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基质微环境对免疫细胞分化和功能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本文选题:肝脏 + 基质细胞 ; 参考:《浙江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摘要】: 肝脏具有非常独特的免疫系统。一方面,在肝脏中存在多种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NK细胞,NKT细胞等,它们可以识别病原微生物和毒素,启动免疫应答以清除外来有害异物。另一方面,从小肠中吸收来的大量营养物质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进行代谢,同时也带来了大量无害的食物抗原,,目前的研究表明,从门静脉进入肝脏的抗原更容易诱发耐受,称之为“门脉耐受现象”。因此,肝脏局部的免疫反应需要非常精细的调节,才能保证在特定的情况下正确选择是启动免疫应答还是诱导免疫耐受。而对于这种调节的机制,目前所知甚少。除了抗原进入的途径不同外,肝脏中存在的多种免疫细胞也可以分布到全身其他地方,它们为何在肝脏中既可以诱导免疫耐受,又可以激发免疫应答?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将研究的方向指向了肝脏的免疫微环境:此现象提示肝脏微环境具有独特的功能,即可能通过对不同细胞的分化及功能进行调控,从而可以在免疫应答和维持耐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资料表明,肝脏基质可以支持胚胎期及成年期病理状态下的造血,且过继的骨髓细胞可以定位于肝脏并分化成成熟的肝细胞、kupffer细胞和肝星形细胞。同时,有文献报道同为胚胎期造血器官的脾脏基质细胞,在体外能诱导骨髓前体或干细胞分化为高分泌IL-10,低分泌IL-12的调节性树突状细胞。那么,肝内基质细胞在出生后是否还保留有诱导造血前体细胞分化的功能,这种分化与肝脏免疫耐受或免疫应答之间又有何关系?另外,NK细胞在正常肝脏内尤其丰富,占肝内淋巴细胞的30%左右。当肝脏内发生病毒感染或炎症时,其比例还会更高。为什么NK细胞在肝脏内如此高比例的聚集?是肝脏内存在有NK细胞的原位分化,还是肝脏微环境对肝外的NK细胞有趋化、储留效应?肝脏微环境对于肝脏中存在的大量的NK细胞的功能会有何影响?此种功效是否也参与了免疫耐受或免疫应答的调节?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为构成肝脏器官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基质细胞在维持肝脏器官形态、营养细胞、调节器官内细胞分化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而,我们选择用肝脏基质细胞来模拟肝脏微环境,观察其对造血前体细胞或NK细胞的影响,希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脏微环境的效应,为深入阐明肝脏局部免疫反应的精细调节提供新的视角。 首先,我们利用组织培养技术从新生小鼠肝脏中分离到肝脏基质细胞,并对其细胞类型进行了鉴定。免疫组织化学的结果表明:分离到的肝基质细胞胞内表达Vimentin和Desmin,但不表达Cytokeratin-7,亦不分泌白蛋白;吞噬试验的结果表明:该细胞不吞噬LDL;而RT-PCR的检测结果则显示:该细胞表达a-SMA(a-smooth muscle actin)和多种基质组份的mRNA,包括Ⅰ型胶原(a1(Ⅰ)collagen)、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LMP-1)、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但不表达GFAP(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ein)。从以上结果来看,该细胞具有肝脏内成纤维母细胞的特性。成纤维母细胞是肝脏基质细胞中的主要细胞类型之一,主要分布在肝脏的门脉部位。肝内大部分树突状细胞的主要定居部位也是在肝脏门脉部位。因而,肝脏内树突状细胞独特的功能及表型可能与其定居局部附近的肝脏基质细胞形成的局部微环境有关。在肝脏发生感染、炎症或损伤时,大量的肝星形细胞也会活化,甚至转化为成纤维类细胞,这些肝脏内病理性改变也与肝脏免疫密切相关。因此,成纤维基质细胞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肝脏微环境,从而可用来研究肝脏微环境对NK细胞的分化及功能调控的影响。 为研究肝脏免疫微环境对前体细胞分化的效应,我们将骨髓来源的造血前体细胞与分离的肝脏基质细胞共育。结果发现,肝脏基质细胞能诱导前体细胞分化为一类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树突细胞样细胞(Liver regulatory dendritic cells,LRDCs)。从镜下培养特性和染色后形态观察:该细胞为髓样细胞表现,并伸出类似传统意义上的DC(Conventional dendritic cells,cDCs)相似的树突样结构。流式分析结果显示:其表型特征为不表达CD4、CD8a、B220、Gr-1、CD14和B7DC;但低水平表达CD1c、I-A~b、CD54、CD40、CD86;中高水平表达CD11b、CD80、B7H-1。cDCs最重要的功能是能将抗原递呈给抗原特异性T细胞,并诱导其活化与增殖。故而,我们利用OVA_(323-339)特异性TCR转基因鼠的CD4~+T细胞,对LRDCs的抗原递呈功能进行了分析。发现LRDCs能将抗原递呈给T细胞,但不能有效地诱导CD4~+T细胞的增殖,仅能引起CD4~+T细胞一定程度的活化。另外,该细胞还呈现出较cDCs更强的吞噬功能。提示这是一群不同于cDCs的DC细胞。 TLR(Toll-like receptors)是广泛表达在免疫细胞表面的一类模式抗原识别受体,对于激活机体的天然免疫和过继免疫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LPS通过与表达在DC细胞表面的TLR4结合后,可促使DC成熟,高分泌IL-12,同时上调其MHC-Ⅱ类分子表达及抗原递呈功能。但LRDCs在受到LPS刺激后,高分泌IL-10、低分泌IL-12;其表型特征没有明显改变。而此特性与以前报道的调节性DC的特征相似。因此,我们设想该细胞是否也有免疫调节功能?利用CFSE标记的OVA_(323-339)肽抗原特异性转基因鼠的CD4~+T进行的体内、体外抗原特异性增殖试验结果表明:LRDCs明显抑制cDCs激活的OVA_(323-339)肽抗原特异性CD4~+T的增殖反应。此结果说明:LRDCs有负向免疫调节功能。 那么基质细胞是通过何种机制来诱导前体细胞分化为LRDCs的?分化的LRDCs又是通过何种机制来实现对抗原特异性激活的CD4~+T细胞的增殖抑制?我们利用Transwell培养体系和纯化的基质细胞膜蛋白进行的实验表明:基质细胞膜蛋白与其培养上清都在诱导前体细胞分化为LRDCs中起作用;其中,主要以细胞培养上清为主。进一步利用抗体阻断试验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阻断基质细胞培养上清中的M-CSF可以大大降低基质细胞诱导前体细胞分化为LRDCs的效率。说明基质细胞分泌的M-CSF在LRDCs的分化中起一定的作用。为进一步阐明LRDCs体外抑制抗原特异性T细胞活化增殖的机制,我们针对LRDCs的特性,分别用IL-10、TGF-β、B7H-1的中和性抗体、PGE2的阻断剂消炎痛及IDO抑制剂来阻断LRDCs的生物学效应,结果发现PGE_2的阻断剂消炎痛能大部分逆转LRDCs对T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此结果说明:LRDCs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分泌PGE_2来实现其免疫抑制功能的。 IFN-γ是一类主要由活化的Th1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传统的观念认为:IFN-γ主要参与并促进细胞免疫的发生,当其过度反应时可引发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IFN-γ可通过诱导Th2细胞反应、激活拮抗Th1细胞活化的细胞因子的上调、诱导活化的T细胞凋亡及诱导调节性T细胞的产生等多种机制,来实现其抗炎症反应、诱导免疫耐受等多种免疫调节功能。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LRDCs在抑制OVA_(323-339)肽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增殖时,其共培养上清中IFN-γ分泌水平上调。考虑到IFN-γ在免疫耐受与免疫负向调节中的作用,我们不禁要问:高分泌的IFN-γ是否也是LRDCs负向调节功能的机制之一呢?鉴于IFN-γ参与诱导活化的T细胞发生凋亡,那么在LRDCs的效应中除了CD4~+T细胞增殖抑制外,是否还有活化CD4~+T细胞的凋亡发生?为此,我们首先分析了实验各组中的CD4~+T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发现:LRDCs能够诱导活化的CD4~+T细胞发生凋亡。利用中和性抗IFN-γ抗体进行的阻断试验进一步证实:当IFN-γ被阻断后,LRDCs介导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增殖抑制现象被部分逆转,同时,凋亡发生率也下调。这一结果表明加入LRDCs共培养后,上清中高分泌的IFN-γ是其抑制抗原特异性T细胞增殖和诱发其凋亡的又一机制。 为进一步利用体内试验说明LRDCs的负向免疫调节功能,我们还利用冰浴匀浆+超速离心法制备的正常小鼠自身肝脏抗原(S100)和福氏完全佐剂共同免疫小鼠,制备了小鼠自身免疫性肝炎的模型,并利用此模型来研究过继的LRDCs细胞是否对此自身免疫病的发生也有抑制效应。动物试验的结果表明:LRDCs的过继能够减轻该模型的病理损害。此结果进一步说明:LRDCs可能是构成肝脏免疫耐受并维持肝脏免疫自稳的因素之一。 以上的实验结果都是建立在体外分化的LRDCs的研究基础之上,那么体内是否有这一群细胞呢?为此,我们首先根据LRDCs的主要表型CD11b~(hi)CD11c~(low)IA~(low),对分离的肝脏内非实质细胞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其中有类似表型的细胞群存在。利用流式分选技术将此细胞分选出来所做的细胞因子分泌谱、对OVA_(323-339)肽抗原特异性CD4~+T细胞的增殖抑制试验等结果表明:此细胞特性类似于体外分化的LRDCs细胞,说明肝脏内存在有类似LRDCs的免疫抑制性细胞群。由于体外实验表明:LRDCs是由骨髓造血前体细胞经肝脏基质细胞诱导分化而来,那么体内的相应群体是否也可由造血前体分化而来?为证明此假设,我们建立了经肠系膜静脉过继前体细胞进入肝内,进行了肝内前体细胞原位发育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将骨髓来源的造血前体细胞经肠系膜静脉过继后,前体细胞主要滞留在肝内并可完成肝内的原位分化发育。经流式分析过继GFP~+造血前体细胞分化后的表型结果说明,骨髓来源的造血前体细胞在肝内分化成多群细胞,其中包括与LRDCs有相似表型的细胞群。此结果在体内证明了肝脏内LRDCs的相应群体也可由骨髓来源的造血前体细胞分化而来。以上实验结果表明,肝脏微环境可以促进造血前体细胞分化为具有免疫负向调节功能的树突状细胞,这一效应可能参与肝脏免疫耐受的形成。 另外,对于在肝脏中高比例存在的NK细胞,我们提出两种假设:一是肝脏内可能存在有NK细胞的原位分化;其二,肝脏可趋化外周NK细胞进入肝内并滞留肝内。而此两种假设都是建立在肝脏微环境对NK细胞的影响基础之上。因而,我们利用肝基质细胞模拟肝脏微环境研究了其对NK细胞分化、趋化及活化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骨髓来源的Lin~-CD117~+在外源性IL-15存在条件下,与肝基质细胞共育后,部分前体细胞可分化成NK1.1阳性细胞。该细胞能分泌IFN-γ、并表达Perforin和Granzyme B。其中,部分分化的NK1.1阳性细胞还表达Ly49A,表现出了immature NK细胞的细胞特性。进而利用Transwell培养体系和阻断性抗体的试验结果表明,该immature NK细胞的分化同时依赖IL-15和肝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我们还利用该基质细胞模拟肝脏微环境研究了其对外周NK细胞趋化、活化的影响。考虑到肝脏是病毒极易感染的器官,病毒感染后肝内成纤维细胞极易活化、增生。因而,利用肝成纤维细胞模拟肝基质微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反映肝炎情况下肝脏的微环境。PolyI:C是病毒TLR3的配体,可模拟病毒RNA激活免疫应答。在实验中,我们利用Polyl:C活化的NK细胞与肝基质细胞共培养,来探讨肝脏微环境对病毒感染后NK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NK细胞表达TLR3,并能被Poly I:C所活化。肝基质细胞可通过分泌的因子趋化NK细胞,尤其是Poly I:C活化的NK细胞向基质细胞粘附,而且,肝脏基质细胞还可以促进Poly I:C活化的NK细胞的进一步活化,表现为IFN-γ分泌的增加及NK细胞杀伤活性的增强。这一促进效应是通过基质细胞表面表达的Fibronectin与NK细胞表面的配体结合来实现的。以上结果提示肝脏免疫微环境可以促进NK细胞的肝内分化、外周趋化及在肝内的活化功能进一步增强,此效应可能参与肝脏内对外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免疫应答的启动。 综上所述,在本研究中,我们在体外分离培养了成纤维样肝脏基质细胞,利用该细胞来模拟肝脏的免疫微环境,观察了其对造血前体细胞和NK细胞的不同效应。结果发现,肝脏基质细胞可以促进造血前体细胞分化成具有负向免疫调节功能的树突状细胞,同时,在IL-15存在的条件下,可以促进部分前体细胞分化为Immature NK细胞,并可以促进活化NK细胞的进一步的活化。以上结果提示,肝脏的免疫微环境可能通过对肝脏内不同细胞的不同调控作用,来实现肝脏对特定抗原诱导免疫耐受或免疫应答的精确调控。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3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刚,陈伟高;骨髓基质细胞及诱导成骨的研究进展[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梁之祥,侯健,丁思奇,王东星,张国安,谢映华,潘祖玉,黄隆安,孔宪涛;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细胞IL-6分泌机制的研究[J];中华血液学杂志;1998年02期
3 刘耀,陈幸华,张曦,彭贤贵,孔佩艳,刘林;人脐血基质细胞深低温保存的实验研究[J];重庆医学;2003年10期
4 王小青,闫丽隽,郭述真;吗啡对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增殖及ERmRNA表达的影响[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4年05期
5 张李明,李乐乐;成骨/基质细胞在破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5年02期
6 陈惠芹;张绪超;唐新意;吴北燕;黄绍良;;体外培养的人AGM区基质细胞表达多种造血生长因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6年05期
7 刘海燕;宋振岚;王红江;张彦;孔晓丹;李伟平;闫金松;;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髓基质细胞生长特性与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40期
8 郑以州;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基质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7年06期
9 郭朝华,罗成基,孔佩艳,周燕虹,邹仲敏,施炎;小鼠15%Ⅲ度烧伤时骨髓基质细胞对粒单系祖细胞生长的影响[J];中华创伤杂志;1999年03期
10 杨吉成,盛伟华,李丽娥,童宁征,王红卫,郭tC,王晓东;骨髓基质细胞的造血支持作用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蕾;陈幸华;冯一梅;张曦;高力;张诚;梁雪;郝磊;彭贤贵;王庆余;;CM-Dil示踪人脐血源基质细胞体内迁移定位的研究[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2 陈希哲;林云锋;田卫东;陈润良;李声伟;;人体脂肪基质细胞多向分化潜能研究[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陈幸华;张曦;刘林;彭贤贵;王庆余;孔佩艳;刘红;;造血生长因子组合对人脐带血基质细胞集落形成作用的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4 刘耀;张曦;陈幸华;;人脐血基质细胞支持造血集落生成的实验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陈惠芹;张绪超;黄绍良;吴北燕;吴燕峰;;人AGM区基质细胞对脐血LTC-IC的支持作用[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林云锋;陈希哲;田卫东;闫征斌;李志勇;敬伟;汤炜;刘磊;郑晓辉;;人乳牙牙髓基质细胞分离培养和牙再生能力的研究[A];2005'中国修复重建外科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7 张诚;陈幸华;张曦;高蕾;高力;孔佩艳;彭贤贵;孙爱华;;人脐血源基质细胞对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小鼠GVHD调节作用的探索[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8 高蕾;陈幸华;张曦;冯一梅;高力;张诚;梁雪;王庆余;;人脐血源基质细胞促进巨核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9 赵福军;夏术阶;;前列腺移行带和外周带不同带性细胞超微结构形态差异的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泌尿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高蕾;陈幸华;;造血微环境基质细胞研究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崇兵;肝脏要求保护的自述[N];家庭医生报;2008年
2 保健时报特约记者 黄显斌;春季正宜养护“肝将军”[N];保健时报;2007年
3 郭振东;谨防肝脏疼痛症候群[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4 李华;肝病致失眠 用药须谨慎[N];医药导报;2005年
5 王振坤;“肝胆相照”[N];家庭医生报;2007年
6 遥望;肝脏修复有“开关”[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7 ;3招缓解脂肪肝[N];健康时报;2008年
8 朱旭东;大学生捐肝救兄,唯一担心被歧视[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9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李春梅;带胖孩子做个肝脏B超[N];健康时报;2007年
10 医学教授 李兴广;眼睛干涩 注意补血[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圣;肝脏基质微环境对免疫细胞分化和功能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吴双庆;全植床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后角膜透明性变化及其与基质细胞重构的关系[D];浙江大学;2012年
3 孙浩平;人脐血源间充质干细胞与其基质细胞对体外造血调控作用的比较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4 易路;脂质体转染bFGF-mRNA的AS-ODN对人良性前列腺增生基质细胞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3年
5 吴雄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肝损伤模型小鼠体内向肝细胞分化[D];四川大学;2005年
6 吴志豪;人类肝脏JAK-STAT相互作用网络的构建[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7 董树虹;新型肝脏保存液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8 刘琼明;人类肝脏氧化应激反应和氧化还原调控网络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年
9 王炜;心肌注射骨髓间充质基质细胞后逃逸细胞对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心外脏器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0年
10 冯一梅;高表达SDF-1人脐血源基质细胞经PECAM-1介导调控巨核细胞增殖迁移的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山峰;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干预因素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2 黄勇;参附注射液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3 荆良;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探讨[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4 赵小玲;初生乌骨鸡肝脏差异显示ESTs的筛选及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5 高方美;匹格列酮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6 黄晋熙;毛冬青酸对家兔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及对肝脏的保护作用[D];中南大学;2007年
7 贾红燕;凯时对犬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8 楼俭茹;多层螺旋CT(MSCT)肝脏血管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4年
9 朱少泽;雌二醇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NOS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10 彭旭红;肝硬化的MRI检查及临床病理对照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078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107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