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动、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模型的比较

发布时间:2017-04-11 20:09

  本文关键词:动、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模型的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大鼠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6小时分别经动、静脉途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后,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缺血半暗带处星形胶质细胞(GFA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B淋巴细胞瘤-2基因蛋白(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凋亡细胞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NSS)和体重计数的影响以及干细胞在器官分布有无差异,初步探讨BMSCs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具体机制和比较动、静脉移植途径差异。方法:1、采用改良线栓法栓塞阻隔大鼠大脑中动脉供血供氧,制作MCAO模型。2、采用全骨髓贴壁分离法提取、提纯和扩增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鉴定细胞表面抗原,氯甲基苯甲酰胺(CM-dil)染色标记BMSCs以示踪。3、MCAO6小时后分别经颈动脉、尾静脉途径移植等剂量的BMSCs和被标记的BMSCs。4、移植后第7天观察记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体重计数。5、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血清TNF-α水平。6、免疫组化测定GFAP、VEGF、Bcl-2和Bax表达。7、原位末端标记法测定缺血半暗带处凋亡细胞数。8、荧光观察BMSCs在脑组织、肺脏、脾脏、肝脏、肾脏和心脏的分布差异。结果:1、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结果示:CD90表达率为95.7%、CD29表达率为97.3%、CD106表达率为52.7%、CD11b表达率为6.01%、CD34表达率为2.95%、CD45表达率为2.26%。2、颈动脉BMSCs组mNSS评分显著小于颈动脉PBS组,尾静脉BMSCs组mNSS评分显著小于尾静脉PBS组,颈动脉BMSCs和尾静脉BMSCs组相比较mnss评分无差异;颈动脉bmscs体重计数显著大于颈动脉pbs组,尾静脉bmscs组体重计数显著大于尾静脉pbs组,颈动脉bmscs和尾静脉pbs组体重计数比较无差异。3、gfap阳性细胞主要集中在梗死中心周边缺血半暗带处,移植组阳性细胞数显著大于pbs组,颈动脉bmscs组和尾静脉bmscs组相比较无差异。vegf阳性细胞数在缺血半暗带处强表达,尾静脉bmscs组阳性表达强于尾静脉pbs组,颈动脉bmscs和颈动脉pbs组阳性表达无差异,但颈动脉bmscs组有增高趋势,颈动脉bmscs组和尾静脉bmscs组阳性表达无差异。4、vegf在尾静脉bmscs组显著大于尾静脉pbs组,颈动脉bmscs组和颈动脉pbs组无统计学差异,但颈动脉bmscs组有增高趋势,颈动脉bmscs组和尾静脉bmscs组无统计学差异。5、bcl-2阳性细胞普遍见于梗死侧和健侧大脑半球,脑梗死缺血半暗带处阳性表达最为强烈。暂且不论移植途径差异,bmscs组阳性细胞累积光密度值显著多于pbs组。颈动脉bmscs组和尾静脉bmscs组阳性细胞累积光密度值无差异。bax阳性细胞主要集中表达于缺血半暗带处,颈动脉bmscs组、尾静脉bmscs组、颈动脉pbs组和尾静脉pbs组阳性细胞累积光密度值比较无差异。6、颈动脉bmscs组血清tnf-α浓度值显著低于颈动脉pbs组,尾静脉bmscs组显著低于尾静脉pbs组,颈动脉bmscs组和尾静脉bmscs组血清tnf-浓度值无统计学差异,颈动脉pbs组较尾静脉pbs组血清tnf-α浓度值有增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7、凋亡细胞主要出现在缺血半暗带处,健侧未见阳性细胞。bmscs组凋亡细胞数显著小于pbs组,颈动脉bmscs组和尾静脉bmscs组阳性细胞数无差异。8、示踪标记的bmscs主要集中于肺脏和脾脏,梗死周围组织可见干细胞分布,健侧未见;肝脏和肾脏干细胞分布较少,心脏未见干细胞荧光信号,颈动脉bmscs组和尾静脉bmscs组中同一器官干细胞分布数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bmscs可通过增强gfap、vegf的表达,维持神经血管单元的完整性,增加bcl-2的表达、减少凋亡细胞数,降低炎症因子tnf-α水平,以促进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在缺血再灌注6小时经颈动脉和尾静脉途径移植bmscs后干细胞在各器官分布和疗效无差异。但尾静脉途径创伤微小,可接受细胞量多,为脑梗死早期最佳移植途径。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 脑梗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凋亡 动物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43.3;R-332
【目录】:
  • 摘要3-6
  • ABSTRACT6-11
  • 中英缩略词表11-12
  • 第1章 前言12-14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14-24
  • 2.1 实验动物及分组14
  • 2.2 试剂14-15
  • 2.3 仪器15-16
  • 2.4 手术材料和器械16
  • 2.5 BMSCs分离、培养、扩增、鉴定和染色16-17
  • 2.6 MACO模型制作17-18
  • 2.7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8-19
  • 2.8 移植19
  • 2.9 体重测量及材料获取19-20
  • 2.10 免疫组化20
  • 2.11 TUN EL检测20-21
  • 2.12 ELISA检测21-22
  • 2.13 图片采集和分析22-23
  • 2.14 数据处理统计分析23-24
  • 第3章 结果24-35
  • 3.1 BMSCs鉴定和荧光标记24-25
  • 3.2 MCAO模型体重及mNSS变化25-26
  • 3.3 免疫组化结果26-32
  • 3.4 血清ELISA检测结果32
  • 3.5 BMSCs全身主要器官分布及其数量差异32-35
  • 第4章 讨论35-38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38-39
  • 5.1 结论38
  • 5.2 展望38-39
  • 致谢39-40
  • 参考文献40-43
  • 附录43-44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44-45
  • 综述45-53
  • 参考文献50-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军建,阮旭中,张苏明;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半暗带的定位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0年03期

2 张运周,尹岭,朱克;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判定缺血半暗带[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0年05期

3 张明;缺血半暗带演变及早期干预的进展[J];临床荟萃;2001年16期

4 张运周,尹岭,朱克;缺血半暗带的神经影像学判定[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1年05期

5 芦鹏飞;吴江;;缺血半暗带的影像学判定[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6年06期

6 ;缺血半暗带[J];中国卒中杂志;2006年01期

7 尹春丽;;缺血半暗带的影像学判定[J];职业与健康;2009年17期

8 肖小华,黄如训;缺血半暗带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1999年05期

9 ;守好“缺血半暗带”等于抓住半个生命[J];药物与人;2013年09期

10 廖晓凌;王伊龙;王拥军;薛静;高培毅;刘梅丽;于兰;;临床核磁弥散成像不匹配对预测缺血半暗带的价值[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徐运;李敬伟;李杰;;人尿激肽酶原改善缺血半暗带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2 饶明俐;吴江;;脑出血灶周组织损伤机制及灶周损伤区是缺血半暗带吗?[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黎祥喷;邢诒刚;;NURR1基因转染C17.2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实验性局灶性脑缺血(摘要)[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许贤平;杨晓苏;杨期东;阎红静;;LM04/pCREB/pStat3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中的表达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孙美艳;赵晓勇;吕海港;任鹏程;高昌俊;柴伟;孙绪德;;异氟醚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半暗带TLR4-MyD88信号通路的影响[A];全国第三次麻醉药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6 黄杰;马玉娟;方征宇;种玉飞;随燕芳;尤春景;;高频rTMS对脑梗死大鼠缺血半暗带超微结构和BDNF表达的影响[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八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年会资料及论文汇编[C];2011年

7 赵亚锋;郭淮莲;程敏;;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腹腔注射ANG后缺血半暗带凋亡细胞数目的变化[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江山 张彬;挽救脑“缺血半暗带”[N];经济参考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光军;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2 张慧博;兔脑血流动力学与缺血半暗带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3 陈英敏;BOLD及MRS脑温测量对缺血半暗带的价值:实验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4 钟高贤;脑缺血半暗带界定及无创脑水肿监护的临床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许贤平;LMO4/pCREB/pStat3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中的表达及依达拉奉的干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万松;动、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模型的比较[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5年

2 温家华;全脑CT灌注成像快速评价脑梗死核心及缺血半暗带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3 张勇;探讨磁共振ASL技术对缺血半暗带的诊断价值—与CTP比较[D];青海大学;2016年

4 姜传武;兔脑缺血半暗带磁共振扩散和灌注加权成像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5 边唯韦;灌注CT原始图像鉴别梗死中心与缺血半暗带[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6 张莉;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MR弥散加权成像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7 骆嵩;SWI对脑梗死急性期缺血半暗带界定与PWI的对照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赵静玉;DWI、ADC、MRA在急性脑梗死中的诊断及缺血半暗带判断价值[D];延边大学;2009年

9 蒋一杨;脑梗死急性期缺血组织可恢复率与远期预后的关系[D];吉林大学;2014年

10 邢飞;动脉自旋标记与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MRI在脑卒中缺血半暗带的对照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动、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模型的比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98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2998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1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