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不同强度静磁场间歇曝磁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9-10 20:23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强度静磁场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和培养大鼠MSCs,取第三代MSCs,分为对照组与0.008T磁场组、0.38T磁场组、0.48T、0.68T磁场组。磁场组以24h为曝磁时间间隔,隔天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细胞增殖动力及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0.008T、0.38T、0.48T,0.68T静磁场间歇曝磁均能明显促进大鼠MSCs增殖活力(p0.05),提高细胞的增殖速度和增殖指数。MSCs经0.008T、0.38T、0.68T静磁场24 h间歇曝磁4 d后,各磁场组细胞(S+G2/M)期细胞比例均有不同程度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一定强度的静磁场间歇曝磁能够有效促进细胞增殖,降低G0/G1期的细胞比例。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intensity static magnetic field on (MSCs) proliferation and cell cycle of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 Methods the third generation of rat MSCs, was isolated and cultured in vitro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0.008T magnetic field group. The 0.38T magnetic field group was divided into 0.48T 0.68T magnetic field group and 0.48T 0.68T magnetic field group. In the magnetic field group, 24 h exposure time interval was used to detect the proliferative activity of each group by CCK-8 method. Flow cytometry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cell proliferation power and cell cycle change in each group. Results the intermittent magnetic field exposure of 0.008 Tc 0.38 Tc 0.48 Tc 0.68 T could significantly promote the proliferative activity of rat MSCs (p0.05). The proliferation rate and proliferation index of MSCs were increased after 24 h intermittent magnetic field exposure of 0.008 TX 0.38 TX 0.68 T for 4 days. The proportion of cells in S G 2 / M phas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all magnetic field groups (p 0.05% P 0.01). Conclusion intermittent magnetic field exposure with certain intensity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cell proliferation and reduce the proportion of cells in G0/G1 phase.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基金】:深圳市科技研发资金基础研究计划项目(JC201005280537A)
【分类号】:R3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小云,薛延,苏湘鄂,刘思金,王芊;磁场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骨强度和骨代谢的影响[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2年06期

2 张小云;张宇;;旋转恒定强磁场对大鼠骨密度及生物力学参数以及破骨细胞影响的体内外实验[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05期

3 王敏;季百苗;宋国丽;张小云;;不同频率旋转强恒磁场对抗肿瘤药物损伤小鼠造血功能恢复效果的差异[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29期

4 田新;唐柳平;肖萍;符仁义;袁天柱;陈宏;;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分离扩增及向成骨与脂肪细胞的分化(英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43期

5 宋国丽;王敏;季百苗;徐燕侠;张小云;;不同频率旋转磁场对放射损伤小鼠的保护及造血作用恢复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晟;;磁场在骨科治疗中的运用及机制研究[J];现代实用医学;2010年07期

2 王丽娟;;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0年S3期

3 周建;陈克明;葛宝丰;程国政;王嘉琪;韦哲;;电磁场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年S2期

4 漆启华;戴闽;;恒定磁场的生物学影响及防护[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7年03期

5 张宇;肖德明;潘晓华;张小云;;恒定磁场对股骨头坏死致病因子的抑制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04期

6 张小云;张宇;;旋转恒定强磁场对大鼠骨密度及生物力学参数以及破骨细胞影响的体内外实验[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05期

7 张小云;丁振华;张宇;凌朝辉;苏湘鄂;李贵平;;磁场治疗对实验动物体内钙分布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21期

8 武晓刚;陈维毅;;骨组织电学特性及其临床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07期

9 张澜;杨璞;;静磁场对牙周组织细胞的生物学影响[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0年01期

10 毕得;张小云;苏湘鄂;张宇;;磁场对糖尿病大鼠血清中铁相关蛋白的影响[J];当代医学(学术版);2008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光笋;陈强;林桂淼;刘健华;王晓梅;张小云;陈思平;;旋转恒定磁场对骨质疏松大鼠血清铁和铁调素的影响[A];广东省生物物理学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颖;细胞与亚细胞层面上对稳恒磁场—抗癌药物联合效应的AFM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胜国;静磁场对成骨细胞功能活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钱静亚;脉冲磁场对枯草芽孢杆菌的灭活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江苏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洪艳;恒强旋转磁场对大鼠股骨干骨折愈合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2 魏兆松;药物加运动对SD雌性大鼠骨的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D];首都体育学院;2009年

3 陈庆仕;人工磁悬浮关节研究中的磁力计算[D];南昌大学;2008年

4 蔡华安;恒旋磁场治疗运动性损伤疼痛症临床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覃建朴;脊椎术中出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不同分离方法的效果比较[D];遵义医学院;2010年

6 程胜国;人工磁悬浮关节中磁力的有限元分析[D];南昌大学;2010年

7 周建;低频电磁场促进骨形成最佳参数筛选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8 邱添;多壁碳纳米管/磷酸钙骨水泥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9 安广洲;长期环境电磁辐射对SRA01/04和Balb/c3T3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机制探讨[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云山,张西正,郭勇;电磁场对骨组织和成骨细胞的作用[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2年04期

2 罗琳,刘文励;骨髓微环境造血调控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2004年02期

3 王晓云;5-氟尿嘧啶的毒副作用与二氢嘧啶脱氢酶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3年03期

4 李国栋;生物磁现象和效应的机制及理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S1期

5 张小云,刘栋,张晓鄂,陈英,张裕恒,胡希伟,毛向雷,王万超,谢雅莉;磁场对细胞生长分裂的影响及其机制的探讨[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89年02期

6 张小云,罗振国,何晓阳,韩庆国,张维德;从分子水平探索旋转恒定磁场对机体作用之机理[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1年03期

7 张小云,薛延,苏湘鄂,刘思金,王芊;磁场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骨强度和骨代谢的影响[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2年06期

8 张小云,张维德,,卢丽;磁场的细胞效应研究[J];基础医学与临床;1994年05期

9 仇丽鸿,汤旭娜,钟鸣,王兆元;静磁场对成骨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J];上海口腔医学;2004年05期

10 苏湘鄂,张小云,龚伟,梅兴国;强恒磁场对红豆杉细胞分裂和紫杉醇含量的影响[J];生命科学研究;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硕;刘小云;柴文文;张永学;;人和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和生物学特性的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年17期

2 李雅娜;孙研;张玲;刘旭;;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的研究[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钟达;廖前德;卢吉平;尹科;周星;严安;翁晓军;;不同体积分数富血小板血浆对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49期

4 程芮;王士雯;曹丰;孟玲;王韫芳;李艳华;李泱;裴雪涛;;5-氮胞苷浓度对体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影响[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5年03期

5 徐格;吴雪晖;许建中;周强;;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CGRP受体存在的研究[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8年02期

6 张绍伟;刘晶;韦纪英;;不同浓度富血小板血浆对体外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09年06期

7 庄淑波;刘毅;陈克明;肖斌;;不同方法分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活性和成脂分化能力的比较[J];中国美容医学;2007年01期

8 吴胜东;葛建军;鲍峰;宫为一;吴宗阳;;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纯化及鉴定[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张全彬;王黎明;徐燕;;重组腺病毒介导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23期

10 廖庆辉;黄震;蔡德鸿;;抗坏血酸、β-甘油磷酸钠和地塞米松联合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的分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昱;宋健;陈锡昌;胡成俊;刘维新;;体外“心肌环境”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研究[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2 冯凯;陈健琳;乌仁娜;徐晨;李欲航;陈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抑制异体T细胞反应的实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血液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3 徐卫;李建勇;朱光荣;费晓明;孟丽娟;周小玉;汪承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的临床研究[A];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4 宫立众;夏顺中;张翼军;张红宾;史曦凯;钟大平;裴莉;张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大小两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比较[A];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5 苏伟;赵劲民;魏凌云;;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培养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A];第六届西部骨科论坛暨贵州省骨科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刘昱;宋健;陈锡昌;胡成俊;刘维新;;5-氮胞苷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化的研究[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7 孙树津;后晓南;龙勉;陶祖莱;;力学环境因素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A];第七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陈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免疫耐受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9 张伟;葛薇;李长虹;韩钦;邓为民;尤胜国;赵春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分化、成熟和功能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10 李艳华;张锐;秦立蓬;赵连旭;王蕴芳;岳文;裴雪涛;;重组腺病毒载体pAd-pdx-1的构建及其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A];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生;低氧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分化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5年

2 张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3 牟大鹏;抑制消减杂交技术筛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前后差异表达基因[D];吉林大学;2007年

4 景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为肾脏系膜细胞样细胞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5 黄定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王勃;诱导骨髓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7 韩立赤;张应力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向分化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周竹娟;转核技术建立可增殖神经细胞系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9 邓全军;端粒酶永生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内外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10 邢小丽;大鼠视网膜匀浆上清液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雅娜;兔BMSCs体外培养及定向诱导为脂肪细胞、成骨细胞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5年

2 陈振强;大鼠骨髓干细胞的培养、诱导分化为骨骼肌治疗骨骼肌缺损的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薛龙;体外诱导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上皮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4 刘宏志;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前体细胞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5 董玉泉;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6 项正兵;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胆碱能神经元样细胞定向分化的实验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7 周雅丽;Survivin基因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8 王佳南;仿生电刺激在离体心肌细胞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中的作用[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9 林晓斌;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肝干细胞的研究[D];汕头大学;2005年

10 李立;绿荧光蛋白转基因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成内皮细胞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355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2355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0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