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向孤束核的定位投射

发布时间:2020-04-09 19:43
【摘要】:孤束核是胸腹腔脏器内脏信息传导通路的初级传入中枢。近年来,生理学和形态学的研究证实:内脏的伤害性信息可通过迷走神经传导至孤束核,同时孤束核也接受延髓和脊髓背角神经元的投射,其中包括躯体性或内脏性的感觉信息。此外,孤束核还是刺激迷走神经所产生的抗伤害性作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是下行抑制系统中的重要核团之一,在内源性镇痛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与多种自主神经活动有密切关系。已有研究表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与孤束核之间存在直接的纤维联系,但是尚缺乏系统的形态学研究资料。因此,本文采用荧光金逆行追踪技术以及PHA-L和WGA-HRP顺行追踪方法对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向孤束核的投射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同时应用FOS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荧光金逆行追踪技术对这一投射通路的可能意义进行了探索。此外,本研究还对延髓和脊髓内SP受体阳性神经元向孤束核的投射进行了研究。 1.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向孤束核的定位投射 本研究采用荧光金、WGA-HRP、PHA-L等逆行或顺行追踪技术较系统地观察了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向孤束核的投射。将荧光金分别注入到孤束核的尾段、中段和吻段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内逆行标记神经元的分布有如下特点:(1)在冠状切面上,荧光金逆行标记细胞群集存在,于尾吻方向上呈柱状分布,且从尾侧到吻侧标记细胞逐渐减少。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各区域中,以腹外侧区内的标记细胞数量最多、背外侧区次之、背内侧区最少。内侧区和吻段背外侧区无标记细胞。(2)三个实验组中,中尾段孤束核注射组的标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1998
【分类号】:R3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良为;晋光荣;饶志仁;施际武;;大鼠胃肠道伤害性刺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c-fos表达[J];神经解剖学杂志;1993年02期

2 管振龙,张文斌,李继硕;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缝背核、中缝大核和巨细胞网状核α部向孤束核的定位投射[J];神经解剖学杂志;1997年04期

3 李云庆,,曾水林,饶志仁,施际武;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向中缝大核和巨细胞网状核α部的儿茶酚胺能投射[J];神经解剖学杂志;1994年02期

4 李云庆,施际武;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中缝大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通路的电镜研究[J];神经解剖学杂志;1994年03期



本文编号:26211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6211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e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