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改构型aFGF抑制缺血再灌注大鼠小肠绒毛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6 13:55
   1.目的 研究改构型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对缺血-再灌注所致肠道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相关机制。 2.材料和方法 采用肠系膜上动脉夹闭-松夹方式制成肠缺血-再灌注模型。Wistar大鼠144只,体重200-250克,随机分成假手术组(C)、肠缺血组(I)、肠缺血-再灌注组(R)和aFGF治疗组(A)。根据缺血后再灌注时间的不同又将R组和A组又分成15m、30m、1h、2h、6h、12h、24h和48h共8组,每组8只动物。R组和A组在松开动脉夹的同时经右颈静脉注入aFGF 20 μg/kg或生理盐水0.15ml。各时相点取腹主动脉血及小肠组织,检测血浆D-乳酸水平和小肠组织内细胞凋亡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3、P21、Bcl-2和Bax在缺血-再灌注后小肠组织的表达;用RT-PCR方法测定小肠组织中p53、p21、bcl-2和bax基因的表达水平。 3.主要结果 3.1 肠道缺血后,小肠、盲肠和部分结肠变苍白、水肿,再灌注后肠段明显充血、水肿及坏死,以再灌注后12h最明显。血浆D-乳酸水平升高,细胞凋亡率增大。外源性改构型aFGF治疗可显著减轻以上改变。 3.2 I/R后小肠p53mRNA的表达逐渐升高,p21 mRNA在再灌注后迅速升高,随后降低,恢复到正常对照组水平。A组p21mRNA和p53 mRNA的表达较R组减少。 3.3 I/R后小肠bax mRNA的表达逐渐升高,在再灌注1h达到顶峰,随后又逐渐恢复到对照组水平。bcl-2 mRNA在再灌注后迅速降低,基因表达明显低于假手术组。A组bcl-2 mRNA的表达较R组增加,而bax基因表达相反,在A组中的表达量较R组降低。 3.4 缺血后小肠绒毛上半部分粘膜中P21和P53阳性细胞开始增加。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阳性细胞的比例逐渐升高,在缺血再灌注12h达到顶峰,随后又恢复到正常对照组水平。A组较R组相应时间点两种蛋白表达降低。 3.5 在各组大鼠小肠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规律不相一致。缺血和再灌注使Bax蛋白表达增强,在6h达到高峰,在小肠绒毛的各层细胞内都有该蛋白的阳性表达颗粒。A组大鼠的表达较R组减弱;而缺血再灌注能够导致Bcl-2蛋白表达降低,在6h降低至最低,该蛋白颗粒主要分布于粘膜上皮细胞和肌层细胞内,A组大鼠的表达较R组增多。 第二军医大学硕士论文 改构型aFGF抑制缺血再灌注大鼠小肠绒毛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研究 结论: 1外源性改构型aFGF治疗有助于减轻由于缺血一再灌注引起的肠道损伤, 降低小肠绒毛细胞的细胞凋亡率,有助于控制肠道损伤的进展并进而预防 MODS的发生。 2外源性改构型aFGF治疗减轻肠道损伤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pZI、p” 和Bax基因和蛋白表达,提高Bd一2蛋白含量,进而激活各种途径促进肠道损伤的 修复,降低小肠组织的细胞凋亡率。 综上所述,外源性改构型aFGF能够通过基因水平调控促进缺血,再灌 注后肠道的修复,其作用可能与调控凋亡相关基因表达,这为从分子水平 利用生长因子干预或调控肠道损伤后的修复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学位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R363
【部分图文】:

小肠绒毛,缺血再灌注,大鼠


不同处理的大鼠小肠组织的形态学变化(HE,ZooX)

细胞凋亡,小肠绒毛,缺血再灌注,大鼠


不同处理的大鼠小肠组织中细胞凋亡的变化(HE,ZooX)

再灌注,盐水,构型,缺血再灌注


(B)不同时间对生理盐水(A)和该构型aFGF(B)处理的大鼠小肠组影响再灌注24h,3:再灌注12h,4:再灌注6h,5:再灌注Zh,6:再灌注lh,smin,9:急性缺血,10:假手术组,11:DNAmarker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陈伟,付小兵,孙同柱,孙晓庆,赵志力,盛志勇;Bax和Bcl-2在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特征及其意义[J];创伤外科杂志;2002年05期

2 付小兵,王亚平,叶一秀,孙同柱,马诺山,常国友,许明火,周宝桐,盛志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肠道与肝缺血性损伤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1996年02期

3 刘旺,陈玉林,郁京宁;皮肤组织工程发展及展望[J];现代康复;2001年04期

4 付小兵;生长因子治疗消化系统脏器损伤[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7年10期

5 付小兵,孙同柱,孙晓庆,杨银辉,顾小曼,盛志勇;EGF和bFGF在大鼠不同发育阶段肠道定位和表达特征的比较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1年07期

6 陈伟,付小兵,孙同柱,孙晓庆,盛志勇;增生性瘢痕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异构体与受体含量变化及对瘢痕形成的影响[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2年04期



本文编号:28433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8433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8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