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代硫酸钠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本文关键词:硫代硫酸钠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摘要】:酪氨酸酶是生物形成黑色素的关键酶,该酶抑制剂在果蔬防褐和色素沉着性疾病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对酪氨酸酶抑制剂筛选时,发现硫代硫酸钠对酪氨酸酶有明显抑制作用.用酶动力学方法研究硫代硫酸钠对酪氨酸酶单酚酶和二酚酶活力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硫代硫酸钠对酪氨酸酶单酚酶和二酚酶均有抑制作用;对单酚酶表现为降低酶稳定态活性,延长酶促反应迟滞时间;对二酚酶活力的抑制表现为浓度依赖关系,其抑制酪氨酸酶活力下降50%的抑制浓度(IC50)为8.80mmol/L.动力学分析表明:硫代硫酸钠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为可逆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为5.674mmol/L.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理学院;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硫代硫酸钠 酪氨酸酶 抑制作用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1433)
【分类号】:R346
【正文快照】: 酪氨酸酶(EC 1.14.18.1)是一种含铜的金属氧化酶,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具有多重生物学功能,可催化L-酪氨酸(L-Try)羟化生成L-多巴(L-DOPA),还可催化L-DOPA氧化生成多巴醌,兼有单酚酶和二酚酶的活性,多巴醌再进一步反应则可形成黑色素[1-2].酪氨酸酶是生物体黑色素合成的关键酶,
【共引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金炎;竹子外表皮中护肤功能因子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唐燕辉;生物活性新型芳香碳糖苷的设计与合成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明;大豆子房原位转化法的建立与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段玉清;莲原花青素对皮肤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5 岳学状;部分天然植物成分对皮肤微循环、黑素合成以及VEGF分泌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06年
6 戴毅;火棘果实中酪氨酸酶抑制活性成分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2006年
7 宋康康;抑制剂对酪氨酸酶的效应及其对黑色素生成调控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张岚岚;番茄果实特异启动子在柑橘中的活性分析及柑橘果实差异表达基因的分离[D];浙江大学;2007年
9 周成刚;四种园林昆虫酚氧化酶基本酶学特性及效应物对其活性的抑制作用[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10 刘邦民;祛斑汤治疗黄褐斑的作用及机理探讨[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宇新;四分裂gg果中的酪氨酸酶抑制剂[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3年06期
2 李新荣,,韩红,徐蘅;抑制剂对酪氨酸酶影响的初步研究[J];南京铁道医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3 史玉俊;非洲草药中的高效酪氨酸酶抑制剂[J];中草药;2000年01期
4 徐鹏;钱竹;章克昌;王玉红;;27味中药醇提物对酪氨酸酶体外活性的影响[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年06期
5 李红艳;刘艳杰;王倩;邹敏杰;姜民;白钢;;红花中酪氨酸酶抑制成分的快速筛选和分析[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3年02期
6 尚靖,敖秉臣,刘文丽,徐建国;七种增白中药在体外对酪氨酸酶的影响[J];中国药学杂志;1995年11期
7 彭方,彭珍荣;酪氨酸酶高产菌株的快速、简便筛选方法[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1998年02期
8 曾伟成,郑能武;苯甲酸钠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0年02期
9 邹先伟,蒋志胜;植物源酪氨酸酶抑制剂研究进展[J];中草药;2004年06期
10 王倩;蔡念宁;;中西药对白癜风发病机制中酪氨酸酶调控的研究现状[J];北京中医;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泳华;刘轩;梁戈;贾玉龙;王勤;陈清西;;2,4-二氯苯丙烯酸的合成及其对蘑菇酪氨酸酶抑制机理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清西;宋康康;刘晓丹;黄璜;;p-烷氧基苯甲酸作为抗褐变剂-抗酪氨酸酶氧化作用的抑制剂[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3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3 庄江兴;李文岗;邱凌;钟雪;周晶晶;陈清西;;三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酪氨酸酶抑作用[A];第九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暨邹承鲁诞辰85周年纪念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王英豪;魏国强;蓝玉樱;王刚;;酪氨酸酶抑制方的主效应中药探究[A];'2012第五届全国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陈菊萍;;改良酪氨酸酶生物学活性检测法的建立[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戴玉柱;沈雄文;;人类血清酪氨酸酶测定方法的建立和评估[A];2008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王伟;潘志针;胡泳华;刘凤娇;杨美花;陈清西;;烷基3,4-二羟基苯酚烷酸酯对酪氨酸酶的效应[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9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8 邱凌;陈良华;钟雪;明艳林;童庆宣;陈清西;;亚热带植物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激活调控的研究[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9 魏海柳;穆燕;姜锐;邱俊;李琳;张喜梅;胡松青;;超声辅助提取白附子酪氨酸酶抑制剂的研究[A];2010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华南地区农产品加工产学研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张智武;许建香;孙丽萍;;蜂胶对酪氨酸酶体外活性的影响[A];海峡两岸第六届蜜蜂与蜂产品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正棋;漫话茶多酚的保健功能[N];中国食品报;2009年
2 ;面部色斑产生的原因[N];大众科技报;2004年
3 潘祥龙(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副主任医师);治疗黄褐斑选药有讲究[N];上海中医药报;2002年
4 程克铭;中西医结合治疗白癜风[N];民族医药报;2004年
5 湖北远安县中医院主任医师 胡献国;补骨脂酒精液外涂治白癜风[N];大众卫生报;2009年
6 常敏毅;当归药膳抗衰美容[N];大众卫生报;2005年
7 河北 柴玉花;桑叶——美容护发的良药[N];民族医药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江兴;α-synuclein蛋白及抑制剂对酪氨酸酶的调控机制[D];厦门大学;2009年
2 宋康康;抑制剂对酪氨酸酶的效应及其对黑色素生成调控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3 王芳;桑叶中酪氨酸酶抑制成分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4 黄晓伟;三种植物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酪氨酸酶抑制能力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5 穆燕;千日红酪氨酸酶抑制剂的分离纯化及其抑制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张永兵;竹叶提取物对酪氨酸酶和黑色素瘤细胞的影响[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9年
7 傅国强;中药对体外黑素生成影响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8 朱祥枝;药用柑果主要药用成分及其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9 刘楠;苏云金芽孢杆菌酪氨酸酶纯化、性质研究及其mel基因的克隆和表达[D];武汉大学;2004年
10 姜泽群;几种中药有效成分促黑色素生成的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晴;香樟果实酪氨酸酶的分离、纯化和性质分析[D];江南大学;2008年
2 陈懿;二甲基亚砜对酪氨酸酶活性影响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3 张晶;常用桑科中药酪氨酸酶抑制剂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于雪;长牡蛎酪氨酸酶基因家族的克隆、表达和系统发生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5 张丽娟;苯甲酸衍生物对酪氨酸酶的效应及其抑菌作用[D];厦门大学;2006年
6 张廷红;固定化酪氨酸酶的制备及部分性质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马景昕;中药乙醇提取物对豚鼠皮肤酪氨酸酶mRNA水平的影响[D];大连医科大学;2003年
8 张春乐;抑制剂对蘑菇酪氨酸酶的抑制效应及抗菌活性[D];厦门大学;2007年
9 汪雯;酪氨酸酶七肽抑制剂的筛选及其柔性脂质体的制备[D];东华大学;2012年
10 李超;与酪氨酸酶相互作用蛋白的鉴定和作用机制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241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524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