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纤维环穿刺法建立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10 23:33

  本文选题:椎间盘退变 + 纤维环 ; 参考:《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摘要】: 目的:研究纤维环穿刺法建立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可行性,并通过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实验来观察椎间盘组织中髓核细胞的数量及Ⅱ型胶原含量的改变,旨在再现椎间盘退变的病变发展客观规律,为相关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材料与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4只,用10%水合氯醛耳缘静脉注射麻醉,常规术前准备,取右侧卧位,自腰椎左侧前方入路,逐层分离,暴露脊柱左侧前方。以18G穿刺针在L5/6处穿刺椎间盘,深度控制5mm以内。穿刺完成后逐层缝合,关闭切口。将24只大白兔随机分为3,6,10周3个模型组,每组8只,分笼饲养。术后3,6,10周分别将动物处死,取L5/6椎间盘髓核组织行HE染色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实验,并随机取8个L4/5椎间盘髓核组织作为对照组,观察髓核组织及髓核细胞数量的改变,以及髓核组织中Ⅱ型胶原含量的变化。 结果:HE染色观察见对照组髓核组织中有大量髓核细胞,而造模后的3周,6周模型组的髓核细胞数量不断减少,10周模型组髓核组织中主要是纤维软骨组织,可见极少量髓核细胞。 免疫组化实验显示,对照组,3,6,10周模型组髓核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的灰度值分析结果分别为144.83±1.56 , 147.04±2.86 ,149.53±1.38,152.93±3.96。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方差分析结果,F=22.521, P0.01;SNK组间对照分析结果,3周和6周模型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 结论:纤维环穿刺法可以诱导兔椎间盘的退变,再现椎间盘退变的病变发展客观规律,从而为相关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动物模型。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feasibility of establishing animal model of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by fiber loop puncture, and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the number of nucleus pulposus cells and the content of type 鈪,

本文编号:18714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8714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8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