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孩童、少女、母性的完美结合——《伊豆的舞女》中熏子形象剖析

发布时间:2017-10-08 03:11

  本文关键词:孩童、少女、母性的完美结合——《伊豆的舞女》中熏子形象剖析


  更多相关文章: 川端康成 伊豆舞女 熏子 形象


【摘要】:小说《伊豆的舞女》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之一,作者用唯美的手法描述了男女主人公之间朦胧的、纯情的爱情故事。分析女主人公熏子的形象,有助于加深理解作者女性观中所透出的恋母倾向,熏子典雅美丽,融合了川端康成理想中完美的女性形象——充满纯情又带有童真,却饱含母性之爱。
【作者单位】: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关键词】川端康成 伊豆舞女 熏子 形象
【分类号】:I313.074
【正文快照】: 篇小说《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的成名之作,是其早期在日本影响很大的作品之一。长期以来,川端康成不仅作为《雪国》、《古都》、《千只鹤》的作家蜚声海内外,他还因为《伊豆的舞女》而深受日本人民的爱戴。一、有关小说《伊豆的舞女》总体概述《伊豆的舞女》最初发表在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慧云;龚驰;;论《伊豆的舞女》的女性形象[J];现代交际;201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柏宏;;《伊豆的舞女》中巡回艺人的人物形象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2 刘琳;;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中舞女薰子的形象解读[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4期

3 宁翠玲;王丽丽;;浅析川端康成的《伊豆舞女》之美[J];长城;2010年04期

4 陈文静;;从《伊豆的舞女》看川端康成的美学思想[J];电影评介;2009年08期

5 张宏;;宫崎骏动画对日本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变奏[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3年04期

6 谢金洋;;《边城》和《伊豆的舞女》的比较研究[J];长城;2014年12期

7 金玲;;从《边城》与《伊豆的舞女》之异同看中日文学之异同[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8 张新;;小议日语拟声拟态词的汉译[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9 杨银平;;《雪国》与《伊豆舞女》中自然的色彩美[J];芒种;2012年22期

10 卢立杰;徐凤;;简评《雪国》中“红色”之色彩翻译——以侍桁、高慧勤、叶渭渠的三种译本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闫加磊;吸收与转化[D];江南大学;2011年

2 张丽莉;余华与外国文学[D];苏州大学;2008年

3 高建伟;“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遗产”[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4 卢娟;林少华的“审美忠实”及其译作《伊豆舞女》[D];辽宁大学;2013年

5 李彤;川端康成小说在中国的翻译·传播和接受[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6 秦昕;《伊豆的舞女》中文译本中拟声拟态词的翻译[D];吉林大学;2014年

7 欧茂;施蛰存与川端康成新感觉写作的乡土情结[D];西南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代超;;从《伊豆的舞女》看川端小说女性形象塑造中的悖论[J];青年文学家;2011年2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宇;;从《伊豆的舞女》看川端美的展现[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3期

2 王焕建,吕义国;《伊豆的舞女》中的纯情美[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23期

3 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节选)[J];语文世界;2001年Z1期

4 虞雅芬;以情纬文 情文并茂——《伊豆的舞女》艺术论[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周晓瑜;蒋慧敏;;爱的传递——浅析《伊豆的舞女》[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8年12期

6 陈献婉;;赏析日本文学作品《伊豆的舞女》[J];职业;2008年17期

7 刘兰;;感受《伊豆的舞女》的美好[J];文学教育(上);2008年09期

8 李芳;;川端文学的“佛典”思想——《伊豆的舞女》赏析[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9 占才成;张丽芳;;论《伊豆的舞女》的创作技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牛晶;;《伊豆的舞女》:社会底层群体的生存价值观诠释[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严圣禾;日本艺妓的真实世界[N];光明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翟斯丹;浅析叶渭渠译本《伊豆的舞女》的翻译特色[D];吉林大学;2012年

2 郭云雪;《伊豆的舞女》与《雪国》的虚实[D];吉林大学;2006年

3 王小珍;[D];延边大学;2011年

4 段启云;《伊豆的舞女》中的比喻与中文译本的对照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5 蔡鸣雁;爱的延伸[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6 吴怡宁;从川端文学看心理距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916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9916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19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