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肽释放酶的仿生亲和纯化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Q55
【图文】:
.0计算第3泳道条带分子量30K0,纯度98%。协L进行反相色谱分析,详见步骤22.4.2反相色谱分析,结果见图3一11。其中样品保留时间和标准对照保留时间基本一致,HS2000分析纯度为90%,说二二)))))一一七七七七七七七006一{。。4…{0乃2刊{0习O-nu}亡、0加5加IODO15刃020D0图3一11样品HPLC图谱OEA.FF一Separose洗脱峰2的HPLC图谱(右图),左图为激肤释放酶标准品的HPLC图谱。可石·出二者土峰保留时间均在16.smin左右,和标准品的保留时间基本一致。用HS2000软件进行纯度分析分析显示,DEAE洗脱峰2的HPLC纯度为90%。明所得的样品中除少量杂蛋白外,大部分蛋白成分为激肤释放酶。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阮克和,柯丹如,黄秀旺;Fab′——HRP交联物微量亲和纯化法及其应用——微量EIA测定胰岛素[J];中国免疫学杂志;1988年06期
2 魏波;廖翔;周围;高原;王羽;冉金宝;梁龙;岳俊杰;呼和巴特尔;;串联亲和纯化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J];微生物学报;2012年03期
3 狄文娜;花芳;彭小忠;;串联亲和纯化技术:一种极具潜力的分离、鉴定蛋白复合体的工具[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6年03期
4 洪奇华;陈安国;;串联亲和纯化技术及其应用[J];细胞生物学杂志;2006年05期
5 张德胜,曹蕙婷,纽经义,张祖传;单抗在人铁蛋白免疫亲和纯化中的应用[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1996年02期
6 郭龙华;王建;杨晓明;贺福初;;串联亲和纯化技术在哺乳动物体系中的应用[J];生命的化学;2006年02期
7 王丰青;吴为人;陈新建;李娟;周艳;张重义;;串联亲和纯化技术及其在植物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应用[J];生命科学;2013年06期
8 雷方;李承龙;张新;周爽;王丹;吴永宁;;免疫磁珠亲和纯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检测小麦中多种真菌毒素[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6年03期
9 魏衍全;孙世琪;孙德惠;郭慧琛;;串联亲和纯化中应用不同标签组合的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科学;2012年09期
10 吴为;李琴山;宋伟;缪时英;王琳芳;;串联亲和纯化技术筛选Bat3的相互作用蛋白质[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李春华;徐丽;马立新;;可诱导的哺乳动物串联亲和纯化(TAP)系统——IBTSAP[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三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C];2005年
2 郭龙华;杨晓明;贺福初;;TSC1相互作用蛋白的串联亲和纯化[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三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C];2005年
3 王宏梅;徐淑霞;刘晓帆;马丽;薛峰;刘永泽;张磊;杨仁池;;激肽释放酶在ITP患者血清水平增高[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4 范立强;赵健;李素霞;殷铭俊;廖晓全;袁勤生;;重组人Mn-SOD的发酵、纯化及抗氧化研究[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深琪;王为超;俞耀庭;郭新吉;;低密度脂蛋白与吸附剂配基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健康时报评论员 井超;活得健康比活得长更重要[N];健康时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路英丽;人腺激肽释放酶2的重组表达、活性测定及临床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丛雪枫;缓激肽选择性开放血脑屏障的体外探讨[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3 马永会;缓激肽对离体的C6大鼠血脑肿瘤屏障钙激活钾电流的作用[D];中国医科大学;2006年
4 刘丽波;缓激肽选择性开放血肿瘤屏障机制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5 魏波;利用串联亲和纯化研究EHEC O157:H7 Ⅲ型分泌系统分子伴侣蛋白复合物[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2年
6 隋建新;单增李斯特菌鸡卵黄抗体的抑菌性能及其机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李芳;蟾毒配基静脉注射载药系统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10年
8 罗寿青;M-CSFR配基结合功能区的克隆与表达[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9年
9 李艳英;蛋白质色谱的高分子配基和亲和配基研究[D];天津大学;2015年
10 王荣柱;以四肽为配基的仿生层析和抗体的分离纯化[D];浙江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宏亮;激肽释放酶的仿生亲和纯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杨娟;海洋生物蛋白酶MP仿生亲和纯化工艺的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7年
3 郭龙华;串联亲和纯化技术的建立及在TSC1蛋白质复合体分离纯化中的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4 宋方丽;串联亲和纯化技术联合质谱技术对DNAJC12两种剪切体相互作用蛋白的鉴定[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5 贵艳丽;日本医蛭中活性蛋白的亲和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朱查山;FLAG-HA-Bad双标签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Bad相互作用蛋白质筛选的串联亲和纯化技术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5年
7 罗灿;激肽释放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联产工艺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陈鑫;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循环激肽释放酶1水平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D];桂林医学院;2010年
9 陈亦;胆固醇氧化酶亲和纯化及酶稳定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3年
10 葛佳;针对抗体亲和配基筛选的STD-NMR方法学构建[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9年
本文编号:27554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755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