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大鼠在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时海马结构内突触素表达的变化

发布时间:2020-07-29 15:20
【摘要】: 目的 用免疫组化的光、电镜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经水迷宫训练获得空间 辨别性学习记忆功能后的大鼠在停止训练的不同时间段其海马结构内突触素表 达的变化。探讨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的遗忘与突触素表达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为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的突触可塑性研究提供形态学依据。 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游水组和对照组。各组再随机分为停止训 练3天、5天、7天和14天四个亚组。模型是指用水迷宫训练7天,获得空间 辨别性学习记忆的功能,再继续巩固训练14天,即用水迷宫训练21天的大鼠。 然后于停止训练的不同时间段检测学习记忆功能后处死取材,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突触素的表达。光镜下观察海马结构内突触素表达的时间和部位的差异。 结合图像分析仪测定突触素免疫反应阳性物的校正光密度值,进行表达量的分 析。免疫电镜下对突触素免疫反应阳性物进行亚细胞定位。结果用SPSS8.0进 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大鼠经水迷宫训练的第7天时,其平均潜伏期、平均运行时间及正确率三项 指标即可达到规定的标准; 2 模型组大鼠在处死的当天,其水迷宫成绩符合模型的标准; 3 模型组内各亚组大鼠海马结构内CA1、CA2、CA3区的始层、辐射层和腔隙分 子层及齿状回的分子层内中外带以及多形层的突触素免疫反应产物的校正 平均光密度值(COD)均明显高于游水组的相应部位(P<0.01),尤以CA3 区及齿状回增高明显; 4 模型组内各亚组间突触素免疫阳性物无量及分布上的差异(P>0.05); 5 游水组与对照组间突触素免疫阳性物无量及分布上的差异(P>0.05); 大鼠在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时海马结构内突触素表达的变化 中文摘要 6 电镜下见到突触素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定位于神经元的核周体和轴突终末内, 在终末内不仅存在于SSV,也存在于LDCVS表面。免疫反应阳性终末与免疫反 应阴性终末之间形成对称型突触。 结论 I.用水迷宫训练大鼠,可以建立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的模型; 2.具有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功能的大鼠海马结构内发生了可塑性变化。表现为 海马结构的四个亚区内突触素的表达明显高于游水组和对照组,提示空间辨 别性学习记忆导致突触素表达增多,推测可能有轴突的出芽和新突触的形 成;尤以CA3区和齿状口增高明显,提示这两区在功能上可能与空间辨别性 学习记忆有密切关系。 3.模型组内停止训练各时间段无组间差异性,表明大鼠海马结构内突触素的表 达在一定时间段内没有随着刺激的停止而消失,即突触素的表达依旧维持在 一定水平的平稳状态。 4.游水组突触素表达稍高于对照组,提示运动对突触素表达可能有一定影响。 5.突触素免疫反应阳性物定位于神经元的核周体和神经终末内。突触素作为囊 泡膜上的整合蛋白在钙依赖性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中起着融合孔/通道的理 论是突触可塑性的形态学基础,进--步验证了本实验的光镜结果。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1
【分类号】:R338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严峰;俞诗源;张葵明;;学习记忆神经机制研究方法与进展[J];甘肃科技;2006年05期

2 韩平;俞萍;陈可爱;林栋;张学君;吴强;;针刺长强穴对FMR1基因敲除小鼠海马CA1区BDNF和SYN表达的影响[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韩平;针刺长强穴治疗MR认知功能临床观察与突触可塑性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741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7741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f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