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尼生诗歌生态伦理思想探讨
本文关键词:丁尼生诗歌生态伦理思想探讨
【摘要】:英国诗人丁尼生的诗歌在中国研究者很少。通过作品分析,认为其诗歌内容生态伦理思想特色明显,有歌颂大自然的外部之美的,有认识并赞颂大自然内部生命规律的,有礼赞人与大自然的整体统一的。
【作者单位】: 莆田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丁尼生 诗歌 生态伦理 生态整体
【分类号】:I561.072
【正文快照】: 艾尔弗雷德·丁尼生(1809—1892)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中后期的著名诗人,继威廉·华兹华斯之后,成为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第二位“桂冠诗人”。他生于林肯郡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景色优美的乡村风光和文学气氛浓厚的家庭使他从少年时代起就对诗歌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他的诗歌创作在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伟;苏新连;;安妮·普鲁的小说《老谋深算》的生态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张颖;单建国;;人 自然 生态——析《狼群中的朱莉》的生态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3 欧阳俊林;科学的回声 精神的困惑——评丁尼生诗歌的主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吴尚华;;贾平凹《怀念狼》的生态批评解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刘颖;;女性与自然的本源同构:生态女性主义的思想“原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陈大为;;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小说《力量》[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杨东芳;;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美国生态文学思想的二元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严晓慧;;艾特玛托夫对现代文明生态危机的文化批判[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9 王小燕;;剥去文明外衣后,人类的生存境况——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解读《热爱生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10 沈长艳;;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白鲸》的生态主义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洪敏;;史文朋诗歌的伦理内涵[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建华;劳伦斯诗歌中的黑色生态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场[D];云南大学;2010年
3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华;新世纪乡村小说主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贵禄;高地上的文学神话[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长顺;生态学视野下的西汉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郭萌;生态美学视域下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都市小说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洪娜;超越文化相对主义—加里·斯奈德的文化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邵金峰;中国画论中的生态审美智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金春平;边地文化视野下的新时期西部小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秀利;人类的生态危机[D];河北大学;2009年
2 徐杰;尤金·奥尼尔的精神生态意识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雪花;论《白鲸》中人与自然的关系[D];湘潭大学;2010年
4 潘晓燕;用生态伦理理论分析哈代的《卡斯特桥市长》[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千;自然·女性[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本加;藏族文学语言学及其艺术史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单云婷;多丽丝·莱辛创作中的生态意识探析[D];江南大学;2010年
8 刘笛;《蜜蜂的秘密生活》的生态女性主义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旭;从生态批评视角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宏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精神生态解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靖遥;区抴;;《先贤》:丁尼生对老子的接受与想像[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文春梅;;从衔接与连贯视角看丁尼生的诗歌[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吴兆蕾;;丁尼生的隔绝题材诗[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2期
4 吕黛;;越过海滩——丁尼生诗歌的生态学解读[J];唐山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5 陈小菁;;丁尼生《悼念集》中外研究现状述评[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3期
6 ;丁尼生·横越大海[J];新诗;2013年03期
7 阿·丁尼生;袁可嘉;;丁尼生诗二首[J];诗刊;1980年08期
8 欧阳俊林;科学的回声 精神的困惑——评丁尼生诗歌的主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9 张治国;浅析丁尼生短诗《鹰》的音乐美和形式美[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5期
10 丁宏为;;达尔文的冲击——略谈诺顿版《丁尼生诗选集》[J];国外文学;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渭北;丁尼生的犹疑[N];中华读书报;2004年
2 子雨;莎翁传记的制作、作家获得名声的途径[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张新颖;生长的缓慢与长成后的精彩[N];文汇报;2013年
4 本报评论员 万应慧;积蓄梦想起航的动力[N];辽宁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兆蕾;追寻精神的上升[D];南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苏景;从诗中言者的角度解读丁尼生的心路历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侯芳燕;丁尼生诗歌创作初探[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郑思明;丁尼生抒情诗的魅力[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亚西;丁尼生《悼念集》中的张力美[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戚德慧;丁尼生《悼念集》中的科学与宗教思想探析[D];宁波大学;2013年
6 肖菊;从诗歌的叙事技巧解读丁尼生的思想演变[D];贵州大学;2008年
7 江莉莉;论丁尼生诗歌中的怀旧情结[D];浙江大学;2008年
8 文春梅;从功能文体学视角重读丁尼生的三首诗歌[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9 朱经苹;丁尼生诗歌中女性主体身份的自我建构[D];贵州大学;2006年
10 胡丽娟;论《悼念集》中的救赎[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163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916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