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药物和化学试剂对致病酵母细胞表面疏水性和粘附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4-06 10:38
【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某些药物和化学试剂(药剂)对白念球菌(白念)和新生隐球菌的细胞表面疏水性(CSH)的影响,以及CSH与二酵母粘附上皮细胞(培养单层Vero细胞)的关系。以探讨医源性因素(药物等)如何影响致病酵母由寄居转变成致病的过程及其机理,现概括如下。 1、用微生物粘附碳氢化合物法(MATH)和~(?)H掺标放射计数法(RC)分别建立了测定二酵母CSH%及其粘附率的方法。并确定了10~(?)孢子/ml悬液浓度作为测CSH和粘附率的最适酵母浓度。 2、用具有代表性的二十种药剂短时及低浓度作用于白念后,以观察白念的CSH和粘附率变化的关系。结果显示,,抗真菌剂二性霉素B(AmB)和氟康唑(FCZ)均致白念粘附率降低,却致CSH降低(AmB)和升高(FCZ),并伴有随CSH变化的菌壁表层特征性超微形态的可逆改变。氨苄青霉素(AMP)和雌二醇(ESD)对白念粘附无影响。但可致白念发生类似AmB和FCZ所致的CSH变化和相应壁表层形态改变。此外,引起较高CSH变化的化学试剂凝血素(LC)、PHA、岩藻糖(FC)、β—疏基乙醇(β—ME)及胰酶(TP)等却致白念粘附率降低。这些资料提示,药物和化学剂引起白念CSH变化,并不影响白念与上皮细胞的粘附,CSH与粘附不相关(r=-0.0395),白念CSH交化伴有胞壁表层的可逆性改变。 3、用同样药剂和方法,来观察新生隐球菌的CSH和粘附率变化。结果显示,二种抗真菌剂AmB和FCZ也均使新生隐球菌表现类似白念的相应CSH和粘附率的变化及其随CSH变化的形态改变。AMP却致新生隐球菌的CSH和粘附变化与白念的相应变化不一致,这说明AMP使不同酵母的CSH呈双相改变。ESD致新生隐球菌CSH和粘附的变化与白念相应变化一致,与上述观察同时出现的荚膜丢失,也说明新生隐球菌的荚膜与其CSH和粘附无关。化学试剂PHA、ConA、FC、β—ME及TP均致新生隐球菌的CSH和粘附率降低,而L(?)增加新生隐球菌的粘附。可见,同一药剂作用不同酵母会产生不一致的CSH和粘附的改变,并且荚膜对CSH、粘附及胞壁形态改变不起决定作用。新生隐球菌的CSH与其粘附性不相关(r=-0.0899)。 总之,某些药剂体外作用白念和新生隐球菌可出现不均一性的CSH和粘附性的改变,二酵母CSH对其粘附的影响呈多样性。提示某些药物应用后虽可改变致病酵母的CSH,但并非是引起其粘附性增加的主要或唯一机理。
【图文】:

孔板,单层


%孔板徽t培养5天的传代

孔板


%孔板徽呈培养3天的传代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1994
【分类号】:R379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元杰;温海;徐红;黄欣;赵瑾;;新生隐球菌与角质形成细胞的体外相互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龙敏;曹虹;黄胜和;;艾滋病机会感染——新生隐球菌脑炎发病机制研究[A];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防治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郭秀军;廖万清;任大明;王荫榆;兰和魁;霍克克;;新生隐球菌整合型质粒pTUG418的构建[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4 桑红;邓德权;孔庆涛;王雪连;王高峰;吕桂霞;刘维达;;新生隐球菌致头皮和颅骨损害国内首例报道1例[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潘炜华;;国内新生隐球菌临床株分子流行病学及药敏研究[A];2010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朱元杰;温海;徐红;黄欣;赵瑾;;新生隐球菌与角质形成细胞的体外相互作用[A];2006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潘炜华;;非新生隐球菌引起的酵母感染性脑膜炎[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邹先彪;廖万清;温海;吴建华;仇芸;;新生隐球菌基因组DNA不同油提方法的比较[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9 滕敏昌;;兔脑—沙保培养基的研究[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陈江汉;;多巴产黑培养基在快速鉴定新生隐球菌中的作用[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小龙;新生隐球菌自我保护机制揭开[N];科技日报;2009年

2 艳红;养鸽谨防脑膜炎[N];中国妇女报;2003年

3 艳红;养鸽谨防脑膜炎[N];保健时报;2003年

4 ;伊曲康唑与两性霉素B抗新生隐球菌临床分离株的实验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何佳颐;养鸽子当心患上脑膜炎[N];健康时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何佳颐;养鸽子注意啥?[N];健康时报;2003年

7 廖万清;廖万清:真菌“密码”破解者[N];解放军报;2009年

8 郭树红;二医大找到真菌病诊治新途径[N];中国医药报;2001年

9 通讯员 严志明;隐球菌脑膜炎治愈率100%[N];文汇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孟庆普 通讯员 严志明;让隐球菌性脑膜炎病人远离死神[N];健康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幼红;药物和化学试剂对致病酵母细胞表面疏水性和粘附性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4年

2 陈裕充;巨噬细胞对新生隐球菌活力和基因表达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3 潘炜华;新生隐球菌分子重组操作系统的建立及其荚膜相关基因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0年

4 邹先彪;新生隐球菌分子生物学分类方法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5 郭秀军;新生隐球菌荚膜相关基因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6 汪晓军;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新生隐球菌侵袭血管内皮细胞相关蛋白质及其表达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7 赵志宇;新生隐球菌荚膜相关基因CAP10调控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8 王溪涛;新生隐球菌穿越血脑屏障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机制及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9 姚智荣;隐球菌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10 柏涌海;氯喹抗新生隐球菌作用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庆涛;氧含量对新生隐球菌形态学及毒力因子影响的初步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2 傅美芹;荚膜透明质酸在新生隐球菌跨肺泡—毛细血管屏障过程中的作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3 贾红玲;新生隐球菌生物膜外分泌蛋白初步分析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4 曹瑞华;新生隐球菌胞外磷脂酶检测及其抑制剂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5 黄晨;通过RT-PCR检测rRNA判定新生隐球菌活力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6 陈裕充;热休克反应在新生隐球菌致病中的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1年

7 桑红;新生隐球菌产黑素野生株与白化突变株酚氧化酶结构基因(CNLAC1)的比较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0年

8 赵卓;新生隐球菌ISC10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9 曹艳云;不同新生隐球菌菌株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初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10 涂宏钢;应用RNA干扰技术对新生隐球菌CNLAC1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164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6164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4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