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病理论文 >

氨与避蚊胺缔合对白纹伊蚊行为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0 06:16

  本文关键词:氨与避蚊胺缔合对白纹伊蚊行为影响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避蚊胺 缔合作用 行为反应


【摘要】:目的探讨人体引诱物氨与驱避剂避蚊胺(DEET)之间存在的缔合作用,并研究该缔合作用对蚊虫驱避活性的影响。方法用Y型嗅觉仪分别测定氨、DEET、氨与DEET缔合物对白纹伊蚊的行为反应。结果氨的浓度为10 mg/L时,对白纹伊蚊有明显的引诱作用,1000和100 mg/L时有微弱引诱作用;DEET的浓度为1000和0.1 mg/L时,对白纹伊蚊有微弱驱避作用,其他浓度作用不明显;浓度为1 mg/L的氨与浓度为1 mg/L的DEET等比例混合物,对白纹伊蚊具有明显的驱避作用;浓度为1000和0.1 mg/L的DEET与同等浓度的氨等比例缔合后,既无驱避效果,也无引诱效果。结论氨与DEET存在缔合作用,且该缔合作用能增强白纹伊蚊的驱避行为反应。通过研究人体引诱物与驱避剂的缔合作用为驱避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单位】: 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南京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Department
【关键词】避蚊胺 缔合作用 行为反应
【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4602) 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20133BCB22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60101) 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32BBF60057)~~
【分类号】:R384.1
【正文快照】: 驱避剂能有效地防止蚊虫叮咬,但其作用机制仍不清晰[1]。目前对机制的解释主要有两种观点[2]:①通过干扰蚊虫的嗅觉系统以阻断蚊虫对宿主气味识别[3-5]; ②通过激活嗅觉神经元引起蚊虫的躲避行为[6-8]。除这两种解释,发现涂抹到皮肤上的驱避剂有可能与人体引诱物发生缔合,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郝蕙玲;杜家纬;;几种驱避化合物对白纹伊蚊寄主搜寻能力的影响[J];昆虫学报;2008年11期

2 张时妙,莫建初,潘程远,程家安;几种人体气味物质对淡色库蚊雌成虫的引诱和驱避作用[J];昆虫知识;2004年06期

3 丁思悦;黄求应;雷朝亮;;淡色库蚊对四种化学物质的嗅觉反应[J];昆虫知识;2007年03期

4 廖圣良;宋杰;王宗德;陈金珠;陈尚敇;范国荣;姜志宽;韩招久;;定量计算萜类驱避化合物与二氧化碳缔合对其蚊虫驱避活性的影响[J];昆虫学报;2012年09期

5 廖圣良;姜志宽;宋杰;王宗德;陈金珠;张亮华;韩招久;;氨分子与驱避剂缔合对驱避活性影响的定量计算[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2年02期

6 廖圣良;姜志宽;宋杰;王宗德;韩招久;陈金珠;;蚊虫驱避剂的驱避机理研究(英文)[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2年04期

7 余静;王杰;张富强;郑颖;冯子良;范泉水;;驱避-引诱联合使用对蚊虫控制效果的现场测试[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廖圣良;宋杰;王宗德;陈金珠;陈尚敇;范国荣;姜志宽;韩招久;;定量计算萜类驱避化合物与二氧化碳缔合对其蚊虫驱避活性的影响[J];昆虫学报;2012年09期

2 冯长君;堵锡华;;卤代苯在鱼体内生物富集因子的理论模型[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14年01期

3 张时妙;莫建初;杨天赐;傅桂明;何黄英;;蚊虫宿主引诱物研究进展[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6年01期

4 林杰;孟凤霞;吴丹丹;;Y型嗅觉仪在蚤类对宿主选择性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1年02期

5 谷依露;高小峰;杨晓菁;葛台明;;不同物理、化学因子对致倦库蚊的引诱效果研究[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12年02期

6 廖圣良;姜志宽;宋杰;王宗德;韩招久;陈金珠;;蚊虫驱避剂的驱避机理研究(英文)[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2年04期

7 忻伟隆;姜志宽;卢平英;廖圣良;王宗德;;触角电位技术及其在蚊虫引诱与驱避研究中的应用[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3年02期

8 余静;王承珠;王杰;张富强;邱薇;范泉水;;脂肪酸类物质对白纹伊蚊的触角电生理影响及引诱作用[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13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余静;淡色库蚊嗜血习性的嗅觉生理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2 于德宪;登革热监测方法的系列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3 杨瑶君;长足大竹象的食物识别信号和幼虫种群变化规律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振;化学生态技术调控青杨脊虎天牛种群基础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2 林杰;三种蚤对宿主动物的气味选择性及其光学组织结构的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3 申鸽;十一种植物精油及其混剂对致倦库蚊的熏蒸活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

4 梁涛;松香基季铵盐类衍生物的合成、抑菌活性及定量构效关系[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5 周琪;广林九号桉叶精油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广西科技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玉j,王文萍,廖春燕,赵善欢;川楝素抑制粘虫幼虫化学感受器诱发峰的观察[J];昆虫学报;1986年03期

2 罗林儿,廖春燕,周培爱;川楝素对粘虫幼虫拒食作用的电生理学研究[J];昆虫学报;1989年03期

3 邓晓军,张珈敏,胡建芳,杨娟,胡远杨,郑穹;合成黑翅土白蚁踪迹信息素类似物的生物活性[J];昆虫学报;2002年06期

4 郝蕙玲;邓晓军;杜家纬;;猫薄荷精油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其对白纹伊蚊、淡色库蚊的驱避活性[J];昆虫学报;2006年03期

5 李洁,张应阔,钱万红;蚊虫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昆虫知识;1997年02期

6 李黎;范泉水;邱薇;张富强;冯子良;王杰;余静;刘祥义;;迷迭香植物精油对白纹伊蚊的驱避作用及其化学成分[J];昆虫知识;2010年03期

7 王宗德;陈金珠;宋湛谦;姜志宽;韩招久;陈超;;8-羟基别二氢葛缕醇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驱避活性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7年04期

8 黄俊;何进;张吉斌;喻子牛;;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鉴定畜禽粪便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J];色谱;2007年03期

9 董桂蕃,李承毅;国外驱避剂研究动向[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1年04期

10 王宗德,姜志宽,宋湛谦;萜类驱避剂的研究与合成分析[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余静;淡色库蚊嗜血习性的嗅觉生理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立超;迟德富;谢兴;王广利;;青杨脊虎天牛对杨树皮挥发物的行为反应[J];生态学杂志;2009年01期

2 郭光喜,刘勇;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对小麦植株挥发物及蚜害诱导挥发物的行为反应[J];昆虫知识;2005年05期

3 于惠林;张永军;孙国军;郭予元;高希武;;棉铃虫天敌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对不同处理棉花的趋性行为反应[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6年06期

4 程丽坤;任琴;刘小侠;果春山;腾兆乾;张青文;;棉蚜和七星瓢虫对紫茎泽兰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及挥发物化学成分初步分析[J];昆虫学报;2007年11期

5 程炜轩;梁旭方;王琳;林小涛;;微囊藻毒素与孔雀石绿对唐鱼游泳行为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09年04期

6 潘洪生;赵秋剑;赵奎军;张永军;吴孔明;郭予元;;中红侧沟茧蜂对不同龄期棉铃虫幼虫及其为害棉株的趋性反应[J];昆虫学报;2011年04期

7 杨冬梅;;植物的行为反应之谜[J];绿色大世界;1999年02期

8 段立清,刘宽余,Imre S.OTVOS,冯淑军,李海平,单艳敏;木虱啮小蜂对枸杞、枸杞木虱的行为反应[J];昆虫学报;2005年05期

9 韩宝瑜;韩宝红;;无翅茶蚜对茶树挥发物的触角电生理和行为反应(英文)[J];生态学报;2007年11期

10 李源;赵s,

本文编号:7050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7050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a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