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旋毛虫肌幼虫在小鼠体内发育的实验观察

发布时间:2020-11-19 03:57
   为观察旋毛虫肌幼虫在小鼠体内的发育过程及特点,取28只雌性昆明小鼠,每鼠经口感染100条旋毛虫肌幼虫,感染后8、 9、 10、 11、 13、 17、 20、 23、 27、 29、 50、 60、 240、 400 d各剖杀2只小鼠,取完整隔肌和部分腹肌,醋酸明矾卡红染色后,镜下观查肌幼虫、囊包形态,测量肌幼虫长和宽。结果显示,旋毛虫感染后10、 13 d,小鼠膈肌和腹肌中分别发现旋毛虫肌幼虫,以直杆状、弧形居多。感染后17 d,肌幼虫形态以环状、折叠、弯曲、 s形、直杆状、弧形为主,囊包雏形形成。感染后29 d,囊包基本发育成熟,囊壁细线状,囊内结构分为两层。感染后60 d,肌幼虫出现蜷曲成团,囊内结构开始出现透明化。感染后400 d,囊包退化,囊内层(深染层)出现透明。旋毛虫感染后10、 17、 29、 60 d,肌幼虫长均值分别为(131.7±21.4)、(435.5±201.5)、(928.4±188.5)、(1044.4±86.7)μm,前后二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肌幼虫宽均值分别为(10.4±2.5)、(22.8±5.2)、(35.0±5.2)、(38.3±3.0)μm,前后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旋毛虫感染小鼠后,肌幼虫及囊包发育大致可以分为成囊前期、囊包发育期、囊包成熟期和囊包退化期等4个时期。肌幼虫和囊包的形态结构变化与感染时间密切相关。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旋毛虫虫种
    1.2 动物感染
    1.3 肌幼虫及囊包形态学观察
        1.3.1 标本采集及压片制备
        1.3.2 压片染色
        1.3.3 镜检
    1.4 统计学方法
    1.5 伦理批准
2 结果
    2.1 肌幼虫和囊包形态
        2.1.1 成囊前期
        2.1.2 囊包发育期
        2.1.3 囊包成熟期
        2.1.4 囊包退化期
    2.2 小鼠感染旋毛虫后的肌幼虫长度与宽度
3 讨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黄艳;余新炳;;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趋势、研究与发展方向[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5年06期

2 杨丁;皮本伟;牛利娜;李丹;张莹;王国英;;一种旋毛虫肌幼虫囊包标本的单染制作方法[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2年06期

3 饶鸿艳;杨树国;王智;全佳;刘阳;樊路;;旋毛虫肌幼虫寄生时间对其感染力的影响[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2年04期

4 李婷婷;徐冬梅;崔晶;王中全;;旋毛虫成囊前期幼虫感染性观察[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09年02期

5 周吉礼,刘春会,胡雪梅,栾希英,郭立东,孟玮;旋毛虫幼虫成囊前感染能力的研究[J];滨州医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6 许汴利,崔祖让;旋毛虫新生幼虫的扫描电镜观察[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0年06期

7 郑明光,李雪驼;小鼠肠期旋毛虫及其所致病变的形态学观察[J];兽医大学学报;198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刘巧霞;陈艳;李金福;蔡倩彤;;蛇源裂头蚴感染小鼠空肠免疫球蛋白A抗体分泌细胞数量及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水平观察[J];中华地方病学杂志;2017年06期

2 代洋;武惠岩;项强;梁思思;王诗雨;李沐森;;不同处理方式对鼠肉内肌旋毛虫活力的影响[J];贵州畜牧兽医;2013年03期

3 李丹;牛利娜;皮本伟;杨丁;张运生;;旋毛虫肌幼虫囊包单染与复染方法比较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3年04期

4 代洋;武惠岩;项强;梁思思;王诗雨;李沐森;;不同处理方式对鼠肉内肌旋毛虫活力影响[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2013年01期

5 饶鸿艳;杨树国;王智;全佳;刘阳;樊路;;旋毛虫肌幼虫寄生时间对其感染力的影响[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2年04期

6 向征;周本江;;影响旋毛虫感染性的因素[J];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2006年03期

7 原丽红;付宝权;刘明远;林本夫;张亚兰;吴秀萍;卢强;陈启军;P.Boireau;;旋毛虫感染小鼠对p46000重组抗原的抗体应答[J];中国兽医学报;2006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庆权;操治国;李启扬;汪天平;;人体隐孢子虫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热带病与寄生虫学;2015年02期

2 马雪婷;栗绍刚;白彦萍;郑占才;;皮肤棘颚口线虫病一例[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15年02期

3 刘明远;刘全;方维焕;尹继刚;王学林;李建华;姜宁;张西臣;白雪;吴秀萍;;我国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及其相关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学报;2014年07期

4 鱼艳荣;贾卓;齐永芬;;食品中食源性寄生虫的流行及检疫现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3年11期

5 钱颖骏;李石柱;王强;张丽;柳伟;陈家旭;汪俊云;肖宁;周晓农;;中国输入性美洲锥虫病疫情的快速风险评估[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3年01期

6 陈家旭;;我国爆发片形吸虫群体感染事件的警示[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12年06期

7 曾庆仁;贺美;王芳;张祖萍;粟占三;周军;刘保安;兰智华;胡勉娟;蔡力汀;;10例疑似曼氏裂头蚴病的病原学诊断[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2年03期

8 李丹;杨丁;皮本伟;牛利娜;张莹;王国英;;旋毛虫肌幼虫囊包标本的复染制作方法[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2年02期

9 张玲玲;陈家旭;;人体舌形虫病的临床与诊断研究进展[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2年02期

10 王立贵;张霞;褚宸一;郝荣章;邱少富;王勇;蒲卫;袁正泉;宋宏彬;;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现状与展望[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莉;崔晶;王书伟;王中全;;旋毛虫肌幼虫在不同培养基中发育情况的观察[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0年10期

2 李宛青;崔晶;姜鹏;牛洪涛;张西臣;王中全;;旋毛虫肌幼虫培养细胞的扫描电镜观察[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3期

3 崔晶,王中全,张灯;旋毛虫肌幼虫排泄分泌物中特异性诊断抗原的研究[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3年05期

4 罗新萍,王爱华;旋毛虫肌幼虫囊包不染色标本的制作[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3年04期

5 李宛青;王中全;王睿;侯小君;赵桂花;崔晶;;旋毛虫肌幼虫细胞传代培养及超微结构观察[J];动物学杂志;2007年06期

6 闫玉文,邢杰,李鹏;单核细胞体外杀伤旋毛虫肌幼虫的实验观察[J];武警医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7 逯瑶;宋辉;秦啸鸣;傅皓;马静远;王国英;白慧玲;张军;;烹饪方式(烧烤)对旋毛虫肌幼虫感染性的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2期

8 饶鸿艳;杨树国;王智;全佳;刘阳;樊路;;旋毛虫肌幼虫寄生时间对其感染力的影响[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2年04期

9 王国英;;旋毛虫肌幼虫在感染小鼠体内的分布[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8年03期

10 付宝权,原丽红,张亚兰,吴秀萍,李莲瑞,卢强,刘明远,陈启军,P.Boireau;旋毛虫肌幼虫cDNA文库的免疫筛选及初步分析[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白雪;旋毛虫排泄分泌物调节巨噬细胞及成肌细胞功能的体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莉;旋毛虫肌幼虫体外培养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2 张灯;旋毛虫肌幼虫特异性诊断抗原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3 王妍;旋毛虫肌幼虫排泄分泌抗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4 赵香菊;旋毛虫肌幼虫亲肌肉抗原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免疫学特性的研究[D];承德医学院;2014年

5 张胜力;旋毛虫与伪旋毛虫肌幼虫抗原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8年

6 卫海燕;三种旋毛虫属特异性抗原的鉴定及53kDa抗原基因的克隆[D];郑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896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8896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4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