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前体细胞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03 04:22

  本文选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神经前体细胞 ; 参考:《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 近年来,干细胞的实验研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其中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研究则是国际神经科学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神经干细胞,即神经前体细胞,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分化为神经元、星型胶质细胞以及少突胶质细胞等的原始多能干细胞。作为组织工程学上的“种子细胞”或基因工程学上的“载体”细胞,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医疗用途。传统医学无法治愈的许多疾病,如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Parkinson病、脱髓鞘病变等)及中枢神经系统创伤(脑损伤、脊髓损伤),均有希望通过神经干细胞移植或调控手段来解决。目前已有研究发现神经干细胞在移植到脊髓损伤区域后可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等,桥接脊髓断端并且重建神经传导通路,改善了损伤平面以下的运动及感觉功能。但是,同种异体来源的胚胎神经干细胞在临床应用上由于取材及伦理、法律等多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另外,异体神经干细胞移植明显的存在着“时效性”问题,脑“免疫特区理论”也表明即使微弱的免疫排斥反应也影响其在体内的长期存活。而自体神经干细胞的应用,虽然在理论上解决这一问题,但来源部位有限,取材有一定的困难,临床应用大大受到制约,为解决实验及临床应用中干细胞数量来源的不足的问题,许多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大量获取自体神经干细胞的方法。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分离、培养的成功,以及多潜能性的发现和向神经干细胞方向定向分化的初步成功,为神经干细胞的来源提供一个新的途径,使得“自体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研究及应用成为可能。基于此,本实验从成年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及扩增方案的实验参数优化以及向神经前体细胞方向分化的可行性等方面出发并进行初步探索,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Abstract]:Objective in recent years, the experimental research of stem cells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The research of neural stem cells (neural stem) is one of the focuses in the field of neuroscience. Neural stem cells (NSCs), or neural precursor cells (NPCs), are pluripotent stem cells that can differentiate into neurons, astrocytes and oligodendrocytes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As seed cells in tissue engineering or carrier cells in gene engineering, they have a wide range of clinical applications. Many diseases that cannot be cured by traditional medicine, such as Parkinson's disease (Parkinson's disease, demyelinating disease, etc.) an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trauma (brain injury, spinal cord injury), are likely to be solved by neur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or regulation. At present, it has been found that neural stem cells can differentiate into neurons, astrocytes and oligodendrocytes after transplantation to the injured area of the spinal cord, bridging the broken end of the spinal cord and reconstructing the nerve conduction pathway. Improved motion and sensory function below the injury plane. Howeve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embryonic neural stem cells derived from allogeneic stem cells has some limitations in many aspects, such as material collection, ethics, law and so on. In addition, allogeneic neur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has obvious "timeliness" problem, brain "immune zone theory" also shows that even a weak immune rejection also affects its long-term survival in vivo. Although the application of autologous neural stem cells can solve this problem in theory, its source is limited, it is difficult to obtain materials,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is greatly restricted.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shortage of stem cells in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many scientists have been studying the method of obtaining autologous neural stem cells in large quantities. The successful isolation and culture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esenchymal stem cells), the discovery of multipotential and the initial success of directional differentiation to neural stem cells provide a new way for the source of neural stem cells. This makes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autologous bone marrow derived neural stem cells possible. Based on these results, this study was based on the isolation of adult rat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 the optimization of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for purification and amplification, and the feasibility of differentiation into neural progenitor cells (NPCs). To provide experimental basis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R3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刚,卫小春,杨自权,向川,焦强,陆向东,李鹏翠,丁娟;不同浓度转化生长因子-β1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海藻酸钠复合物体外软骨形成能力的影响[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5年11期

2 张蕾;陈沅;田杰;朱静;吕铁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心肌样分化的微环境因素[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6年11期

3 高昆;陆燕蓉;李胜富;丛聪;袁宇;张杰;程惊秋;李宏霞;王莉;;恒河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其生长特性[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7年06期

4 郑彤;孟繁凯;李光民;陈玉丙;孙静;;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向神经元样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7年12期

5 于美娟;张雅妮;冯善伟;熊符;张成;;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的建立[J];解剖学研究;2009年06期

6 陈嘉;孙京臣;邹移海;张进;黄冰;;丹酚酸B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23期

7 王爽;姜凌云;李艳萍;牛玉梅;;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J];解剖科学进展;2009年01期

8 李宝园;赵焕英;赵春礼;马存根;徐群渊;高福禄;;Sertoli细胞对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前体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J];解剖学杂志;2009年01期

9 庄淑波;刘毅;陈克明;肖斌;;不同方法分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活性和成脂分化能力的比较[J];中国美容医学;2007年01期

10 付昆;孟志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表面置换珊瑚人工骨的培养[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丽丽;冉川莲;严灿;刘书考;潘毅;;海马神经前体细胞的体外培养鉴定及皮质酮对其增殖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魏永祥;韩德民;蔡贞;杨凌;刘小超;羡慕;张晓斌;;嗅感觉神经细胞的分离与培养[A];第七届北京青年科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3年

3 胡秀华;;细胞培养与real-time RT-PCR相结合的方法检测水体中感染性轮状病毒[A];2006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石旭东;甘志华;;细胞培养用聚乳酸多孔微载体的制备及改性研究[A];2009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9年

5 周海文;周曾同;商庆新;曹谊林;;正常人口腔粘膜角化细胞体外培养研究[A];第一届全国口腔颌面部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6 韦天彬;王嘉;王利;蔡访潺;林桂梅;李康生;;应用细胞培养血凝抑制法对汕头地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流感病毒的监测[A];2006中国微生物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王慧娟;杨文华;;急性白血病细胞的培养[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易龙;陈春烨;金鑫;于斌;舒芙蓉;麋漫天;;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的改进[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9 汪洪姣;陈均亚;林海龙;许烂漫;黄瑜;陈永平;;微囊化肝细胞移植治疗暴发性肝衰竭大鼠的疗效观察[A];2008年浙江省儿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赵怡芳;贾俊;张文峰;何三刚;;脐血中内皮祖细胞的分离培养[A];2004年口腔颌面肿瘤基础研究学术研讨会会议日程及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无糖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前体细胞损伤的影响[N];中国医药报;2003年

2 赵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减轻排异反应[N];健康报;2004年

3 刘霞;英利用细胞切除技术降低制药成本[N];科技日报;2008年

4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诱导成年大鼠骨髓基质细胞成为神经前体细胞及其分化作用的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3年

5 葛秋芳;美科学家培育出修理心脏的“导线”[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6 ;用人类自体细胞培养心脏[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7 钱铮;日本用鼠肝和胃细胞培养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8 记者 刘道安;天津医生建立细胞培养模型[N];健康报;2001年

9 齐智杰 记者  何秀丽;三个自主创新项目获科技进步一等奖[N];哈尔滨日报;2006年

10 厉锋;薄利时代的“重金”之忧[N];中国医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秀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机制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7年

2 鲁继增;聚己内酯囊管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李海生;低氧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分化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4 史达;木豆叶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股骨头坏死的实验与相关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5 顾绍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角膜上皮样细胞的体外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6 张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7 张海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牟大鹏;抑制消减杂交技术筛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前后差异表达基因[D];吉林大学;2007年

9 景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为肾脏系膜细胞样细胞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10 宋可新;黑色素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构建组织工程皮肤的初步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宏志;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前体细胞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2 李玲巧;细胞培养芯片的研制及芯片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控制的前期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3 胡亮;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4 刘剑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珊瑚羟基磷灰石复合自体肌肉内移植成骨的实验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5 谢小波;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髓核细胞共同培养后对髓核细胞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7年

6 李伟;造血干细胞条件培养基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D];武汉大学;2005年

7 崔俊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无血清培养的实验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8 张文鹏;Ⅰ型胶原蛋白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作用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9 李雅娜;兔BMSCs体外培养及定向诱导为脂肪细胞、成骨细胞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5年

10 王广欣;变性I型胶原对晚代骨髓间充质细胞成骨能力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923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0923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b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