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介导肝靶向性基因转导的体内实验研究
本文选题:肝靶向 + 纳米微囊 ; 参考:《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摘要】:基因治疗是现代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以肝为靶点的基因治疗更是倍受关注。近年来,肝靶向性基因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肝细胞是基因定向转导的理想靶部位,因为肝脏是人体少数几个实质细胞与血液直接相通的器官之一。而且肝窦状隙的内皮细胞基本上没有结缔组织,上面有许多大小不等的无隔膜的窗孔,小的直径约为0. μm,大的直径1μm。因此肝血管系统通透性较大,一些大分子物质可以自由通过,在血液和肝细胞之间没有严密的屏障结构。 由于病毒载体安全性的局限,现阶段的基因治疗主要研究非病毒载体。传统的非病毒载体的转染效率较低。壳聚糖是一种新型的纳米微囊载体,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安全性较高且有较高的转染效率。以往的研究表明,壳聚糖在体外有较高的转染效率,小鼠体内实验证明壳聚糖在体内的转染效率也很高,而对于壳聚糖在大型动物体内的基因转导,国际上尚无文献报道。 本实验选用半乳糖基化壳聚糖(GC),GC分子上带有半乳糖配体,可以与肝细胞表面特有的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结合,从而实现肝靶向性基因转导。
[Abstract]:Gene therapy is a hot topic in modern medicine. In recent years, liver targeting gene therapy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Hepatocytes are ideal targets for gene directed transduction because the liver is one of the few organs in which the parenchymal cells communicate directly with the blood. Moreover, the endothelial cells in the sinusoidal space had no connective tissue, and there were many unmembranous fenestration holes with small diameter of 0. 0 渭 m and large diameter of 1 渭 m. Therefore, the hepatic vascular system is permeable, some macromolecules can pass freely, and there is no tight barrier between blood and hepatocytes.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 of viral vector safety, gene therapy at present mainly studies non-virus vector. The transfection efficiency of traditional non-viral vectors is low. Chitosan is a novel nano-microcapsule carrier with biodegradability, biocompatibility, high safety and high transfection efficiency.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hitosan has a high transfection efficiency in vitro, and in vivo experiments in mice have proved that chitosan transfection efficiency is also very high. However, there is no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on the gene transduction of chitosan in large animals. In this study, galactosylated chitosan (GCN) GCU GC molecule with galactose ligand was used to bind to the specific sialic acid glycoprotein receptor (ASGP-R) on the surface of hepatocytes, so as to achieve liver targeting gene transduction.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R3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同英;张岩柏;于凤波;王天怡;王思玲;;反义核酸药物脂质体肝靶向性的研究[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2 李全斌;何开勇;;受体介导的肝靶向载药系统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11年12期
3 赵书文;曹俊涵;肖瑶;贾建静;张丹;;氟尿嘧啶炭纳米粒注射液在大鼠肝脏中的分布研究[J];华西药学杂志;2011年04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美好;马臻;王尊元;沈正荣;;-种新型肝靶向性大分子前药的制备[A];2011年全国药物化学学术会议——药物的源头创新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鄢国平;卓仁禧;郑从义;张敏;;肝靶向性高分子抗肿瘤药物的合成与性能的研究[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上)——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陈建海;罗奇志;任非;;丝裂霉素—聚氰基丙烯酸丁酯纳米粒的肝靶向性研究[A];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进展——全国第三届纳米材料和技术应用会议论文集(下卷)[C];2003年
4 肖作兵;章苏宁;叶琳;;牛肉香精纳米微胶囊的制备研究[A];2006年中国香料香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楼一层;颜香凤;赵锋;占昌友;宋青;;复方夏枯草的提取及其纳米微囊的制备[A];第八届全国中药和天然药物学术研讨会与第五届全国药用植物和植物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任雪玲;徐敏;陈婷婷;张振中;张云;;肝靶向性shRNA载体的构建与效应鉴定[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7 袁直;郭华;王平;赖全勇;王蔚;;具有肝靶向功能的pH敏感纳米给药系统的研究[A];2011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张志荣;袁志翔;;制剂创新和前药设计也是创新[A];四川省药学会第七次全省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田秦;王秀华;王蔚;袁直;;甘草次酸修饰壳聚糖/聚乙二醇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肝靶向性研究[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30次学术年会暨生物医学工程前沿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田秦;王秀华;王蔚;袁直;;两亲性壳聚糖载药胶束用于肝癌靶向治疗[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骁;束梅英;纳米微囊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N];中国医药报;2004年
2 张中桥;纳米微囊载体具有基因治疗应用潜能[N];中国医药报;2004年
3 华凌;“纳米级植物微胶囊”技术异军突起[N];科技日报;2001年
4 庾晋 白杉;乱花渐欲迷人眼[N];医药经济报;2002年
5 刘涛;中南大学利用纳米技术治疗肝癌取得重大突破[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6 驻京记者 李雪墨;中药提取物实现标准化生产[N];医药经济报;2003年
7 闻 烽;中脉集团做健康产业领头羊[N];中国质量报;2004年
8 新华;中南大学研究利用纳米技术治疗肝癌取得突破[N];中国中医药报;2001年
9 特约记者 肖鑫 记者 唐先武;我科学家提出肝癌预防判断与治疗新的潜在靶标[N];科技日报;2011年
10 通讯员 肖鑫 记者 陈青;发现肝癌预防判断潜在靶标[N];文汇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昭武;替加氟复合脂质体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彭忠田;肝靶向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纳米药物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3 王欣;阿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治疗移植性肝癌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4 韩聚强;改造HBV作为肝靶向性基因治疗载体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5 海俐;无唾液酸糖蛋白受体介导的肝靶向脂质体配体的设计、合成及靶向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李新中;齐墩果酸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囊的制备及其肝靶向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张莉;肝靶向去甲斑蝥素微乳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8 张馥;肝靶向性药物微胶囊LbL自组装及其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何军;水飞蓟素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口服生物利用度、肝靶向性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刘亮明;Pim-3基因对暴发性肝衰竭的肝保护效应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剑平;壳聚糖介导肝靶向性基因转导的体内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2 章杜前;复方夏枯草缓释胶囊新药临床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3 申海菊;阿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粒径对肝靶向性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4年
4 胡展红;新型肝靶向去甲斑蝥素修饰物纳米粒的研制[D];苏州大学;2009年
5 孙圣峰;硬脂醇半乳糖苷修饰索拉非尼脂质体制备及小鼠肝靶向性分析[D];辽宁医学院;2011年
6 张继芬;沉淀法制备两种脂溶性抗癌中药聚乳酸纳米粒的比较及其肝靶向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王岱娟;血红蛋白纳米微囊制备的初步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8 范锋;去甲斑蟊素—半乳糖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D];苏州大学;2007年
9 黄利;肝靶向莪术油纳米粒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沈成蓉;肝靶向性载顺铂长循环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70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1970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