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CCK对胃肠感觉传入功能影响的外周及中枢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7 10:50
【摘要】:目的:研究CCK对胃肠感觉传入冲动的影响 方法:实验在86只Wistar大鼠上进行,记录扩张胃引起的膈下迷走传入放电的变化,观察外周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CCK(0.03、0.06、0.12μg/kg)或十二指肠灌注酪蛋白(Casein)诱发内源性CCK的分泌,了解外源性及内源性CCK对迷走神经自发放电及扩胃-诱发迷走传入放电的影响以及不同的扩胃容量对其产生的量效反应。同时记录了胃肠感觉传入冲动在孤束核区域内的投射情况。并以HRV为指标观察了迷走神经传入冲动变化对植物神经中枢的影响。 结果:1.扩张胃对迷走神经传入冲动的影响效果明显,从0.5~5ml,随扩张容量的增加,迷走自发传入放电逐步增多,到扩张容量为3ml时自发传入冲动达最大值(p<0.05)。2.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CCK对迷走传入放电反应的影响不同。小剂量对自发放电没有明显作用(p>0.05),中剂量对自发放电有明显兴奋作用,注后即刻放电增加,大剂量出现作用迅速而持久(p<0.05)。3. 十二指肠灌注酪蛋白对迷走神经自发放电作用非常明显,注后5min即引起迷走神经传入冲动明显增加,在观察的 1h内一直保持兴奋效应(p<0.05);对于扩胃-迷走传入诱发放电反应没有明显刺激作用(p>0.05)。4.CCK+Sec对迷走传入的影响:静脉注射大剂量CCK后即刻使迷走神经自发放电增多,而大剂量CCK+SEC可翻转由CCK所致的迷走神经传入放电增多(p<0.05)。5. 胃肠感觉传入在孤束核区域内的投射情况: 观察了21只大鼠,共记录了125个神经元。其中与胃扩张刺 WP=7 激相关的有13个,其中兴奋神经元有10个,占76.9%。与刺激膈下迷走神经相关的有15个,12个呈抑制效应,占80%。与刺激颈部迷走神经相关的有33个。其中兴奋神经元有22个,占67%。在刺激迷走神经(膈下和颈部迷走神经)相关的神经元中,与两者都相关的神经元有12个。6.CCK对HRV谱参数的影响:小剂量CCK使心率加快,迷走神经张力减低.中大剂量对心率没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实验结果均以X±SD来表示,用SPSS统计软件作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CCK对迷走神经传入自发放电有刺激作用 CCK对胃壁的机械感受器有抑制作用 促胰液素可抑制由CCK引起的迷走传入自发放电增多的现象 CCK可以通过降低迷走中枢紧张性使心率加快 CCK对胃肠的感觉传入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R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江山;严洁;何军锋;常小荣;;针刺对胃扩张模型大鼠孤束核神经元放电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08期

2 何军锋,严洁,刘健华,李江山,常小荣,王超;胃扩张和针刺大鼠四白传入信息对孤束核神经元放电整合的影响[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5年04期

3 陈淑莉;晋志高;景向红;张建梁;蔡红;逯波;蒋瑾;张璐;刘爱红;;电针“合谷”和“四白”穴对大鼠孤束核胃相关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6年01期

4 李江山,常小荣,严洁,刘健华,刘玉群;电针大鼠“四白”穴和胃扩张传入信息在孤束核的汇聚——c-fos表达的研究[J];针刺研究;2005年01期

5 张永胜,张家新,余传林,刘菊芳;氯压胍对大鼠血浆肾素活性的影响与孤束核的关系[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6 王昭金;;伏核与孤束核之间的直接往返联系[J];泰山医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7 康颂建;孤束核内的神经递质及其生理作用[J];生理科学进展;1992年01期

8 包新民,舒斯云;28 大鼠孤束核中NADP神经元的分布[J];解剖学研究;1994年01期

9 包新民,舒斯云;大鼠孤束核中神经肽Y样神经元与咽肌运动神经元的联系——PRV和NPY免疫荧光双标记法研究[J];细胞生物学杂志;1997年04期

10 景向红,李瑞午,晋志高,孟卓,蔡虹,李翠红;大鼠臂旁核向脊髓、孤束核的分支投射——体表内脏相关理论的研究[J];针刺研究;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军锋;严洁;李江山;;针刺足阳明经穴与胃扩张刺激的传入信息对孤束核神经元放电整合的影响[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2006年

2 翟卫民;;犬胃扩张—扭转并发心衰病例的特殊体会[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刘坤;高昕妍;荣培晶;贲卉;朱兵;;针刺对孤束核与血压变化和直肠扩张刺激相关神经元的影响[A];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0年

4 刘晓华;秦潮;杜剑青;孙娜;朱娟霞;李强;王会生;;孤束核对心脏伤害性感受调控的脊髓机制[A];第十届全国针刺麻醉针刺镇痛及针刺调整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刘坤;高昕妍;荣培晶;贲卉;朱兵;;孤束核与升压反应相关神经元在介导电针调节血压中的作用[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6 宋兴国;王华;曹锦锋;;犬胃扩张(扭转)机理研究[A];第十三次全国养犬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章菲菲;莫剑忠;;胃扩张对大鼠脑、脊髓及肌间神经丛Fos、CGRP表达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005年全国胃肠激素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荣培晶;何伟;朱兵;;耳针抗癫痫效应与耳-迷走神经联系[A];第12届全国耳穴诊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9 王述菊;孙国杰;吴绪平;胡和平;杜艳军;孔立红;;孤束核在针刺“内关”调节胃运动中的作用研究[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上集)[C];2009年

10 马文领;张文斌;张宇飞;;大鼠三叉神经脊束间质核内接受咬肌伤害性信息的CalbindinD-28K神经元向孤束核的投射[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韩咏霞;当心暴饮暴食致胃扩张[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2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李运红邋赵迎;嗝声不断警惕胃癌[N];健康时报;2007年

3 陆金铭;胃大切后小心残胃无力[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4 覃群;红参药用小方[N];民族医药报;2008年

5 余塔山;做到六戒益健康[N];保健时报;2004年

6 宁蔚夏;过年的“保胃”措施[N];大众卫生报;2004年

7 卢龙县燕河兽医站 王艳秋;三例典型的驴胃破裂病例[N];河北科技报;2007年

8 刘同杰;不讲节制六醉伤身[N];中国医药报;2001年

9 宋海云;胃有九怕 用药小心[N];民族医药报;2005年

10 方磊平;持续打嗝是病吗[N];健康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军锋;四白等穴与胃的延髓特异性联系机制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5年

2 李江山;内关、足三里穴共同调节心胃功能的中枢整合机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6年

3 刘坤;孤束核在针刺调节大鼠血压及胃肠感觉和运动中的作用[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

4 刘健华;足阳明经与胃相关的延脑初级中枢(孤束核)机制的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2年

5 高昕妍;耳针疗法与耳—迷走—内脏反射[D];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

6 胡和平;针刺对大鼠不同状态血压的调节及其与孤束核的关系[D];湖北中医学院;2007年

7 凌刚;脑卒中防治新策略的初步探索[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8 王述菊;针刺不同穴位对胃运动异常大鼠双向调节效应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9 刘玲;孤束核味觉区脑啡肽和γ-氨基丁酸对味觉信息的调制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10 梅志刚;耳—迷走反射与耳针降糖效应机制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立;CCK对胃肠感觉传入功能影响的外周及中枢机理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2 杨志高;内关、足三里、四白穴共同调节胃功能在孤束核会聚、整合的作用探讨[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7年

3 王芳;胆囊收缩素对胃肠感觉传入功能影响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4 宋文科;Nesfatin-1对大鼠脑干孤束核葡萄糖敏感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0年

5 姜岩岩;大鼠孤束核微注射5羟色胺系统药物对睡眠-觉醒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6 夏青;大鼠十二指肠氯化钠刺激下孤束核的形态变化[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7 孟庆玲;电针内关、足三里穴对胃运动异常模型大鼠孤束核内c-fos表达及胃内压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祝元刚;大鼠前列腺伤害性刺激时脊髓、孤束核P2X3受体、Fos的表达[D];新疆医科大学;2005年

9 姚齐颖;AT_1受体介导脑胆碱能刺激引起的促钠排泄及蓝斑和孤束核TH-IR变化的机制[D];大连医科大学;2004年

10 槐瑞托;大鼠孤束核向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直接和间接投射[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717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7717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af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