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具有许 多免疫系统以外的重要作用。心脏已被证实是IL-2的靶器官之一。由于动物 种类、取材部位、药物浓度及起搏频率等的不同,有关IL-2心脏作用的报道 不尽一致。临床应用IL-2抗肿瘤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心脏毒性作用, 如心律失常、心力梗塞、心肌病和心肌炎等。另一方面,在心脏损伤的病理 生理过程中,如心肌缺血后再灌,大量淋巴细胞侵入激活,在局部产生高浓 度的细胞因子包括IL-2,被认为与缺血再灌后的心律失常、心肌收缩力下降 和心肌坏死有关。鉴于IL-2和心脏的密切关系,我们在大鼠乳头肌标本上, 探索了生理浓度及用作治疗的高浓度的IL-2对心肌电特性和收缩特性的影 响。 实验分组及过程 实验共分四大组: A组(动作电位组):n=10,标本平衡1小时后,将微电极插入细胞内,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再稳定30分,记录动作电位,作为空白对照。然后从低浓度开始,每隔10 分钟累计加入IL-2,浓度依次为 0.5、2.5、10、50和 200u/ml,然后用正常台 氏液洗脱。每个浓度IL-2作用10分钟及最后洗脱后记录动作电位。 B组(被动电特性组):n=7,标本平衡 1,J’时后,测定各点跨吸紧张电 位,通过公式计算空间常数(入)、时间常数(,)和细胞内阻m小 作为 正常对照。然后在灌流液中加入50u/mllLZ,作用10分钟后,用同法再测井 计算出上述各值。 C组(乳头肌收缩力组):标本平衡 1小时后,作以下处理:C;组(IL-2 组);CZ组(热失活 IL2组);Q组(IL-2+L-NAME组)。各组累计加药方法 同A组。Q组在加入1卜2前,光加卜***E门0‘U加1)预处现10分钟。每 次川夕i)丙1()分例。及江M说1()分划儿作记录n D组(张力-频率关系组):标本平衡1小时后,升始记证丛洲Ph率(().3H。) 时的乳头肌收缩张力。然后停止刺激120秒,再重新给予刺激,同时记录间 歇后乳头肌收缩变化。随后每隔5分钟,依次改变刺激频率(0.3、0.5、0厂、 1刀、1.3。1.5和 1厂HZ),同时记录张力频率关系,作为正常对照。然后重新 回到0了比,10分针后加入1卜2(200UM),作用10分钟后重复上述步骤, 作前后对照分析。 实验方法:在右心室乳头肌灌流模型_卜,用常规玻璃微电极方法记录心 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采用吸引电极方法测定跨膜紧张电位,按电缆模型公 式计算被动电特性参数;通过张力传感器记录乳头肌收缩力的变化。 实验结果 1.IL-2对离体大鼠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 各浓度的IL-2对乳头肌静息电位(RP)、动作电位幅度(APA)、0 M去 极化最大选度(\、。)均无显著作用。2.工10。50和200U*!浓度的凡-2使 心室乳头肌复极50%和 80%的动作电位时程(APD。。和APD。。)有不同程度 2 浙江大学颅士学位论文 的缩短。和空白对照相比,AP几。分别缩短了6.3%(p<0.05)、12.5%、口5% 和18.8%;(p<()01),APD。;;分别缩短了5.4%(p<()05)、l()SOA用]162N;(p<()()l)。 2.ILZ对乳头肌被动电特性的影响 5口U加1比-2)t8流乳头肌10分钟后,入和、分别增高至对照组的1肋%和 126%(p<0.05),而R;下降至对照组的74%(p<0刀5)。 3.IL-2对乳头肌收缩力的作用 IL-2经70C水浴1小时破坏其活性后,各浓度的IL。2灌流对乳头肌收缩 的发展张力(developed t。。ion,DT),收纲间期(systolic duration)$[ l/2舒张 间期(l/2 diastolic duratioul均无影响(和空白对照相比,p>0.05)。 各浓度的IL2对乳头肌收缩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呈明显的 剂量依赖性。0.5、2.5、10、50和 200u/ml IL-2分别使 DT下降至加药前的 94.8O (与空向对照相比,卜()05)、8j8%、76、3%、693%和525%(和空肉对照 相比,p<001)。无药灌流液洗脱10分针后,*T回升至加药前水平。】司时, Zs、1(人5()和2(川U加11乙毛分别仙收纣川们则巡减个加药沁的”5仇、9()1叽、 朋.0%(卜0、05)和82.1%(p<0.01),洗脱后收缩间期增至加药前水平。各浓 度儿-2对1/2舒张间朋无显著影响。 4.L.NAME对IL.2心肌抑制作用的影响 10-‘mol/L L-NAME fi处理 10分钟)6,乳头)讥收缩未发牛变化。累积加 入0.5、2.5、10u/ml IL-2后,乳头肌收缩也未见明显抑制。当L-2)Jll至50和 2(mU尬1后,*T分别下降至加药前的872%和以)1%(与加药前相比p<0.05 和p<0刀1;与热夫活1卜组相比,p<O刀二)。与1L2组相比,此两浓度1卜2对 乳头肌收缩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P<0.01)。 5.IL-2对大鼠乳头肌张力一频率关系(Force-FrequenCy relatlo4 FFR)的作 用 随村刺激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R33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敏,马虹;间隙连接的重新分布与心律失常[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3年09期
2 邱国松;连接蛋白及细胞间连接通讯的调控[J];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1999年03期
3 黄琼;党瑜华;邱春光;申文祥;;抗心律失常肽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3期
4 汪培华,张立博,齐敬华,汪道文,赵春霞;心力衰竭对血清中抗心律失常肽浓度的影响[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5 姚宏昌;肝性心肌病[J];临床内科杂志;2001年02期
6 王荣;张存泰;阮燕菲;刘念;王琳;;大鼠心肌急性缺氧时缝隙连接蛋白43磷酸化水平的改变及心律失常肽10对其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7年05期
7 倪明科;张存泰;李连东;阮磊;王琳;;蛋白激酶C激动剂致心律失常作用机制的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年08期
8 陈宝平,夏强,沈岳良;庚醇对大鼠右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2001年07期
9 李喜涛;许文灿;;连接蛋白43磷酸化状态与缝隙连接通道功能的关系[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陈宝平,夏强;心肌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在缺血预处理中的作用[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红军;削弱N-钙粘蛋白介导的粘附作用对离体大鼠心脏缝隙连接分布及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邓方;局灶性缺血性脑卒中星形胶质细胞缝隙连接功能的变化及其意义:体外体内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张先荣;一个遗传性白内障家系的基因分析及白内障相关Cx50-缝隙连接通道的调控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陈宝平;心肌保护中电耦联特性的改变及其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贾玉和;人类心脏瓣膜病慢性心房颤动心肌中缝隙连接通道CX43和CX40的重构[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6 黄骥;模拟缺血预处理对原代培养乳鼠窦房结细胞Cx及I_(Cl,swell)表达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7 张劲林;脑利钠肽对新生大鼠缝隙连接蛋白Cx43的调节和对心肌细胞致凋亡作用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8 刘晓宇;Wnt对Connexin43表达及其功能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7年
9 宋明宝;缝隙连接在损伤血管修复中作用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10 章诗伟;乌头碱对培养新生大鼠心室肌细胞Connexin43蛋白磷酸化状态及其胞内[Ca~(2+)]振荡模式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伟科;庚醇预处理、缺血预处理及后处理对线粒体C×43介导的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保护作用的比较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王杏芬;大鼠心室肌缝隙连接蛋白增龄性变化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徐欣华;Cx-43、caspase-3、MMP-2在人粥样硬化冠状动脉内皮中的表达及意义的初步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4 林吉进;急性心肌缺血时连接蛋白43的改变及对心脏电生理特性的影响[D];汕头大学;2001年
5 张欣文;间隙连接蛋白CX43在滋养细胞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6 严继承;植物性雌激素对细胞间隙连接通讯及间隙连接蛋白磷酸化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3年
7 夏晓英;糖尿病心肌病心肌连接蛋白43的表达及中药益母草对心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D];汕头大学;2004年
8 封建立;反义Cx43对不稳定逼尿肌细胞间缝隙连接通讯的抑制作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9 毛红娇;缝隙连接参与缺血后处理和Heptanol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D];浙江大学;2007年
10 黄琼;抗心律失常肽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
2748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748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