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B→O血型改造动物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27 08:09
   α-半乳糖苷酶(EC3.2.1.22)属外切糖苷酶类,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可在体外水解糖复合物。 本课题组采用RT-PCR方法,从中国海南Catimor咖啡豆中克隆了α-半乳糖苷酶cDNA,全长1.1Kb,构建了其表达载体,电穿孔法导入毕赤酵母GS115细胞,筛选出重组α-半乳糖苷酶菌株。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出α-半乳糖苷酶,酶比活性从15U/mg提高到28.14U/mg。进一步鉴定了酶的生物化学性质,其Km=0.275mmol/L,Vmax=0.014mmol/L/min。 本研究在此基础上,尝试了基因重组α-半乳糖苷酶菌株在5 L发酵罐中的表达扩增以及从发酵液中纯化α-半乳糖苷酶的研究。并在pH=5.5-5.6、每mL红细胞使用100U的基因重组α-半乳糖苷酶、26℃、2 h条件下,成功地清除了人B型红细胞表面B抗原。 本研究着重开展了人B→O血型改造的动物实验研究,首先分别用吸收放散法和常规血型检测法筛选出合适的猕猴(rhesus monkey)和长臂猿(gibbon),用批量制备的基因重组α-半乳糖苷酶对类人B型猕猴红细胞(rhesus monkey red blood cells,rRBC)和B型长臂猿红细胞(gibbon red blood cells,gRBC)表面抗原进行酶解,观察B抗原清除情况以及酶解对红细胞结构和功能是否有影响;经酶解后的B型红细胞再回输给类人A型猕猴和A型长臂猿,检测经α-半乳糖苷酶酶解后,供体红细胞在受体动物体内24h存活率和半衰期,观察其能否正常存活;对受血动物的输血安全性进行评价,分析回输后急性、慢性输血反应;以及检测受体动物体内有无因α-半乳糖苷酶引起的α-半乳糖苷酶抗体产生。 实验证明:用100U/ml的α-半乳糖苷酶对类人B型猕猴和B型长臂猿的红细胞进行酶解,可以有效的清除猕猴红细胞类人B抗原和长臂猿红细胞B抗原;酶解后红细胞结构和功能未发生改变;回输给类人A型猕猴和A型长臂猿后,经α-半乳糖苷酶酶解的红细胞在受体动物体内24h存活率和半衰期与酶解前一致,符合FDA输血标准;受血动物尿液和血液生化指标未发生明显改变;受血动物体内无α-半乳糖苷酶抗体产生。 总之,动物实验充分证明使用酶解反应后的通用O型血(Enzymatically 摘要 eonverted oroup 0 Red Blood eells,ECORBC)是安全的。动物实验的成功为今 后申报B分O血型改造进入人体临床输血实验观察,奠定了重要基础。
【学位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3
【中图分类】:R392
【文章目录】:
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基因重组α-半乳糖苷酶制备及B→O血型改变的研究
    1.1 、 实验材料
    1.2 、 实验方法
        1.2.1 、 α-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
        1.2.2 、 发酵工艺流程
        1.2.3 、 发酵液定性与定量分析
        1.2.4 、 α-半乳糖苷酶的纯化:
        1.2.5 、 α-半乳糖苷酶的鉴定
        1.2.6 、 人B型红细胞的酶解改造
    1.3 、 实验结果
        1.3.1 、 α-半乳糖苷酶的发酵
        1.3.2 、 发酵液中α-半乳糖苷酶的纯化与鉴定
        1.3.3 、 应用α-半乳糖苷酶进行人B→O血型改造
    1.4 讨论
第二部分 α-半乳糖苷酶酶解猕猴红细胞表面类人B抗原和长臂猿红细胞表面B抗原
    2.1 、 实验材料
    2.2 、 实验方法
        2.2.1 、 猕猴实验部分
            2.2.1.1 、 血样采集与血型的鉴定
            2.2.1.2 、 α-半乳糖苷酶酶解猕猴红细胞的类人B抗原
            2.2.1.3 、 α-半乳糖苷酶酶解猕猴红细胞类人B抗原的鉴定
            2.2.1.4 、 α-半乳糖苷酶酶解对猕猴红细胞结构功能的影响
            2.2.1.5 、 酶解对猕猴红细胞在体内存活的影响
            2.2.1.6 、 酶解后猕猴红细胞的输血实验
            2.2.1.7 、 酶解红细胞回输后免疫反应的观察
        2.2.2 长臂猿实验部分
            2.2.2.1 、 长臂猿血样采集与血型的鉴定
            2.2.2.2 、 α-半乳糖苷酶酶解长臂猿红细胞的B抗原
            2.2.2.3 、 α-半乳糖苷酶酶解长臂猿红细胞B抗原的鉴定
            2.2.2.4 、 α-半乳糖苷酶酶解对长臂猿红细胞结构功能的影响
            2.2.2.5 、 酶解对长臂猿红细胞在体内存活的影响
            2.2.2.6 、 酶解后长臂猿红细胞的输血实验
    2.3 、 实验结果
        2.3.1 、 猕猴实验部分
            2.3.1.1 、 人抗-A、抗-B血清效价的测定结果
            2.3.1.2 、 实验猕猴血型鉴定
            2.3.1.3 、 酶解后猕猴血型的鉴定
            2.3.1.4 、 酶解对猕猴红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2.3.1.5 、 酶解红细胞在受血猕猴体内活存率
            2.3.1.6 、 猕猴输血安全性评价
            2.3.1.7 、 回输后α-半乳糖甘酶抗体检测结果
        2.3.2 、 长臂猿实验部分
            2.3.2.1 、 实验长臂猿血型鉴定
            2.3.2.2 、 酶解后长臂猿血型的鉴定
            2.3.2.3 、 酶解对长臂猿红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2.3.2.4 、 酶解红细胞在受血猿体内活存率
            2.3.2.5 、 输血安全性评价
    2.4 、 讨论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彩琴;阮晖;傅明亮;陈启和;何国庆;;提高α-半乳糖苷酶稳定性的研究[A];饲用酶制剂开发与应用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彩琴;何国庆;陈启和;王伟;杨潞芳;阮晖;李青青;;一株产α-半乳糖苷酶菌的分离与选育[A];饲用酶制剂开发与应用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彩琴;阮晖;傅明亮;周兵;陈启和;何国庆;;α-半乳糖苷酶的液体发酵条件和酶学性质研究[A];饲用酶制剂开发与应用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彩琴;何国庆;;臭曲霉_(ZU-G1) _(α-)半乳糖苷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A];饲用酶制剂开发与应用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常毅娜;鞠现霞;崔琴;王坤林;周红文;;α-半乳糖苷酶A活性检测及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范树泉;赵晗;卢丽丽;肖敏;;定向进化技术提高α-半乳糖苷酶的转糖基效率[A];2008年中国微生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成廷水;呙于明;冯定远;;α-半乳糖苷酶在饲料中的研究与应用[A];酶制剂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C];2005年

8 乔伟;周利芬;戴求仲;周辉;;α-半乳糖苷酶在禽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A];饲料酶制剂的研究与应用[C];2009年

9 周荣荣;吴沙利;;α-半乳糖苷酶对几种饼粕饲料的体外消化分析[A];饲料酶制剂的研究与应用[C];2009年

10 章扬培;季守平;杨军;宫锋;任会明;刘泽澎;李素波;;血型改造制备通用血[A];中国输血1999年年会暨纪念ABO血型发现100周年学术交流论文专辑[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何国庆 张灏;新酶种的开发和酶性能的改善(上)[N];中国食品报;2009年

2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潘晓霞 陈楠;“重男轻女”的法布雷氏病[N];健康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春林;α-半乳糖苷酶固态发酵中试技术参数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张梁;基质利用和酒精发酵性能改善的重组酿酒酵母[D];江南大学;2005年

3 沈汪洋;发芽咖啡豆α-半乳糖苷酶的制备、性质及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4 徐莉娟;诊治法布莱氏病的单抗及重组蛋白的研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5 曹雅男;微生物来源36家族α-半乳糖苷酶的基因克隆与性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6 徐冉;黄瓜(Cucumis sativus L.)遗传转化、植株再生及驯化技术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7 王萍;肥厚型心肌病基因与表型关系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8 郭钦;食品级酿酒酵母高效分泌/展示表达系统构建[D];浙江大学;2009年

9 张衡;不同亚型流感病毒NS1与PSD-95相互作用及对神经元NO的影响[D];汕头大学;2011年

10 周峻沛;云斑天牛胃肠道内共生细菌来源的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的初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泽澎;B→O血型改造动物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3年

2 王奎山;黄瓜(Cucumis sativus L.)α-半乳糖苷酶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序列分析[D];扬州大学;2010年

3 贲培培;α-半乳糖苷酶高产菌株的筛选及其基因的克隆、表达、纯化和性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4 周晶辉;一株产α-半乳粮苷酶细菌的筛选、鉴定及酶基因克隆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5 何友文;一株嗜酸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两种苷酶的酶学性质[D];南昌大学;2011年

6 王慧;来源于嗜酸真菌Bispora sp. MEY-1的α-半乳糖苷酶和β-半乳糖苷酶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7 徐晓锋;黄瓜α-半乳糖苷酶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D];扬州大学;2006年

8 马静静;黄瓜4种α-半乳糖苷酶的Southern杂交及表达分析[D];扬州大学;2008年

9 马慧慧;α-半乳糖苷酶对肉鸡作用效果及相关机理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2年

10 唐香山;α-半乳糖苷酶基因MEL1在大肠杆菌与酵母中的表达[D];湖南农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276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8276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3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