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血干细胞Hdac3基因促进鼠淋巴细胞分化
【部分图文】:
1-Cre+(CKO)小鼠(图1B)。处死小鼠后,通过TqPCR分析WT对照组及CKO小鼠骨髓LSK细胞Hdac3表达。与对照组相比,CKO小鼠Hdac3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1.000±0.203)vs(0.048±0.025),P<0.01]。结果显示,成功建立了造血干细胞CKO小鼠模型。A:Hdac3条件性敲除小鼠模型构建示意图;B:poly(I:C)诱导Cre表达示意图;C:小鼠基因型鉴定PCR结果左侧图示PCR扩增小鼠Hdac3基因,Hdac3fl/fl小鼠产物大小约330bp、Hdac3+/+小鼠产物大小约280bp,小于250bp产物为内参;右侧图示PCR扩增小鼠Mx1-Cre基因,产物大小约272bp;M:标准图1成功建立造血干细胞Hdac3-CKO小鼠模型648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9,41(9)http://aammt.tmmu.edu.cn
,两组间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KO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其中以淋巴细胞数减少为主(P<0.001),而中性粒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的绝对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2A、B)。通过流式细胞术细胞分群显示,CKO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群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14.764±3.612)%vs(28.800±2.884)%,P<0.01,图2C]。为进一步明确Hdac3敲除对小鼠造血发育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和CD3、B220及CD11b标记,检测小鼠外周血中T细胞、B细胞及粒细胞各群比例,结果显示,与WT组比较,CKO小鼠中T/B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降低[(28.500±2.179)%vs(16.700±1.836)%,P<0.01;(29.933±2.610)%vs(10.047±1.631)%,P<0.001],粒细胞比例显著升高[(25.567±2.108)%vs(43.533±4.500)%,P<0.01,图2D~F]。结果显示,CKO小鼠中淋巴细胞发育受阻,但对粒/单核细胞群发育无影响。2.3Hdac3fl/flMx1-Cre+小鼠胸腺及脾淋巴细胞生成障碍为进一步检测Hdac3敲除对小鼠造血系统影响,取小鼠造血器官做组织学形态观察。大体形态学观察显示CKO小鼠胸腺和脾体积明显变小(图3)。HE染色结果显示,CKO小鼠胸腺内淋巴细胞数目显著少于WT鼠(图4A),CKO小鼠脾内淋巴细胞生发中心数显著少于WT鼠(图4B)。为探究外周血淋巴细胞减少原因,A:CKO及WT小鼠外周血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血小板(PLT)绝对计数;B:CKO?
检测了胸腺细胞发育至T细胞各期细胞比例,明确T细胞减少是否由T细胞胸腺内发育阻滞引起。根据胸腺细胞表面CD4、CD8表达,胸腺细胞分为DN(CD4-CD8-)、CD4单阳(SP:CD4+CD8-)、CD8单阳(SP:CD4-CD8+)及DP(CD4+CD8+)期,流式细胞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胸腺细胞DN、SP、DP期胸腺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图4C)。进一步根据CD4-CD8-胸腺细胞表面CD44、CD25的表达,将DN期分为DN1(CD44+CD25-)、DN2(CD44+CD25+)、DN3(CD44-CD25+)和DN4(CD44-CD25-)期,流式细胞分析显示两组间DN1~4期胸腺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图4D)。结果显示CKO鼠的胸腺及脾脏发生淋巴细胞生成障碍,其可能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至淋巴祖细胞障碍引起。图3WT及CKO小鼠胸腺、脾脏大体形态A、B: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WT及CKO小鼠胸腺、脾脏组织形态学变化;C:流式细胞术检测WT及CKO小鼠胸腺细胞CD4及CD8表达情况;右侧柱状图表示DN、CD4单阳、CD8单阳及DP胸腺细胞比例;D:流式细胞术检测WT及CKO小鼠CD4-CD8-胸腺细胞CD44及CD25表达情况;右侧柱状图表示DN1、DN2、DN3及DN4各期胸腺细胞的比例图4Hdac3fl/flMx1-Cre+小鼠胸腺及脾脏淋巴细胞生成障碍848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9,41(9)http://aammt.tmmu.edu.cn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美制造出具有造血干细胞功能的细胞[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年04期
2 ;人类首次在实验室中诱导出功能性造血干细胞[J];上海医药;2017年11期
3 ;美造出有造血干细胞功能的细胞[J];健康博览;2017年07期
4 周玥;王亚平;;造血干细胞衰老及其机理的研究[J];解剖科学进展;2007年04期
5 陈永锋,祝彼得;造血干细胞的研究进展[J];四川解剖学杂志;2005年03期
6 许洪霞,张德山;造血干细胞的老化[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9年03期
7 申明燕,朱壬葆;大剂量~(60)Co照射后造血干细胞潜在的残留损伤[J];实验生物学报;1988年01期
8 杨天楹;;关于造血干细胞研究中的几个名词[J];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1984年04期
9 李雯瑛;;二甲基亚砜与羟乙基淀粉联合冷冻保护外周造血干细胞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6年33期
10 王立生,吴祖泽,贺福初;造血干细胞分离纯化的研究进展[J];高技术通讯;199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蔡鹏程;核糖体蛋白Urb2通过P53信号途径调控斑马鱼造血干细胞的发育[D];西南大学;2018年
2 王童洁;转录因子Nupr1和Trim27在造血干细胞中的功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3 李文姝;β-catenin表达丰度扰动对Apc缺陷型造血干细胞生存与功能的影响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4 郑巍薇;EDAG对人原代CD34~+细胞增殖分化特性影响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3年
5 朱勇;MicroRNA-23a/27a/24-2在红系分化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海军;胎盘造血干细胞库构建的初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2 葛俊男;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的分离与贮藏工艺过程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9年
3 徐正阳;运用转基因模型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4对骨髓造血干细胞的调控功能[D];蚌埠医学院;2018年
4 Givaapil Ariunjargal(阿荣吉日嘎拉);多解剖部位不同造血发育阶段小鼠造血干细胞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D];内蒙古大学;2018年
5 姬凌;细胞自噬调节造血干细胞静息机制的初步探讨[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6 汪少飞;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微泡的提取鉴定及初探其生物学特性[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7 卢霞;体外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造血干细胞[D];浙江大学;2006年
8 苏约翰;骨形成蛋白对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特性和生理功能的影响[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9 王子艳;氧分压对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特性和生理功能的影响[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10 石凯;脐血CD34~+干细胞分离与体外扩增的实验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8799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879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