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复苏:神话原型视角下《一个人的朝圣》
本文关键词:信仰的复苏:神话原型视角下《一个人的朝圣》
【摘要】:雷秋·乔伊斯是英国资深的剧作家,写了二十年的广播剧本,同时活跃于舞台剧界,获得无数剧本奖,转而创作小说。《一个人的朝圣》是她的首部小说,未出版已售出二十余国外语版权,一上市即广受各界媒体瞩目,获得无数好评和褒奖。这本书被认为是有关爱的回归、自我发现、日常生活的信念以及万物之美的佳作。本书主要讲述主人公哈罗德·弗莱,一直保持着低调的作风,在酿酒厂干了四十年销售代表后默默退休。他与妻子住在英国的乡间,日复一日。夫妻日益疏离。一天早晨,他收到一封来自二十年未见的老友奎妮的信。她患了癌症,写信和哈罗德告别。震惊、悲痛之下,哈罗德写了回信。在寄出的路上,他由奎妮想到了自己的人生,最后,他从英国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横跨整个英格兰去见奎妮。这是哈罗德千里跋涉的故事。从他脚步迈开的那一刻起,与他六百多英里旅程并行的,是他穿越时光隧道的另一场旅行。笔者在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时,发现目前并无对此作品的系统分析。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本书情节结构和主题意义与神话原型批评理论有很强的关联性。雷秋·乔伊斯在作品中反复强调了人内心的渴望,渴望上升到一定高度就形成了人们内心的信仰,信仰在指明人生道路上具有方向标作用。本书主要表现了信仰复苏这一主题。这段旅行即朝圣之路医治了男主人公哈罗德的心灵痼疾。哈罗德的心灵创伤暗示人类的心灵创伤,而信仰用以医治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另外,这次朝圣着重表现男主人公哈罗德心理世界的开掘以及哈罗德自我发现的历程。最后,哈罗德重拾人生信仰,找到了自己未来的方向。论文借用神话原型批评的三大理论对本书进行系统的分析。首先,哈罗德对莫琳的爱慕之情的产生以及对她的依赖、在朝圣旅途中过去二十年的呈现,梦中经历的恐惧,哈罗德的母亲情结以及哈罗德内心的复苏都体现出荣格对集体无意识、原始心理的强调。论文对这几点的分析表现了人类的无意识对其心理发展的作用。其次,莫林对戴维房间的物品保持原样,莫琳和儿子的模拟对话,这两点体现出她对儿子的怀念,因为那些对儿子的回忆不能在她心中抹去。以上这些都与弗雷泽的交感巫术原理中的接触率有一定的联系。戴维与维尔夫的相似点使得哈罗德在徒步中把维尔夫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照顾他,这一点可以用交感巫术中的相似率加以说明。因此,神话并不与人类科学的发展相违背,相反,人类无意识地在神话当中寻求慰藉。最后,从弗莱的关于文学与神话的讨论中,论文还分析了作品中比较典型的原型,例如其中的“朝圣”原型、“替罪羊”原型。这些原型也深化了信仰这一主题。正如题目中所讲到的,这个看似不可能的朝圣却让哈罗德重拾人生信仰。失去信仰的人类是浑浑噩噩的,笔者认为作品正是通过信仰的复苏,这段朝圣之路才得以使主人公哈罗德终于放下背了二十年的重担。每个人也即将或正要走在自己的朝圣之路上,但我们终究需要带着信仰上路。
【关键词】:神话-原型批评 集体无意识 交感巫术 原型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561.074
【目录】:
- Acknowledgements5-6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1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1-20
- 1.1 A Brief Account of Rachel Joyce and The Unlikely Pilgrimage of Harold Fry11-12
- 1.2 Literature Review12-13
- 1.3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Myth-Archetypal Criticism13-18
- 1.4 Thesis Statement and Structure18-20
- Chapter 2 Collective Unconscious in The Unlikely Pilgrimage of Harold Fry20-42
- 2.1 Anima and Animus22-26
- 2.2 Dream26-29
- 2.3 Mother-complex29-37
- 2.4 Rebirth37-42
- Chapter 3 The Principles of Sympathetic Magic42-48
- 3.1 Contagious Magic42-45
- 3.2 Imitative Magic45-48
- Chapter 4 Archetypes in The Unlikely Pilgrimage of Harold Fry48-59
- 4.1 Archetypes of "Pilgrimage"48-54
- 4.2 Archetypes of "Scapegoat"54-59
- Chapter 5 Conclusion59-62
- Bibliography62-64
- Papers Published During the Study for M.A.Degree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秀芝;;“爱”的露天交响乐[J];晚报文萃;2014年04期
2 臧天婴;;哈罗德·罗宾斯和他的《爱在何方》[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王慧;;是语言的艺术,还是艺术的语言?——对哈罗德·品脱语言哲学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9年30期
4 繁星;让自己变得比失败更强大[J];领导文萃;1996年09期
5 晓云;;通俗小说家哈罗德·鲁宾斯病逝[J];外国文学动态;1998年01期
6 约翰·厄普代克;唐小为;;相信我[J];红豆;2005年03期
7 张丽钧;;为什么要挡住风景[J];青年博览;2009年03期
8 佚名;;末日论为何总有人信[J];报刊荟萃;2011年07期
9 Lilly;;《奇幻人生》[J];中学生天地(C版);2012年06期
10 朱洪祥;;论哈罗德·品脱的语言特色[J];韶关学院学报;200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萧萍;;女性及其城市底层的欲望表达——浅析哈罗德·品特剧作《回家》[A];都市文化研究(第9辑)——文学艺术之城[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吕虹 编译;哈罗德·詹姆斯:各国央行合作是一个悖论[N];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华明;确切的政治表达[N];南方周末;2009年
3 禾刀;诺奖得主的“跨界”之旅[N];深圳特区报;2013年
4 傅显舟;哈罗德与《作曲大师生涯》[N];音乐周报;2004年
5 徐冰川;英国开审白金汉宫“家贼”[N];检察日报;2001年
6 彭懿(上海);他只想让孩子们疯笑一阵[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管晓星;伦敦夏天挺时髦[N];中国服饰报;2009年
8 身体周刊记者 屠俊;哈罗德·布伦纳:放疗不只是辅助疗法[N];东方早报;2014年
9 挪威驻华大使 SveinO Saether;携手迎接机遇与挑战[N];国际商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郑巧;信仰的复苏:神话原型视角下《一个人的朝圣》[D];广西大学;2015年
2 范德胜;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郑晶晶;《一个人的朝圣》(1~3章)翻译实践报告[D];辽宁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913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991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