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低聚半乳糖对肠道益生菌作用机理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7 09:15

  本文关键词:低聚半乳糖对肠道益生菌作用机理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益生菌作为一种活性微生物,凭借其对人体肠道菌群平衡的调节作用,如建立厌氧微环境、分泌抑菌产物、合成对宿主机体有重要作用的营养物等,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低聚半乳糖是一种食疗效果好、安全性高和认可度广泛的功能性低聚糖,其优越的生物活性,如有利于双歧杆菌增值、低龋齿性、调节脂质代谢和预防便秘等,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低聚半乳糖和益生菌对人体均有益处,但低聚半乳糖对益生菌的作用机理却知之甚少。因此,本研究以植物乳杆菌和双歧杆菌作为肠道益生菌代表,以低聚半乳糖、乳糖、半乳糖和葡萄糖为碳源,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致病菌代表,探究低聚半乳糖对肠道益生菌的作用机理,以及肠道益生菌对致病菌的抑制成分。获得的结果如下:1.肠道益生菌利用低聚半乳糖通过运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发酵前后发酵液中碳源进行检测,来确定肠道益生菌能否利用低聚半乳糖为碳源进行生长。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结果表明,发酵前后发酵液中的碳源发生了改变,由种类较少的多糖分解成种类较多的单糖和二糖,因此肠道益生菌可以利用低聚半乳糖。2.低聚半乳糖对肠道益生菌生长状况的影响通过对肠道益生菌生长曲线的测定,以及细胞形态和完整性的观察,确定低聚半乳糖对肠道益生菌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肠道益生菌利用低聚半乳糖后对细胞的完整性与利用葡萄糖无异,而生长状态较葡萄糖好,因此低聚半乳糖有助于肠道益生菌的生长增殖。3.肠道益生菌抑菌成分的分析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苯酚-硫酸法和牛津杯法的应用,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实验致病菌,对肠道益生菌分泌的抑菌成分进行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结果表明,肠道益生菌分泌的抑菌成分中含有乳酸、乙酸和丁酸等短链脂肪酸;苯酚-硫酸法检测结果表明,肠道益生菌分泌的抑菌成分中含有胞外多糖;牛津杯法检测结果表明,肠道益生菌分泌的抑菌成分中含有H202和细菌素等抑菌蛋白。4.低聚半乳糖对肠道益生菌合成抑菌成分的影响通过对照实验以及高效液相色谱仪、苯酚-硫酸法和牛津杯法的应用,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实验致病菌,探究低聚半乳糖对肠道益生菌分泌的抑菌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聚半乳糖可以使肠道益生菌产生更多的乳酸和短链脂肪酸、胞外多糖和抑菌蛋白。通过以上实验结果,初步推断低聚半乳糖对肠道益生菌的作用机理是:低聚半乳糖使肠道益生菌大量增殖,形成数量优势,然后促进分泌更多的短链脂肪酸,形成酸性环境,抑制致病菌的正常生长,产生更多的胞外多糖粘附致病菌,同时产生抑菌蛋白导致致病菌死亡。
【关键词】:低聚半乳糖 肠道益生菌 肠道致病菌 抑菌成分
【学位授予单位】:齐鲁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371
【目录】:
  • 摘要9-11
  • ABSTRACT11-13
  • 第1章 绪论13-25
  • 1.1 低聚半乳糖的简介13-17
  • 1.1.1 低聚半乳糖定义13-14
  • 1.1.2 GOS的作用14-15
  • 1.1.3 GOS的研究现状15-16
  • 1.1.4 GOS的应用16-17
  • 1.2 肠道益生菌简介17-22
  • 1.2.1 益生菌的定义17-19
  • 1.2.2 益生菌的作用19-21
  • 1.2.3 益生菌的研究现状21-22
  • 1.3 立题背景与研究内容22-25
  • 1.3.1 立题背景22-23
  • 1.3.2 研究内容23-25
  • 第2章 GOS对肠道益生菌生长状况的影响25-35
  • 2.1 实验材料25-26
  • 2.1.1 实验菌种25
  • 2.1.2 实验原料25
  • 2.1.3 试剂与药品25-26
  • 2.1.4 仪器与设备26
  • 2.2 实验方法26-28
  • 2.2.1 菌种的活化与分离纯化26
  • 2.2.2 益生菌对GOS的利用26-27
  • 2.2.3 益生菌生长曲线的测定27
  • 2.2.4 益生菌发酵液电导率的测定27
  • 2.2.5 益生菌细胞结构的观察27-28
  • 2.3 结果与讨论28-32
  • 2.3.1 益生菌对GOS的利用28-29
  • 2.3.2 GOS对益生菌生长的影响29-30
  • 2.3.3 GOS对益生菌发酵液电导率的影响30-31
  • 2.3.4 GOS对肠道益生菌细胞结构的影响31-32
  • 2.4 本章小结32-35
  • 第3章 益生菌对致病菌的作用35-43
  • 3.1 实验材料35-36
  • 3.1.1 实验菌种35
  • 3.1.2 实验原料35
  • 3.1.3 试剂与药品35-36
  • 3.1.4 仪器与设备36
  • 3.2 实验方法36-38
  • 3.2.1 菌种的活化与分离培养36-37
  • 3.2.2 益生菌和致病菌的共培养37
  • 3.2.3 益生菌的产代谢物对致病菌的作用37
  • 3.2.4 肠道益生菌对致病菌的作用37-38
  • 3.3 结果与讨论38-42
  • 3.3.1 肠道益生菌与致病菌共培养结果38-39
  • 3.3.2 肠道益生菌代谢产物对致病菌的作用结果39-40
  • 3.3.3 肠道益生菌对致病菌的作用结果40-42
  • 3.4 本章小结42-43
  • 第4章 益生菌代谢产物抑菌成分的分析43-57
  • 4.1 实验材料43-44
  • 4.1.1 实验菌种43
  • 4.1.2 实验原料43
  • 4.1.3 试剂与药品43-44
  • 4.1.4 仪器与设备44
  • 4.2 实验方法44-47
  • 4.2.1 发酵液pH值的测定44
  • 4.2.2 短链脂肪酸的测定44-45
  • 4.2.3 胞外多糖的测定45-46
  • 4.2.4 细菌素及其他抑菌成分的检测46-47
  • 4.3 结果与讨论47-55
  • 4.3.1 发酵液pH值的检测结果47-48
  • 4.3.2 代谢产物中短链脂肪酸的测定结果48-49
  • 4.3.3 代谢产物中EPS的测定结果49-50
  • 4.3.4 代谢产物中细菌素及其他抑菌成分的检测结果50-55
  • 4.4 本章小结55-57
  • 第5章 GOS对肠道益生菌代谢产物的影响57-72
  • 5.1 实验材料57-58
  • 5.1.1 实验菌种57
  • 5.1.2 实验原料57
  • 5.1.3 试剂与药品57-58
  • 5.1.4 仪器与设备58
  • 5.2 实验方法58-61
  • 5.2.1 发酵液pH值的测定58
  • 5.2.2 发酵液短链脂肪酸的测定58-59
  • 5.2.3 益生菌EPS的测定59-60
  • 5.2.4 发酵液中细菌素的测定60-61
  • 5.3 结果与讨论61-70
  • 5.3.1 发酵液pH值的测定结果61-63
  • 5.3.2 短链脂肪酸的测定结果63-67
  • 5.3.3 胞外多糖的测定结果67-68
  • 5.3.4 细菌素的测定结果68-70
  • 5.4 本章小结70-72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72-76
  • 6.1 总结72-73
  • 6.2 展望73-76
  • 参考文献76-84
  • 致谢84-86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8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郭小华;赵志丹;;饲用益生芽孢杆菌的应用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0年02期

2 王占武,张 ;双歧杆菌与人体健康[J];中国乳品工业;1996年01期

3 陈倩;李伟欣;程静;石爱民;唐迎龙;李平兰;;双歧杆菌22-5胞外多糖理化特性研究[J];食品科学;2008年03期

4 许牡丹,檀志芬;低聚半乳糖的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3年06期

5 陈晋安,刘蓉,郑忠辉,苏文金;菊芋低聚果糖促进双歧杆菌生长的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6 刘丽英,张日俊;乳酸菌类微生态制剂及其微胶囊化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杂志;2004年04期


  本文关键词:低聚半乳糖对肠道益生菌作用机理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01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701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f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