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TTC染色法显示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本文关键词:改进的TTC染色法显示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更多相关文章: 缺血再灌注 心肌梗死面积 -氯化三苯基四氮唑 染色 大鼠
【摘要】:目的比较应用不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方法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梗死面积的检测效果。方法将20只SD大鼠(雄性,8周龄,体重250~300 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0只。A组:传统TTC染色法组;B组:改进后的TTC染色法组,分别进行大鼠心肌染色,随后计算心肌梗死面积及测定血清cTnI浓度水平。结果 A组和B组均能较好地标记梗死心肌;A组和B组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无统计学差异(48.69%±5.37%vs.47.41%±3.28%,P0.05);A组和B组血清cTnI浓度水平无统计学差异(4.51±0.88 ng/mL vs.4.70±0.71 ng/mL,P0.05);但B组心肌切片染色色泽对比度及心肌非梗死区与梗死区区分度均高于A组。结论改进后的心肌TTC染色法采用在体染色,不仅操作简便,节省了实验时间和经费,而且提高了染色效果,能更准确地反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程度。因此改进后的心肌TTC染色法是一种经济、简便、快捷、高效的染色方法。
【作者单位】: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麻醉科;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麻醉科;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心肌梗死面积 -氯化三苯基四氮唑 染色 大鼠
【分类号】:R542.2;R-332
【正文快照】: whc6202@163.com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近十几年来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其重要的病理特征之一是出现心肌梗死区。而心肌梗死面积是评价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一个重要指标[1-3]。2,3,5-氯化三苯基四氮(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法常用于估计心肌梗死面积[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卓璎;张雯;李晓珍;韩艺;陈燕萍;鲁翔;季勇;;两种测定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梗死面积方法的比较[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8期
2 何涛;李海霄;;健康大鼠胸导联心电图分析[J];实用心电学杂志;2010年02期
3 刘丹妮;马芹芹;黄秀兰;;健康大鼠及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表现[J];医学研究杂志;2010年03期
4 詹丽英;夏中元;夏芳;程邦昌;;Effect of radix paeoniae rubra on expression of p38 MAPK/iNOS/HO-1 in rats with 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acute lung injury[J];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2007年05期
5 ;Comparison of the veracity of real-time perfusion, harmonic angio, and ultraharmonic myocardial contrast imaging modes in evaluation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rea[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6年03期
6 师恩yN,江晓菁,白菡,中岛芳树;吗啡预处理的晚期心肌保护作用及其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关系[J];中华医学杂志;2004年11期
7 王波;李庆志;阎德民;陶凉;;不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方式对心肌梗死面积检测的对比[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1年02期
8 王燕;胡慧媛;赵美眯;闵冬雨;聂志伟;孙雪菲;赵金生;印丹丹;郝丽英;;TTC染色评价豚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梗死面积的适宜观察时间及计算方法[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泽龙;陈淼;曹海军;钱明江;王洪敏;谢海辉;;血红素加氧酶-1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形态学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1年09期
2 冉珂;万晶晶;杨东林;肖艳英;常业恬;;银杏叶提取物延迟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细胞色素c氧化酶表达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01期
3 冉珂;唐正国;丁丽萍;肖艳英;常业恬;;硫化氢预处理延迟相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年02期
4 汤成春;马根山;黄峻;杨国平;张建桥;;提高开胸结扎法建立猪心肌梗死模型成功率探讨[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5 何劲松;曲楠;刘婧;白法文;杨小英;易自刚;岳桂华;;冠通方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及心肌组织CRP mRNA表达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4年01期
6 焦博;张琳;余立群;卢元明;岳志杰;余志斌;;模拟在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离体心脏模型[J];生理学报;2013年06期
7 刘仰斌;张志花;周建荣;徐燕;吕军华;李启华;;苦菜总黄酮对离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生化指标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年16期
8 王强;闻剑飞;;运动联合吗啡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韩文杰;文小军;;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及一氧化氮对心脏的作用[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甄月巧;吴国亭;;格列吡嗪对健康新西兰白兔心肌缺血预适应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12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熊军;α7nAChR激动剂后处理对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的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2 汤成春;心室成纤维细胞向心肌样细胞转化用于心肌重建的实验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5年
3 周秀娟;MyoD基因局部转染心肌成纤维细胞用于心肌重建的实验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6年
4 林浩东;银杏酮酯对周围神经再生影响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赵双平;七氟醚吸入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HO-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初探[D];中南大学;2009年
6 陈婵娟;基于心肌mitoK_(ATP)通道龙牙id木总皂苷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脏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朝中;不同途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至心肌梗死大鼠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2 朱燕;舒芬太尼延迟预处理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3 刘丹妮;荭草苷抗心肌缺血药效评价及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熊江琴;不同浓度吗啡经冠脉灌注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D];南昌大学;2011年
5 谭泽龙;血红素加氧酶-1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保护的实验研究[D];遵义医学院;2009年
6 王洪敏;血红素加氧酶-1对原代培养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抗氧化损伤的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0年
7 秦超;心肌梗死大鼠的肢体导联与胸导联心电图对比及甘蔗叶多糖对心肌梗死面积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8 杨永辉;改良Fujita法建立兔心肌梗死模型[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9 黎庆捷;缝隙连接蛋白43在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后处理效应中的作用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3年
10 赵佑君;七氟醚、丙泊酚及七氟醚复合丙泊酚维持麻醉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功能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洪云;管慧红;钟雪云;陈运贤;;开胸冠状动脉结扎法制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5年12期
2 董淑英;童旭辉;刘浩;高琴;;石榴多酚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功能的保护作用[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年07期
3 王晓园,夏中元,杜大平,孟庆涛;HO-1/CO在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硝普钠对其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1期
4 王砚青;江时森;刘平;毛广平;;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心电图变化分析[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6年08期
5 何涛;陈蒙华;宋凤卿;李海霄;;大鼠多导联同步心电图与单导联心电图的对比分析[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7年08期
6 赵文来;李晓珍;黄进;黄艳;季勇;;阿利克仑对1型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7 肖骏;佘强;罗开良;黄开顺;曹友德;;大鼠慢性心肌梗死模型制备的改进[J];四川动物;2008年03期
8 芦玲巧;于刚刚;张冬梅;曾翔俊;王红霞;张立克;;cyp2j3基因转染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9 姚养正;CHN近交系大鼠正常心电图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10 闫日成;48例大白鼠心电图分析[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磊,马虹,黄守坚,孙家钧;补体耗竭对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及机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年06期
2 邱志兵;;内皮素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2001年04期
3 王大伟,莫成荣;中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研究概述[J];中国中医急症;2002年03期
4 狄鸣,成蓓,郭莲军,曾玉杰,曲玲;硫氮怡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2年12期
5 马余鸿;热休克蛋白70、腺苷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J];广西医学;2003年02期
6 李春杰,余柏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进展[J];人民军医;2004年01期
7 嵇富海,薛张刚,蒋豪;p38 MAPK信号通路及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4年03期
8 李斌,张乐之,周红,何华美;心肌缺血再灌注时核孔复合体通透性变化与细胞核钙含量关系探讨[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4年04期
9 范书英,程文立,申玉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其与间隙连接的关系[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王曙光;徐小虎;顾黎;窦建明;;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对大鼠脑组织损伤及发生机制的探讨[J];山东医药;2005年3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涛;徐明江;滕旭;管又飞;;AZ12417698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A];中国生理学会第23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生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文集[C];2010年
2 王彩歌;王永霞;;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A];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青年论坛暨第二届黄河心血管病防治论坛资料汇编[C];2011年
3 吴仪;谢中光;;心肌缺血再灌注,有关自由基的几个问题(简报)[A];第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4 李长岭;蒋峻;樊友启;丁芳;Wieming Fan;Ling Wei;;肿瘤坏死因子a受体1敲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研究[A];2006年浙江省内科学学术年会、2006年浙江省老年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王彩歌;王永霞;;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进展[A];2011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学术年会暨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陈协辉;李鹏;黄小平;王东明;陈宋明;杨泽民;陈智凡;许文敏;陈丽萍;;气体信号分子硫化氢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7 李培军;;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基础与临床[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重症心脏全国学术大会暨第二届西湖重症医学论坛、2013年浙江省重症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8 辛平;朱伟;李静;刘铭雅;李京波;Andrew N.Redington;魏盟;;缺血后处理联合远端缺血期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吴志明;董丽莉;樊冰;潘翠珍;舒先红;;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心肌缺血再灌注对心肌扭转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论文[C];2010年
10 袁肇凯;黄献平;曹金枝;胡志希;简亚平;;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冠状微循环改变的实验研究[A];中国微循环学会第五届中国微循环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陶春祥;何占德;中药单体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N];中国医药报;2004年
2 陶春祥 何占德;中医方药防治MI/R损伤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4年
3 广文;让心肌重现生机[N];医药经济报;2003年
4 武开宏;心肌也能再生[N];健康报;2005年
5 ;防治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研究通过鉴定[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6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 李伟 沈明勤 陆晓晖;中药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探讨[N];中国医药报;2011年
7 ;中药可用于心脏保存[N];中国医药报;2003年
8 冯友根;黄芩苷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N];中国医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福曼;心肌微环境诱导间充质干细胞通道蛋白表达及丹参酮的干预作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吴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药物保护的实验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2年
3 沈波;趋化因子受体5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4 林运灵;高迁移率族蛋白1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丙酮酸乙酯的疗效[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5 徐世安;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肿瘤坏死因子的实验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6 郭佳;脂联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抑制内质网应激[D];山西医科大学;2013年
7 吴锦波;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性作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8 张贵灿;腺病毒载体介导人白介素10转基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06年
9 杜秋香;Intermedin心血管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10 方石虎;微小RNA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的临床和基础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璋;长期间歇性缺氧预适应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2 陈唐葶;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α-辅肌动蛋白含量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3 方石虎;心肌缺血血浆尾加压素Ⅱ变化机制及心肌细胞表达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4 梁胜;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氯沙坦预处理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07年
5 温永金;机械创伤大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敏感性增加[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6 缪文丽;中西医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现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2年
7 杨伟;氨基脲敏感型胺氧化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D];汕头大学;2009年
8 李双凤;硫化氢延迟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D];中南大学;2010年
9 杨冬;TNNI3K基因表达与心肌肥厚形态学变化的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10 吴大盈;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微循环障碍中纤维介素表达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346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534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