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人LC3B-β的鉴定及其对LC3B-α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发布时间:2019-10-11 22:06
【摘要】:大鼠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经过一系列翻译后修饰,最后定位到自噬体膜上,目前已经作为自噬体的分子标记广泛应用于自噬过程和与之相关的许多生理,病理过程的研究中。我们以前报道了3个人LC3家族的新成员,LC3A,LC3B和LC3C。LC3A和LC3C与酵母Atg8和大鼠LC3相类似,经历了一系列的翻译后修饰,包括羧基末端的切割;但LC3B羧基末端不被切割,产生了一种不同于大鼠LC3的依赖于羧基末端未被切割的赖氨酸(Lys122)的新的翻译后修饰方式。最近日本学者报道人LC3B的羧基末端也能被切割,并进一步在Gly120产生修饰,与大鼠LC3类似。 为了阐述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证明人LC3B由于可变剪接产生了两种亚型,LC3B-α和LC3B-β,分别具有或缺失Arg70。LC3B-α和LC3B-β在人的多种组织中都广泛表达。LC3B-α发生了典型的羧基末端切割反应,而且定位到自噬体膜上;LC3B-β不能。当LC3B-α的Gly120突变时,其羧基末端不能切割,此时LC3B-α的电泳行为与LC3B-β相同,且都受Lys122/121的影响。通过质谱分析,我们发现尽管LC3B-β和LC3B-β-K121A在电泳上表现为相差2KD,但它们的分子量几乎相同,也就是说LC3B-β上没有发生修饰。我们还对LC3B-α和LC3B-β的结构进行同源模拟,结果表明LC3B-α和LC3B-β的羧基末端具有不同的结构:LC3B-α的羧基末端游离于其蛋白主体之外,不停的运动;而LC3B-β的羧基末端与其蛋白主体紧密结合在一起,是固定不动的,,进一步从结构水平上解释了为什么LC3B-α和LC3B-β的羧基末端具有不同的切割反应。GST pull-down实验证明ATG4B与LC3B-α和LC3B-β都能相互作用,而且ATG4B能在体外切割LC3B-α的羧基末端。将LC3B-α和LC3B-β同时转染细胞,发现LC3B-β能抑制LC3B-α羧基末端的切割,并影响LC3B-α的修饰和自噬体膜定位,提示LC3B-β在体内可能具有负调节自噬体形成的功能。 此外,本文还对本实验室以前克隆的大鼠LC3A和LC3B的翻译后修饰方式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大鼠LC3A和LC3B经过了与大鼠LC3相同的翻译后羧基末端切割和修饰反应,并且都能定位到自噬体膜上。而且羧基末端保守的甘氨酸 (Gly120)是大鼠LC3A和LC3B翻译后羧基末端切割和修饰,以及自噬体膜定位所必须的。因此我们认为大鼠LC3A和LC3B能作为新的自噬体分子标记,广泛应用于对自噬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生理和病理过程的研究之中。
【图文】:

氨基酸序列,精氨酸,残基,可变剪接


复旦大学博士论文第一章人LC3B一p的鉴定及其对LC3B一a的负反馈调节机制R68An一noncidsMl167Pr心·砚、tR秘AS’一AUG-一AUU一APos且t一onoth几一月”a艺一el一rI685.993j一guaaU-一aaUag-卜一.Intron4一祠38885R69R7O人一AGG一CGC一V125一GUG一UA八3994.029R68Anlinoae鑫dsI,re·n一RNA5‘·AUG一“一AUU一AG·guaau-,二aauag·A一AG‘卜一一一Intron4‘一月R69V124一CGC一、·GUG。UAA一:PO,.11。一、合一hu.”“n‘hrl635.99338885,994032图1.人LC3B基因第4个内含子的3’末端发生可变剪接.(A)LC3B一a剪接形式具有3个连续的精氨酸残基R68,R69,和R70.(B)LC3B一p剪接形式只有两个连续的精氨酸残基,相对应于其氨基酸序列,编号为R68,R69,缺少R70.L哪Ba

组织表达谱,文库,种相,产物


图3.艺乙朋、和乙之议了问钓组织表达谱.(A)乙‘召刀艰不}以艺J刀节在18种人组织cDNA和2种人gtlo门1cONA(以“*”标记)文库中的表达情况.(B)乙£万口渭在18种人组织种相对于乙乙扮公的表达卜度(LC3B一p/LC3B一a).接着我们以人肝gtlo/11eD、A文库为模板扩增LCB戍尺产物直接测序,结果证实产物是LC3B一a和LC3B一日的编码区(O尺F),将的混合物(图4)。.﨑CAT仁C几G,.宁人C.C^‘T七Te甲.C6G决CAG.臼GLc,B‘几血GA下AA,T几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R3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全;王建军;潘永成;孟利峰;詹曦;郑庆丰;;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MAPLC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癌症;2008年01期

2 戴宝娣;曹颖瑛;徐勇刚;高平挥;王彦;姜远英;;致病真菌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11期

3 杨坤;张健;蒋华良;朱维良;王希诚;;钙调蛋白构象变化路径[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4 许伟;蔡萍;严明;许琳;欧阳平凯;;Thermus thermophilus木糖异构酶与木糖醇的分子对接及模型分析[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7年05期

5 赵军;李雪芹;修志龙;;PEG在线定点修饰水蛭素及其修饰位点的理论预测与分析[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9年07期

6 王嵩;赵熹;郑清川;黄旭日;孙家锺;;Exendin-4中13号残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9年08期

7 吕明;赵熹;申兴桂;高雪峰;;肽β聚集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0年08期

8 姚陈果;王剑飞;李成祥;米彦;孙才新;;ns脉冲电场诱导细胞脂双层膜电穿孔的仿真分析[J];高电压技术;2010年02期

9 ;Study of Imidazolium Ionic Liquids:Temperature-dependent Fluorescence and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J];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2011年04期

10 ;Activation of β_2-Adrenergic Receptor Induced by Three Catecholamine Agonists:a Docking and Molecular Dynamics Study[J];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Molecular Linear Motor in Water Driven by Non-uniform Electric Field[A];第十二届现代数学和力学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 王存新;焦雄;陈慰祖;李春华;;基于能量的氨基酸加权网络的构建及其应用[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小妹;几种药物与药物载体生物功能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陈冬;帕金森病相关蛋白Parkin对自噬调节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张琼;CuAAC点击反应在合成有机功能材料中的应用及其理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4 孙浩;糖原合成酶激酶-3β结构与功能的动力学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扈国栋;几个生物体系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和自由能计算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东雷;调整自噬表达对食管癌EC9706细胞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刘鹏;若干环境污染物富集、检测和转化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延辉;两亲分子自组装体系及其耐盐机理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亓文鹏;DNA复合及拉伸过程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肖飞;磷酸化调控蛋白质构象变化的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芝兰;2-ME对食管癌EC9706细胞系增殖、凋亡及cyclin B1和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0年

2 王玉侠;Beclin-1基因和蛋白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表达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3 苏方;氧糖剥夺/再灌注神经元中的自噬激活及其在细胞死亡中的作用[D];浙江大学;2011年

4 赵轩一;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MAP1LC3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吉林大学;2011年

5 郭舒涵;ADDLs体外诱导SH-SY5Y细胞自噬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赵永军;抗阻、有氧运动对自然衰老小鼠骨骼肌Sarcopenia关联的自噬系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昆;基于Gay-Berne势和电多极势的粗粒化模型对有机分子体系的动力学模拟[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红寅;疏水性电荷诱导层析分离抗体的分子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王遥;以HIV-1整合酶与gp41为靶点的药物设计[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10 李丹;HIV-1蛋白酶与抑制剂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476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5476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a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