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TLR联合激活的DC瘤苗的抗肿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22 11:29
【摘要】: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s)是一类主要表达在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巨噬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s,APC)上的跨膜蛋白,其识别病原体来源的产物,如TLR4识别革兰阴性菌的LPS;TLR3识别病毒感染时产生的双链RNA,而TLR9识别原核染色体和DNA病毒中的未甲基化CpG DNA基序等。TLRs在宿主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抵御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说TLRs控制着APC对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激活。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APC,也是唯一能活化初始T细胞(na(?)ve T cell)的APC,在特异性激活初始T细胞、联结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应答中发挥独一无二的作用。DC的成熟在免疫应答中具有重要意义,是激活T细胞、启动免疫应答的必要条件。表达在DC上的TLRs能识别各种不同的微生物或病毒,与相应配体结合后能引起IL-6、IL-12等前炎症因子的分泌、共刺激分子的上调为特征的DC活化。TLRs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分为MyD88依赖途径和MyD88非依赖途径。当前的TLR信号模型学说认为MyD88是TLR2、5、7、8、9转导信号的唯一接头分子,而TLR3依赖TRIF-IRF3介导的途径在识别病原后产生IFN-β。TLR4的信号转导至少通过两条途径,其中,MyD88依赖途径是TLR4介导细胞因子分泌所必需的,而另外一条MyD88非依赖途径是它介导上调表达共刺激分子和MHC分子所必需的。近来研究发现不同TLRs的联合可以产生更为迅速持久的DC活化,并且倾向于诱导Th1型反应,而诱导机体产生抗原特异性的Th1型免疫应答是抗肿瘤免疫和抗感染免疫的关键点之一。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TLRs和调节性T细胞有密切关联,后者能抑制DC成熟、T细胞分化和IL-2分泌,是启动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又一调控点,而在肿瘤部位的调节性T细胞也是肿瘤细胞逃避机体免疫攻击的机制之一。TLR配体介导的信号可以扭转调节性T细胞的抑制作用。因此,本实验以TLR配体(LPS、Poly I:C或CpG-ODN)单独或联合激活DC瘤苗,观察TLRs联合刺激对DC表型、功能等的影响,进而在体内用EG7肿瘤模型研究该种经TLR配体单独或协同刺激的DC瘤苗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其相关免疫学机制。 目的 观察用TLRs联合激活的DC瘤苗对C57BL/6小鼠EG7(用OVA转染的EL4)肿瘤模型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为抗肿瘤治疗新方法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1.在体外用TLR配体单独或联合刺激DC:取6-8周龄C57BL/6小鼠,无菌分离股骨、胫骨,冲洗骨髓。将收集到的骨髓细胞破去红细胞后用DC培养基(mGM-CSF 10ng/ml,mIL-41ng/ml的完全培养基)孵箱培养,在培养的第2天小心弃去非黏附或疏松结合细胞,在培养的第6天用OVA刺激后分别用LPS、PolyI:C、CpG-ODN、LPS+PolyI:C、PolyI:C+CpG-ODN刺激,24h后收集细胞,得DC_(OVA)LPS、DC_(OVA)PolyI:C、DC_(OVA)CpG-ODN、DC_(OVA)(LPS+PolyI:C)、DC_(OVA)(PolyI:C+CpG-ODN),然后检测各组DC表面CD40、CD80、CD86和MHCⅡ类分子(Ia~b)的表达,细胞上清中IL-6、IL-12p70、IL-23、INF-β的分泌水平以及各组DC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的大小。 2.建立EG7肿瘤模型:C57BL/6小鼠品系,每组8只,共设7个组,分别为DC_(OVA)LPS组、DC_(OVA)PolyI:C组、DC_(OVA)CpG-ODN组、DC_(OVA)(LPS+PolyI:C)组、DC_(OVA)(PolyI:C+CpG-ODN)组和DC_(OVA)组,PBS为阴性对照组。各组中小鼠均右大腿外侧皮下接种EG7细胞,1×10~6cells/50μl/只。 3.用OVA作为抗原,观察各组DC瘤苗对EG7肿瘤的抑制作用:在肿瘤接种后第7天,用前面制备的DC瘤苗双侧腹股沟皮下注射(s.c.)治疗各组荷瘤小鼠,1×10~6cells/100μl/只,每侧注射50μl。末次治疗后第7天,随机取各组荷瘤小鼠脾细胞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率并诱导细胞因子和CTL。然后用LDH释放法检测NK、CTL杀伤活性,,用ELISA试剂盒检测Th1/Th2细胞因子并观察记录肿瘤生长情况以及各组小鼠存活期。 4.数据分析:数据用SPSS软件处理,二次方差分析,当P<0.01时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用TLR配体联合激活的DC无论在表型还是功能上都比单一配体刺激的DC具有更高的成熟度(P<0.01):TLRs联合尤其是TLR3和TLR9的联合在活化DC时在细胞因子(如IL-12p70、IL-23、IFN-β、IL-6)的分泌、共刺激分子(如CD40、CD80、CD86分子)和MHCⅡ类分子的表达以及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的增殖等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 2.在小鼠EG7肿瘤模型中,用TLRs联合激活的DC瘤苗进行腹股沟皮下注射治疗,显著抑制了肿瘤的生长,且存活时间明显延长:用TLR配体联合激活的DC瘤苗治疗后的DC_(OVA)(LPS+PolyI:C)组和DC_(OVA)(PolyI:C+CpG-ODN)组荷瘤小鼠的肿瘤显著小于单独刺激治疗组或DC_(OVA)组或PBS对照组(与单独刺激治疗组或DC_(OVA)组或PBS对照组比较,P<0.01),而存活期显著长于单独刺激治疗组或DC_(OVA)组或PBS对照组(与单独刺激治疗组或DC_(OVA)组或PBS对照组比较,P<0.01),且存活率显著提高。 3.用TLRs联合激活的DC瘤苗的治疗增强了荷瘤小鼠脾细胞的NK和CTL杀伤活性:TLR配体联合激活的DC_(OVA)(LPS+PolyI:C)组和DC_(OVA)(PolyI:C+CpG-ODN)组来源的小鼠NK细胞和CTL杀伤活性与用TLR配体单独激活的DC瘤苗治疗组相比显著增高(P<0.01)。 4.用TLR3、4、9激活尤其是联合激活的DC瘤苗能诱导荷瘤小鼠产生更多的Th1型细胞因子(IL-2)的分泌:DC_(OVA)LPS组、DC_(OVA)PolyI:C组、DC_(OVA)CpG-ODN组、DC_(OVA)(LPS+PolyI:C)组、DC_(OVA)(PolyI:C+CpG-ODN)组,DC_(OVA)组上清中Th1型细胞因子IL-2的分泌量显著高于PBS对照组(P<0.01),而联合刺激组DC_(OVA)(LPS+PolyI:C)组和DC_(OVA)(PolyI:C+CpG-ODN)组Th1型细胞因子IL-2的分泌量显著高于DC_(OVA)LPS组或DC_(OVA)PolyI:C组或DC_(OVA)CpG-ODN组或DC_(OVA)组(与单独刺激组或DC_(OVA)组比较,P<0.01)。 5.用TLR3、4、9激活尤其是联合激活的DC瘤苗能减少荷瘤小鼠脾细胞中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率。 结论 1.TLR配体联合激活的DC无论在表型还是功能上都具有更高的成熟度,且能分泌更多的IL-12、IL-23等细胞因子。 2.TLR配体联合激活的DC瘤苗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并延长小鼠生存期,其可能的机制与增强荷瘤小鼠NK和CTL杀伤活性,并加强Th1型细胞因子分泌以及减少荷瘤小鼠脾细胞中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率有关。 3.TLR配体联合激活的DC瘤苗可望为开辟新型的基于DC的肿瘤疫苗提供了新的思路。
【图文】:
TLR配体刺激后DC流式表型分析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我们在培养第6天将非成熟DC用OVA冲击并分别同LPS、PolyLc、CpG一ODN、(Lps+polyl:C)和(polyl:C+CPG一ODN)共培养,24h后将收集DC以细胞流式仪检测DC表面分子的表达情况。如图1所示,结果显示用TLR配体刺激后能显著促进DC成熟(与DCo琳组相比,尸均<0.01),DC表面的enso、en86、en4o和Iab分子均明显上调。而经LPs和Po一yl:C、Polyl:C和CpG一ODN联合激活的DC具有更高的表型成熟度(同单独刺激组及DCovA组相比,P<0.01)。洲区一峨气;凡D一阮1!凡C一.小.韵,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392;R73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莉;宋文刚;;树突状细胞Toll样受体介导的免疫逃逸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年20期

2 刘丽燕;倪秀雄;;TLRs/MyD88信号转导通路与树突状细胞的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09年10期

3 董萍;王卫平;杨毅;;视黄酸对肠道树突状细胞成熟分化及其功能的影响[J];营养学报;2008年01期

4 叶燕;夏大静;;Toll样受体与树突状细胞介导的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J];细胞生物学杂志;2007年05期

5 孔评石;夏惠;;树突状细胞在疟疾红内期免疫应答中功能的研究进展[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褚万立;;Toll样受体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J];医学综述;2006年15期

7 李正红;单立冬;龚珊;蒋星红;;Mu受体在小鼠树突状细胞中的诱导表达[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1期

8 赵翠娟;王承党;;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相关的免疫机制[J];医学综述;2008年22期

9 余克强;罗仁;;青藤碱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TLR2和TLR4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年03期

10 戴其锋;付琳琳;刘宜升;杜文平;郑葵阳;汤仁仙;郭倩倩;范宝峰;张嫒嫒;;华支睾吸虫成虫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诱导免疫应答的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咏明;;提高对调节性树突状细胞在脓毒症免疫效应中意义的认识[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张素真;张德纯;;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免疫学机理[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钱莉;钱程;陈永坚;曹雪涛;;可溶性CD40L诱导调节性树突状细胞高分泌IP-10的信号转导机制研究[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许熊飞;郭振红;夏圣;钱程;易海;姚雨石;曹雪涛;;高表达FasL的调节性树突状细胞通过FasL/Fas作用相关机制诱导活化型CD4 T细胞凋亡[A];第六届全国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5 袁利亚;陈国安;戎吉平;高琳淋;;多种细胞因子联合诱导白血病细胞生成树突状细胞[A];第10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钱程;江晓东;安华章;于益芝;郭振红;刘书逊;徐红梅;曹雪涛;;新型调节性树突状细胞高分泌IL-10的信号传导机制及相关功能研究[A];第九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吕跃;耿其荣;;自体白血病树突状细胞疫苗输注安全性和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作用研究[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叶燕;张建宾;郑云;周智东;夏大静;;TLR联合激活的DC瘤苗的抗肿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A];浙江省免疫学会第六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陈成;朱一蓓;;B7-H3分子上调性表达在CD40活化的树突状细胞介导抗肿瘤免疫应答中的作用[A];苏州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汇编(2008-2009)[C];2010年

10 黎皓;陈雪华;柯山;刘炳亚;叶正宝;朱正纲;;“逆抗原”策略增强树突状细胞递呈MAGE-3诱导抗胃癌免疫应答的研究[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慢性HBV感染使树突状细胞功能受损[N];中国医药报;2006年

2 吴一福;细胞因子与病理性瘢痕形成密切相关[N];中国医药报;2005年

3 杨淑娟;美研究出新型丙型肝炎疫苗[N];中国医药报;2006年

4 赵喜明;儿童癫痫病因新解[N];中国医药报;2004年

5 杨慎峭 刘旭光 余曙光;艾灸治疗关节炎机制与细胞因子有关[N];中国医药报;2005年

6 许沈华;肿瘤基因疫苗已见端倪[N];家庭医生报;2007年

7 新言;中医证的本质是细胞因子吗?[N];科技日报;2005年

8 曹阳;痰热清注射液有效抑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细胞因子[N];健康报;2007年

9 陈金伟;精浆中多种因子在CP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6年

10 科文;中科大肝脏天然免疫研究获新成果[N];中国医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述雄;IL-15和树突状细胞诱导CD4~+CD25~+调节性T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2 夏圣;肝脏基质微环境对免疫细胞分化和功能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张弘超;树突状细胞联合多烯紫杉醇对肝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4 陶月红;维生素A对树突状细胞的调节及其在粘膜免疫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6年

5 仲凯励;凋亡细胞对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1年

6 袁亚杰;维生素A对肠道树突状细胞的影响与粘膜抗感染免疫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郭振红;凋亡信号和免疫微环境对树突状细胞的免疫调控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8 郭大伟;树突状细胞在肝癌免疫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9 雷明盛;茶氨酸刺激树突状细胞调节T淋巴细胞抑制肺腺癌细胞生长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方美云;体外诱导淋巴瘤、白血病细胞株向DC分化的实验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燕;TLR联合激活的DC瘤苗的抗肿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2 冯涛;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和分化的树突状细胞对CpG ODN的不同反应性及相关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翁跃颂;血管活性肠肽对树突状细胞趋化活性及细胞因子分泌的调节作用[D];浙江大学;2006年

4 张江全;人类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清对内皮(逆)穿越模型中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05年

5 沈娟;α-黑素细胞刺激素在实验性心脏移植中的作用及其机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6 武静静;自然调节性T细胞通过修饰前炎症应答介导脑型疟疾的发生[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7 顾春瑜;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的体外培养及生物免疫学功能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8 周智东;射频电磁场对人树突状细胞的表型和功能影响的体外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裘辉;严重创伤对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诱导T细胞应答能力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10 赵基深;蛋氨酸脑啡肽作为共刺激因子对树突状细胞体外培养及抗肿瘤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175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5175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7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