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和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培养模型的构建及鉴定

发布时间:2021-01-12 00:28
  背景:细胞膜片技术是近年来热门的组织工程学技术,但是膜片中间部位的营养供给和移植后血供问题易导致失败,所以预血管化是提高组织工程材料移植后存活率的关键。目的:比较在不同氧含量下,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培养形成预血管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生物学性能。方法:实验分2组:常氧共培养组即常氧(体积分数20%O2)条件下形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常氧条件下加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培养;低氧共培养组,即低氧(体积分数2%O2)条件下形成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常氧条件下加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培养。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观察并比较共培养7d两组的微血管生成情况,并通过ELISA法比较不同氧含量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水平。结果与结论:①与常氧共培养组比较,低氧共培养组的血管更长、血管密度更高、管间交互连接更多(P <0.05);②低氧共培养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高于常氧共培养组(P <0.05);③结果证实,低氧共培养组较常氧共培养组膜片更利于血管生长,对于建立优化的预血管化膜片具有可行性。 

【文章来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23(2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0引言Introduction
1 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1.1 设计
    1.2 时间及地点
    1.3 材料
    1.4 实验方法
        1.4.1 不同氧含量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制作
        1.4.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和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共培养
        1.4.3 免疫荧光染色和微血管定量检测
        1.4.4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ELISA检测
    1.5 主要观察指标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Results
    2.1 不同氧含量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培养形成预血管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血管生成情况
    2.2 不同氧含量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本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比较
3 讨论Discussion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在口腔扁平苔藓中的表达[J]. 孟文霞,郭薇,李志强,谢宝仪,殷操,姚艳梅,李菊兄.  口腔疾病防治. 2017(11)
[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血管内皮祖细胞修复骨质疏松性牙槽骨缺损[J]. 文艺,杨鸿旭,刘倩,梁源,刘竹影,丁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6(19)
[3]应用牙周膜干细胞—牙囊干细胞复合细胞膜片同种异体移植修复比格犬牙周组织缺损的研究[J]. 李欣,金作林,吴琼,王丽颖,刘佳.  口腔疾病防治. 2016(04)
[4]血管内皮祖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细胞膜片的构建[J]. 梁源,隋珂,尚冯青,唐丽,王阿娴,季海宁,丁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4(41)



本文编号:29717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9717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1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