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睡眠质量与攻击行为倾向
本文选题:大一新生 切入点:睡眠质量 出处:《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大一新生睡眠状况及其与攻击行为倾向的关系。方法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和攻击行为量表对339名大一新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一新生的失眠检出率为27.4%,疑似失眠检出率为38.1%;睡眠状况无性别差异;②睡眠质量与攻击行为总分及其子因子愤怒、敌意、躯体攻击均呈显著正相关(r=0.26,0.19,0.32,0.19;P0.01);正常睡眠组、可疑失眠组和失眠组在攻击行为倾向及其子因子愤怒、敌意、躯体攻击上存在显著差异(F=3.645,15.67,4.045,8.023;P0.05或0.01)。多元逐步回归显示:攻击行为中的子因子敌意能很好地预测失眠(β=0.324)。结论大一新生睡眠质量不佳,失眠现象比较普遍,失眠者具有较高的攻击倾向,主要表现在愤怒、敌意和躯体攻击方面。敌意是影响睡眠的重要因素。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leep status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of freshmen. Methods 339 freshmen were investigated with Ascension Insomnia scale and aggression behavior scale. The detectable rate of suspected insomnia was 38.1. There was no sex difference in sleep status. The total score of sleep quality, aggressive behavior and its sub-factors were angry.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hysical aggression and physical aggression.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normal sleep group, suspected insomnia group and insomnia group in aggressive behavior tendency and their children's anger and hostility.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omatic aggression (P < 0.01).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showed that hostility of subfactors in aggressive behavior could well predict insomnia (尾 0.324). Conclusion the sleep quality of freshmen is poor and insomnia is common. Insomnia patients have a higher aggressive tendency, mainly in anger, hostility and physical aggression. Hostility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sleep.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中心;
【分类号】:R395;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胡兰;490名师范学院大学生失眠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3年02期
2 王惠萍,张积家;大学生失眠现象的心理学研究[J];心理科学;199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志生;黄艳苹;;大学生失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文教资料;2008年08期
2 刘衔华;;运用认知领悟疗法治疗大学生失眠症的个案报告[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06期
3 格桑泽仁,刘力克,韩明,王林江,肖媛媛,李桂香,陈尧菊;医学生失眠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5年08期
4 刘海燕;贾璐安;崔迪;罗婷;荣娜;雷松岭;;贵阳市大学生睡眠质量与自测健康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10期
5 李燕芬;叶小华;徐英;;中国大学生睡眠质量性别差异的Meta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2年01期
6 周惠;;大学生失眠症的相关因素及对策[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1年05期
7 蔡晓红;张焕改;倪丽艳;俞晨艺;宣妙燕;李秀翠;曹顺顺;林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临床特征分析[J];医学研究杂志;2011年02期
8 刘海燕;贾璐安;崔迪;罗婷;荣娜;雷松岭;;贵阳市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1年11期
9 毛爱军;李立;王雪玲;;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治疗小儿鼾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年13期
10 倪杰;白瑞;昌婷婷;邱烨静;王长松;;大学生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6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志生;黄艳苹;;大学生失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文教资料;2008年08期
2 蒋鸣,席薇,耿家文,马俊强,苏宝善;大学生失眠现象及体育运动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2年04期
3 石文娟,马绍斌,范存欣,王声ng;广州大学生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06期
4 谭斌;;综合心理干预对大学生失眠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3期
5 曾琳娜;大学生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校医;2000年02期
6 王玲,叶明志,陶炯,温盛霖,雷卓然;生活事件、应付方式对医学生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校医;2002年01期
7 张林;王琳;萨丽媛;何佳;;东北某高校313名大学生睡眠障碍情况调查[J];中国校医;2006年02期
8 张雨新,钱铭怡,朱艺丹;失眠和睡眠行为量表[J];心理科学通讯;1989年05期
9 白圣豪;;大学生失眠症患者人格特征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2008年10期
10 李兰香,栾秀群;健美操和形体操改善女大学生失眠干预效果[J];中国公共卫生;2005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光瑜;激越与攻击行为的综合治疗[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3年05期
2 曾凡林,戴巧云,汤盛钦,张文渊;观看电视暴力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年01期
3 刘玉,杨德兰;攻击行为的生物学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04年10期
4 卞茜,薛伟,张明岛;暴力攻击行为的生化、遗传学相关因素[J];上海精神医学;2004年02期
5 唐平;病理性攻击行为的心理基础及其哲学本质[J];医学与哲学;2004年11期
6 李庆霞,翟爱玲,詹来英;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对照研究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年18期
7 张蔚;张文新;;攻击行为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8 黄艳;王俊;余毅震;;中小学生攻击行为与家庭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6年11期
9 孔雀;邰发道;;攻击行为神经机制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年08期
10 郭秀珍;西登彬;李秀玲;刘庆海;;新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效果[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晓君;陈旭;;3-5岁留守幼儿抑制性控制与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胡国红;;精神分裂症患对医护人员的攻击行为特征与防范对策[A];河南省精神科康复护理培训班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梅华;肖爱珍;余爱莲;;住院分裂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攻击行为分析及防范[A];二零零六年度全国第五次护理专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王雪松;李文姣;;道德推理对减少儿童攻击行为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方圣杰;吴晓燕;张林;;暴力线索暴露对攻击行为的影响作用[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周洁;王二平;;群体态度和情绪对群体攻击行为的影响[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冯展涛;许昭;;足球教练员和运动员对比赛中攻击行为的归因及行为应对策略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8 马效芝;;精神科护士遭受患者攻击行为的感知、态度及行为现状调查[A];河南省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11年
9 王文菊;;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初期攻击行为风险评估与护理干预[A];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10 邓红欣;张宪宾;;探讨精神病患者攻击行为的分析及护理对策[A];2013年河南省精神科护理危机管理与沟通技巧培训班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翁晖亮;矫治儿童攻击行为[N];健康报;2003年
2 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心理科主任 翁晖亮;儿童攻击行为的原因与对策[N];中国医药报;2000年
3 辽宁省大连市白云幼儿园 孙林林;巧妙化解幼儿的攻击行为[N];中国教育报;2014年
4 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 位照国 刘铁榜;血色迷雾背后的心理学思考[N];健康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纯 特约记者 班雁萍;半数儿童有攻击倾向[N];健康时报;2004年
6 刘宏伟;安全需要全网监控[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7 周沛龙;“胖”防火墙也不是万能的[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8 奇云;狗的性格[N];北京科技报;2004年
9 本报特约记者 郭京霞;8848告百度败诉[N];民营经济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靳宇倡;工作场所攻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姚秀钰;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风险评估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3 王振宏;青少年情感风格与攻击行为[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新学;工读学校学生执行功能及其与攻击行为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晓燕;暴力线索暴露对攻击行为的影响机制[D];宁波大学;2012年
2 祖萍;青少年攻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3 蒲高兰;虚拟社区攻击行为的探索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顾璇;中学生攻击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蚌埠医学院;2012年
5 梅亮;大学生攻击行为倾向与人际宽恕的关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6 欧阳敏;受虐待经历、留守经历、依恋与农村高中生攻击行为的相关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7 倪林英;大学生攻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鲍立铣;越轨少年攻击行为及其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丁小明;高中生诱发愤怒与攻击行为的关系[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灵;中学生攻击行为的情境特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740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574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