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再生过程中Notch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肝再生过程中Notch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摘要】:肝脏再生能力在各种病理状态下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因此研究肝再生有助于解决肝源短缺的问题。肝再生过程受到多种信号通路的调控,其中Notch信号通路是进化中高度保守的信号转导通路,其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的功能涉及几乎所有组织和器官。已有研究证实Notch信号通路在肝再生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现就Notch信号通路在肝再生作用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肝胆外科;
【关键词】: 肝再生 部分肝切除 Notch信号通路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0307,81375012) 陕西省基金(2011K12-49)
【分类号】:R339.37
【正文快照】: 肝脏是损伤后能够快速再生的实质性器官,但是这种再生能力并不是无限的。在许多疾病条件下,由于各种病理因素的影响,其再生能力并不能完全代偿肝细胞及肝功能的缺失,这使得移植仍是治疗爆发性肝衰竭及末期慢性肝病的最终选择,在肝源愈发短缺的今天研究肝再生非常必要。1肝再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洁;韩骅;;Notch信号通路与血管发育[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8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珊珊;李璐;张丹丹;冯霞;丁美;陈煜;;内毒素诱导正常人单核细胞活化中CD69、TNF-α、IL-6的表达变化及意义[J];北京医学;2013年12期
2 黄静;孙大光;张益;杨柳;计垣;杨继高;李红;;Notch1在先兆子痫胎盘组织中的表达[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10期
3 张文娟;郭昱;;肝损伤修复机制的研究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年31期
4 Mukaddes Esrefoglu;;Role of stem cells in repair of liver injury: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benefit of transferred stem cells on liver failure[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3年40期
5 安树才;张智斌;;KGF及KGFR共表达促进铁过载肝细胞增殖[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年10期
6 孟强;刘克辛;;核受体FXR在肝再生中的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年34期
7 Magdy El-Salhy;Doris Gundersen;Odd Helge Gilja;Jan Gunnar Hatlebakk;Trygve Hausken;;Is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n organic disorder?[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4年02期
8 WANG Wei-li;FAN Peng-fei;LIU Lei;YU Li-xin;LIU Yi-he;;Cholinergic agonist might attenuate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associated with liver transplantation[J];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201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建栋;NDRG2在肝损伤修复过程中的表达和功能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2 马锐;核心蛋白聚糖在小鼠肝纤维化形成及纤维化肝部分切除后余肝再生中作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3 刘虹;Notch1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莉;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肝组织和血清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的变化及其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2 李元;不同急性肝损伤模型大鼠卵圆细胞生物学差异及自噬的变化[D];河北医科大学;2013年
3 鲁艳平;HGF、ERK/MAPK、ESM和CNTF信号通路在大鼠肝再生中对肝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年
4 柳柯;Notch信号通路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特征[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5 孙芬芬;肝部分切除术对炎症因子的影响及乌司他丁干预效果的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6 孙亚军;酪丝亮肽对肝癌肺转移的治疗作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峰,马克学;再生肝中碱性磷酸酶的分离纯化[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汪谦,黄洁夫;一氧化氮合酶和IL_(10)基因表达对肝细胞再生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1998年05期
3 李玉昌,徐存拴,张云汉;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克隆大鼠肝再生过程中特异表达基因[J];遗传;2002年02期
4 刘晓萌,李玉昌,徐存拴;肝再生细胞周期中增殖启动及其调控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5 林凌,汤国枝;肝细胞生长因子[J];细胞生物学杂志;1994年01期
6 柴连琴;文祯中;宋敏;;大鼠动粒蛋白rMis12基因的克隆和表达[J];江苏农业学报;2009年04期
7 许望翔,汪思应,魏汉东,杨晓明;用RDA技术寻找肝再生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J];生理学报;2000年04期
8 刘占武,赵慕钧,李载平;大鼠再生肝中表达上调基因的筛选与鉴定[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2001年02期
9 邱兆华,贺福初,杨晓明;大鼠肝再生过程中肝再生刺激物及其mRNA的动态变化[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1996年03期
10 李玉昌,徐存拴,林俊堂,张会勇,李文强,魏明旭,张云汉;大鼠短间隔连续部分肝切除上调表达基因的克隆与分析[J];动物学杂志;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存拴;常翠芳;王改平;王文博;张连星;陈晓光;朱秋实;王磊;;大鼠再生肝8种细胞基因转录谱预示的生理活动[A];河南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赵绪永;夏民;徐存拴;;部分肝切除和热休克对大鼠肝赃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七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3 严俊;徐永华;;小鼠肝脏特异表达基因MFREP-1的克隆与鉴定[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医学细胞生物学、免疫细胞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4 徐存拴;夏民;卢爱玲;李效阳;李永辉;赵绪永;胡轶红;;热休克蛋白、蛋白水解酶和磷酸酶在肝再生中的作用研究[A];中国动物科学研究——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动物学会65周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5 胡轶红;郭建林;封青川;Calman Rahman;徐存拴;;体内外因素对大鼠肝脏加工ADAMs的影响研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医学细胞生物学、免疫细胞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6 赵绪永;夏民;徐存拴;;热休克对反复肝切除后的肝再生期间ACP和AKP活性影响[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七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7 魏广智;姜颖;贺福初;;用生物质谱技术研究肝刺激物(HSS)中促进细胞增殖的活性成分[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三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C];2005年
8 杨明;付汉江;铁轶;朱捷;江红;邢瑞云;郑晓飞;;肝细胞生成素的RNA干涉研究[A];第四届全国RNA进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夏民;卢爱灵;李效阳;赵绪永;李永博;徐存拴;;热休克对肝大部分切除后的肝再生过程中磷酸酶活性和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分析[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七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10 卢爱灵;夏民;李效阳;李永辉;赵绪永;徐存拴;;大鼠肝大部分切除前热休克处理对热休克蛋白和磷酸酶的影响分析[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七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瑟;全国首例带有人肝细胞再生增强因子克隆羊诞生[N];光明日报;2008年
2 李秀萍;兵团生物技术研究领域获重大成果[N];兵团日报(汉);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徐丹;肝再生过程中的LncRNAs调控肝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2 袁斌;MiR-23b在大鼠肝再生终止阶段的表达及作用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3 赵利峰;肝脏细胞生长相关基因在大鼠肝再生中表达模式和作用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4 时多;大鼠肝再生过程中细胞凋亡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5 李红蕾;大鼠肝再生相关基因表达模式和作用分析[D];新疆大学;2008年
6 孙青菊;大鼠肝再生的亚细胞—线粒体蛋白质组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7 曹传增;重组人Hepassocin的研制及抗肝损伤作用和分子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年
8 申兴桂;肝再生磷酸酶3的活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9 常翠芳;大鼠再生肝中星形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分析[D];新疆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祥忠;大鼠肝再生过程中差异表达的基因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争光;大鼠ALR(大ORF)和大小ORF之差的克隆、表达及活性测定[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3 熊熙文;大鼠PDIP1β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年慧;利用大鼠肝再生模型对细胞G0、G1期差异蛋白质组学谱的初步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马建敏;皮质酮对大鼠早期再生肝抗酶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D];河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锋瑞;大鼠再生肝脏细胞周期的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谢华;rALR对大鼠单个核细胞作用的初步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8 陆琼;ERK1/2和JNK信号通路对大鼠再生肝8种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调控作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袁星;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结合对肝再生分子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10 申一疼;小鼠胚胎干细胞转染Notch1基因后HES-1、PS-1和GSK-3β表达的变化[D];郑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056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binglixuelunwen/705699.html