌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拉得更近与看得更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文杰;艺术“裂变”时代的美学[D];复旦大学;2009年
2 刘志;思与诗的张力[D];浙江大学;2005年
3 孙善春;神学还是马克思主义?[D];浙江大学;2007年
4 纪逗;论本雅明的历史和时间意识[D];黑龙江大学;2011年
5 高乾;本雅明寓言式翻译思想[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朝辉;困与解困:本雅明都市理论的精神视域[D];青岛大学;2010年
2 马友平;拯救与回归——本雅明现代艺术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范英豪;论本雅明的赎救美学[D];苏州大学;2002年
4 杜晓娟;论本雅明的文艺批评思想[D];新疆大学;2003年
5 樊柯;本雅明艺术审美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6 刘建茂;论本雅明的文艺思想[D];郑州大学;2004年
7 姚云帆;本雅明早期文学批评思想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吕瑞新;论本雅明艺术救赎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树娟;本雅明大众文化理论探析[D];兰州大学;2012年
10 张亮亮;本雅明文艺生产理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167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916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